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也是这么说的。

汉朝最轰动的是新皇帝实行削藩政策,引发诸侯造反。吴联合七国打着“杀晁错,清君侧”的旗号出发了。吴国的叛乱,应该说是景帝和他的大臣们早就预料到的。一是景帝做太子时与吴王下棋,不慎杀死吴王,引起吴王仇恨。二是吴王势力强大,在国内大量铸钱烹盐,壮大割据势力,谋反之心明显。如果这是他爷爷刘邦在位的时候,他可能会直接领兵平叛。刘邦马背上得天下,手下有虎狼之将,能征善战,战斗经验丰富。而景帝则是继位之初,其父韩文以仁治国,能战则不战。所以,景帝看到这个姿势就惊呆了。那么晁错犯了什么罪呢?他为什么要杀晁错?

汉高祖刘邦在思考秦朝迅速灭亡的原因时,认为秦朝第二年灭亡的原因是没有同姓藩王的支持。于是刘邦在铲除异姓王的同时,让刘氏宗族称王天下。刘邦在位期间,分封了九个同姓的子侄,并和大臣们发誓,不会因为刘的孩子而被封为王,大臣们* * *讨伐他。到汉文帝时,诸侯王已经发展成为一股势力,严重影响中央集权。贾谊曾在《治安策》中提出“诸侯多以少力而建”,即分解诸侯王的势力,削弱诸侯王的权力,可惜因形势所迫而未能推行。到汉景帝时,诸侯尤其是吴、楚势力更大。晁错是文帝朝为数不多的在儒法方面很有造诣的大臣。他性格刚强,诚实坦率。在《史记》和《汉书》中,有两个词用来形容晁错:险峻、直爽、精辟、深刻——严厉、正直、苛刻、无情。晁错作为太子身边的班杜,因其口才和分析能力而备受太子器重。汉文帝也赏识他的才能,推行他的政治主张,如“重农抑商”,发展经济;“移民实边”抵御匈奴。韩晶继位后,非常依赖晁错,这让他的大臣们很嫉妒。此外,晁错性格刻板,得罪了很多重要官员,如宰相申屠嘉、窦太后的侄子窦颖、大臣袁盎等。晁错升任古学士后,大力宣扬其减少诸侯的主张,被景帝采纳。

汉武帝罗志被指责削弱诸侯势力,吴王趁机联络楚王等七个诸侯起兵。景帝邀晁错商议,晁错建议景帝用亲征的方式自己镇守京城。景帝表面上没说什么,但他心里肯定有想法。我听了你的插话,现在出问题了。你把我推出去,然后躲在皇宫里。这个时候袁盎请求,袁盎曾经是吴国的宰相。这时候他抓住机会劝景帝,吴王的目的是杀晁错。此后,丞相、廷尉等人也上书弹劾晁错,请求处死晁错,以平息七国之乱。景帝批准砍晁错的腰,于是三大家族。

此时,晁错被蒙在鼓里,韩晶皇帝一边上书晁错在京商议国事,一边猴急地把晁错杀了。途经长安东城时,副将拦住马车,晁错被斩首。这位在景帝大受欢迎的科举状元的一生,就这样谢幕了。他死时还穿着汉朝的官服。他当时想的是要不要平叛,或者怎么杀袁盎。以晁错的智慧,他不会想到自己可能会被杀。晁错实行削藩政策时,晁错的父亲风闻,急忙从家乡颍川赶来阻止,而晁错一心为国,或许是把个人生死放在了次要位置,但晁错不可能料到三家会受到惩罚。晁错的父亲预言晁错家离灭族不远了,他不愿意看到如此凄惨的一幕,于是绝望地投河自尽。

晁错受到了惩罚,但七国无意退兵。景帝不得不紧急调遣周亚夫平叛,叛军不到三个月就被平定。虽然割据诸侯的政策有些草率,景帝也没有做好对付诸侯的充分准备,但削弱诸侯的力量,将权力交还中央,是维护汉朝稳定的必要措施。

后来的朝代,如唐朝、明朝、清朝,也是用削藩的方式来加强中央集权。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正如“商鞅死,秦律未败”。在古代,变法总是伴随着流血牺牲,晁错丢了性命,而汉朝的中央权力却因为诸侯的减少而大大加强。晁错的死,可能是因为景帝政治上的不成熟,也可能是因为晁错的性格太急躁,没有想好保护自己的办法,把性命寄托在皇帝宠信上。不知读者认为晁错之死是历史必然还是被冤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