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河土家族自治县

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位于贵州省东北角,乌江穿城而过,常住人口8万,以土家族为主体民族。沿河县是一座古城。隋炀帝开十九年(599),沿河县城被任命为沿河县东岸。唐人《元和县志》载:“内江,涪陵河(乌江)一条,在县城西四十步,因川而名武川县。”唐武德元年(618),乾州上告冉安昌以武川郡为大道,请郡县相助。武德四年(621),县内设武川郡,改武州,领武川、富阳、富川三县,设冉安川。贞观四年(630),梧州改为泗州。天宝元年(742),泗州改为伊宁县,辖吴川、王思、琼斯三县。甘源元年(758),改称泗州。唐思周统治的土地在今天的沿河县东岸,与武川县同城,在今天的沿河县北城上。宋初,沿唐制度,将流放官员无法统治的经济州列为外州,设立羁縻州,由地方官员管理。太平兴国元年(公元976年),京师赵延普任泗州刺史,土著田氏不附。朝廷将泗州列为异族思想,改州为吉米州,任命土著首领管理。大关元年(公元1107年),田有恭请求依附,愿为王敏。政和八年(公元1118),朝廷以其地设泗州,统领吴川、琼水、安义三郡。泗州、武川县北迁至荷叶坪,后迁至原都匀县行政公署,州县同城。武川郡沿河统治519年,泗州沿河统治497年。南宋、元朝、明朝、清朝,沿河各郡都是土司。袁诉沿河幽游溪,简称延河司,辖今延河县西岸,故名延河城。延河分区直到民国三年才改为延河县,县还是原来的延河分区。5月31,0934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原红二方面军)在军长贺龙、政委关向应率领下,占领了沿河县西岸。6月1日,沿河县40多名船工,用20多艘木船帮助红军渡过乌江,沿河占领了全城,开始开辟黔东革命根据地。1986年,沿河县改为沿河土家族自治县。

沿河的老城街道狭窄。西部大开发后,沿河的县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今,沿河的县城成了旅游圣地。沿江景点很多,融合了民族文化、吴江文化、红色文化、自然风光。沿河县还有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沿江乌江峡景区、黔东南州革命委员会旧址等重要景点。县城位于乌江西岸石坡秧田窝,占地148平方米,坐北朝南。墓园左右前后各有石墩,墓前立有石碑。墓碑正面有12字样,题写“苏联空军金角·罗夫烈士之墓”,背面则有金角·罗夫逝世简介。

抗日战争时期,苏联组织空军志愿军支援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金角·罗夫是志愿军的少尉飞行员。1939 12.24奉盟军之命,金角罗夫一行从重庆飞来三架飞机,在南宁和独山上空抗击H军。任务结束回来的路上,没有多少燃料了。他们按照飞机当时的位置沿着乌江飞行,寻找最近的秀山机场降落。飞越河道,燃料耗尽,迫降在县城南部乌江东岸的巴托河漫滩上。因为河滩面积不大,前两架飞机落地后留下的空间很小。为了避免与已经降落的两架飞机相撞,金角罗夫的飞机果断地水平降落在乌江上,飞行员也迅速跳伞。当金角·罗夫跳伞刚着陆时,正在降落的飞机从他身上滑过,遇难了。第二天中午,民国县政府在乌江西岸万寿宫右侧的体育场(县政府大楼后面)为金角·罗夫举行了隆重的葬礼。来自各政府组织、学校、师生、当地绅士和街道居民的一万多人胸前佩戴白花,燃放鞭炮,抬着棺材在街上游行,为金角·罗夫举行葬礼,将其遗体埋葬在盈江大桥(现乌江大桥西桥头)一侧,并竖立石碑。1953年6月,沿河县人民政府为金角罗夫之墓竖立了新的纪念碑。1976因修乌江大桥,迁葬于石坡公墓。1982年2月,贵州省人民政府公布金角洛夫烈士墓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月,1985,铜仁地区行署拨付专项资金用于墓地维修。从沿河县东风码头,乘船顺长江而下。大约4公里外的乌江西岸,矗立着一棵参天古树。这就是有着千年左右历史的黑杨,被当地人称为“圣树”。它穿过苍桑,蓬勃发展。经过洪水的冲刷,胡杨的根全部裸露在地面上,盘根错节,纵横交错,像一条巨龙卧在河上,像一条胡须卷曲...很奇怪,但它依然紧贴着泥土,树干顽强地挺立着,展开枝头,展开叶子,面对着汹涌澎湃的乌江。它挺立了一千多年,却依然顽强如初。这里所有的游客都肃然起敬。

黑杨是一种生长在水边的树种。它曾经在乌江沿岸大量生长,但现在几乎灭绝,因为它不繁殖。胡杨在土家族人心中占有很高的地位。从民国时期的沿河县志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县城东岸有一条名为“舞阳街”的街道。关于胡杨的记载,《沿河县志》记载:“胡杨,生于水,以其生地不碍粮,有十圈之多。”

关于这棵千年胡杨,有很多传说。当地村民认为树有灵性,有让孩子认“族长”的习俗。逢年过节,人们要准备香烛,祭拜这位舞阳“祖师”。土司衙门是土司和副土司的办公场所,是当时土司辖区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沿河县土司衙门的壕沟建筑如此精美、壮观、雄伟,充分显示了当时的民族艺术文化水平,是沿河历代土司世袭历史的见证。

土司衙门依山而建,坐西向东,位于县城西岸的夏杰(现为印刷厂)。是一座四合院式的木质平房,造型独特,包括一厅两院五厢四合院,风格古朴。前门临街,门外有四间,分别为左、右。青石为梯,拾级而上,穿过大门,门上有一间平房,上面有匾,四个大字“客绍”由著名书法家严题写。步入前院,左右各有一石狮,左右各有三翼。再爬上楼梯,人在正厅,前门上写着“永治河”四个字,下面还有对联。入门是土司法庭,呈条状。大厅上有一块显眼的牌匾“解一”,还有一个供敬酒者使用的箱子。它的大厅用横梁雕刻,并绘有建筑物。大厅的后院有花。庭院左侧有一帘厅,有三间木屋,是土司长官的住所。门上有匾“鸿基郫县”,门上有对联。中间是张土司祖先的灵堂。院子右侧有三间木屋,是官员的住所。官邸右侧有两间厢房,坐南向北,供连队监视东西。

《思南府志》记载:“我署成立五年(1441),第八年修狱房。明弘治五年(1493),明弘治九年(1497),改副都督府。明九年(1515),修堂。”这座古建筑在拆除前,对联已经全部湮灭,匾额和一些装饰已经腐烂,但字迹清晰可见,写得很有技巧。房子的外观和框架整体完好。

1986 6月10沿河县人民政府县长办公会议决定对具有国家级文物价值的张土司衙门给予保护。沿河县政协、文化局、民委、党史办、县志办等单位多次提出加强保护的意见,但县印刷厂仍于6月1988 6月21日拆除,令人遗憾。到目前为止,只有几张照片让人记住,还有思南州的示意图(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