《古诗十九首》产生的背景

《古诗十九首》标志着文人五言诗创作的成熟,在中国诗歌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古诗词”最初是后人对古诗词的称呼。东汉末年,产生了一批五言诗,其作者无从考证。后来人们统称之为“古诗”。南北朝时,梁昭明亲王萧统编辑《文选》,选古诗十九首。从此,古诗十九首成为专有名词。过去推测这些古诗可能是西汉的梅成、傅毅所作,或者是建安的曹植、王绩所作,这是不可信的。上一节我们说过,五言律诗在西汉并不多见。从诗歌发展来看,不可能取得这样的成就。曹植、王姬住卓叛乱后,洛阳被焚灭。《十九诗》之巾罗阳,仍是“长罗亚贾祥,诸侯有多首府,两宫遥遥相对,双室百余尺。”经考证,多数人认为这些诗产生于东汉末年,作者不尽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