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姐姐讲历史故事的著名推荐

集中精力

吴(吴姐姐的父亲,已故,台湾省“中央日报”社长,成大教授)

《武姐姐讲历史故事》出版前,涵碧想让我在这一集的开头写几句话,我当即答应了欢喜。

据我所知,这种性质的专栏每周一次连续在报纸上发表整整十年是很少见的。单单这种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的执着和忍耐力就足以让人佩服。更重要的是,成千上万的读者的反应是持久的和普遍的。这张专辑一集比一集卖得好,这使得这本书成为一本知名的书,不仅适合儿童,也适合成年人。

其次,我也想透露一个小秘密。当涵碧准备写这个专栏的时候,她打了一个越洋电话向我咨询,能否给这个专栏起个名字。她说,她打算每期给读者讲一个故事,用材料来写,尽可能地求真,至少“以正史为依据”,绝不胡编乱造。涵碧大学先学历史,后学新闻学。既然她有这个决心,我相信她一定能以经营历史的精神写故事,所以她建议她的专栏应该是“吴姐姐讲历史故事”。她欣然接受并付诸实践,而我也是这十年来每一篇文章的必读。当然,我看完也要写点感想。

尤其是讲南宋岳飞的故事。南宋以后,岳飞提出了“精忠报国”的口号,为全中国人民所熟知。三十二岁时,岳飞写了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满江红》,充满了忠义悲愤。它不仅引起了人们的敬佩,也激起了许多炎黄子孙报国和牺牲的崇高愿望。记得涵碧小时候最喜欢听我讲岳飞的故事,我讲的都是根据通俗小说《岳全传》改编的。如今的吴姐姐讲历史故事,用现代通俗易懂、通顺的文字改写了这许多感人的史实,做了大量的考证工作。比如说岳飞还是婴儿的时候就说岳家是孤苦伶仃的家庭,但实际上岳飞被教育得忠孝节义,这是父亲岳赫一手培养出来的,并不完全是母亲培养出来的。姚夫人曾经在岳飞的背上绣过“精忠报国”四个字,其实是“忠”而不是“忠”。

涵碧能够如此谨慎地为年轻读者讲故事,绝不是随便渲染的事情,这让一些老年读者受益匪浅。其负责认真的态度和努力的工作,也是这本书在过去十年里受到各方高度重视的主要原因。

我只知道,在这十年里,韩碧一直致力于写历史故事。她想从历代浩如烟海的史料中发掘引人入胜的主题,从众多不甚明了、疑点重重的民间传说中勾勒出每个故事的来龙去脉,用感人的笔触表达出来。她要看史书找资料,拜访名师,请教专家,所以没有假期和闲暇。有一次她因为从公交车上走下来弄伤了脚踝和右手,她仍然痛苦地写着,坚持工作,因为每周写作的最后期限不能拖。我觉得涵碧已经完全沉浸在自己投入的写作中了。她作品中的历史人物似乎也激励着她,帮助她努力工作,她感到有义务忠实而真实地向她所服务的读者传达自己的感受,即使这些感受在专家看来微不足道。

作为一个读者,也是涵碧的父亲,我有时会看到她在夜晚的灯影下依然精力充沛地写作,她的心多次“停止”,但唇边的文字却化为慈爱的鼓励。因为这正是“别无所求,但希望对社会有所贡献”的喜事。十年过去了,写到南宋末年,还有很多历史故事要写。我和其他读者一样,只是希望在大家的引导下,她能以更加开放和快乐的心情,给我们讲述更多美好的历史故事。

冷眼看历史,热眼看人。

刘唐(著名作家)

小时候代表台北市参加过省演讲比赛,拿了很多奖。

奖杯进了学校的柜子,横幅早就不见了。教育部编纂的《十八史选注》只有两本保存至今。

我常常在想,为什么我后来读的很多书,虽然都是传世佳作,却没有我小时候读的那么清晰。

或许是因为童年记忆强烈,也有可能是书的组织从“唐尧之治”到“元朝杀文天祥”;够生动了,可惜《十八略》是文言文。即使有注解,还是很难读懂。要是有人能写一本完整、浅显、有趣的历史书就好了!

这个理想最近终于实现了。

看到文友吴涵碧小姐讲历史故事,我真的很惊讶。读历史很聪明,但讲历史并不容易。吴涵碧小姐可以用生动的笔和灵动的心把历史上的人物活灵活现地呈现出来。

由于对中国历史的全面深入的了解,她才能够写得游刃有余,所涉及的人物题材广泛,但又保持着同样统一的基调。

也可能是因为她写小说的功力深厚,故事中的画面栩栩如生,色彩、声音、动作、对话都呈现得最为出彩。

尤为重要的是她作品中的“关怀”。那种对生活的理解,对历史的包容,使她能够用冷的眼光看待历史,用热的眼光看待人。

这样的书,当然能让读者觉得有趣,读完之后回味无穷。

五姐的故事,像一棵大树,源于中国的历史,引出许多枝叶。神话传说、科学发明、文学典故、名人轶事,都可以随着正史一一带出。

我把这套书带回了美国,打算在四岁的女儿大一点的时候,一本一本的读给她听。让她了解中国,热爱中国文化。

我相信吴姐姐讲的这个历史故事,会活在每一个年轻读者的心里,就像小时候的《十八史笔记选》一样,会和他们一起成长,一起发光!

谁不喜欢听故事?

张晓风(台湾阳明大学教授、著名作家)

嘿!说起故事,谁不爱听呢?

只要故事继续,日子就会充满火热的期待。台湾话里有个词叫“开埠”(其实是“开讲座”)。一开始人们“海阔天空地说下去”,那种天气就像挖港口一样!台语也有“讲故事”这个词,其实就是“讲故事”。四川人却爱说“摆龙门阵”,来历不明。我猜可能是因为司马迁是龙门人,“龙门”在古书中可以指“历史”,“摆个龙门阵”就成了“谈古论今”的意思。

大诗人苏东坡曾经记录过宋代那些顽皮的孩子。大人们往往帮不了他们,但实在受不了的时候,就给他们一些钱,送他们去评书场。一旦他们坐下来听历史故事,世界就和平了。他们会随着剧情的悲喜而笑或哭。而所谓的悲伤,就是好人的苦难。而所谓的幸福就是好人得救。虽然他们本身就是很神奇的孩子,但是听到故事才发现他们也是“好人”!

更早的时候,在唐朝,李商隐写诗描述他被宠坏的儿子。这孩子每次听故事都迷迷糊糊的,嘲笑张飞的胡子,嘲笑邓艾的口吃。猜测,可能是他在评书场听完故事回家表演了。他记不清整个故事,但他对人物印象深刻。于是他热情地在视觉上表演张飞的胡子有多滑稽,在听觉上试图模拟邓艾的口吃有多滑稽。

其实人,是多么想知道这个世界上人的一切啊!即使他只是个孩子。

故事让人成长,因为故事中的存在,诠释了人生的游戏规则。谁想玩人生的游戏,谁不想知道球场的规则?

如果唐宋时代的孩子都有爱情故事,现代的孩子怎么会是例外呢?有人说,有了电视,就不需要看书,也不需要讲故事。事实上,这是不正确的。电视向你展示了一切,但它并不像故事世界中的任何地方那样可以想象。在未来的世界里,机器可以为我们做很多事情,但想象力必须靠我们自己培养。

感谢上帝,虽然已经到了二十世纪末,但还是有一个耐心的小女人,吴姐姐,给我们讲一个历史故事。她慢慢走过来,现在已经讲了700多个故事。这位现代故事女王期望她讲101个故事,似乎不成问题。

除了写的多,写的更连续,吴姐姐的另一个可贵之处就是不轻视琐碎的信息。像郑和下西洋,大家都会写,因为重要。但是,诸如刘伯温的占卜、推背、烘歌、八股文、马皇后的大脚等杂事。,只能由专家心平气和地解释,真相是和谐的。

吴姐姐写了那么多精彩的历史故事,令人羡慕,但读者有权利读到那么多生动的叙述,也是一种福气,同样令人羡慕。

谁不爱故事?让我们乘坐时光穿梭机,和武姐姐一起去几百年或者几千年前的故事里旅行吧!

请看吴姐姐讲历史故事。

岳翎(已故作家)

“《武姐姐讲历史故事》第十一集快出版了吧?”每次见到涵碧,我都会问她这个问题。

另外,我觉得这本书最大的特点就是作者从笔尾透露出来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感觉。以及她在文章中表达的个人感受。读史最大的好处是吸取前人的经验和智慧,整理出自己应该模仿或警惕的教条。会思考的成年读者,看完以上作者的“感想”,往往会惊叹于共鸣。如果你是一个“学而不思”的小读者,引导他的思想,培养他的思维习惯,是很好的教材。有许多文章详细描述了道教在南宋的兴起,以及他们的表现和行动。如陆九渊、尹衍明、赵等。,都是真诚遵守道德规范的道教徒。在当时的社会,他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思想?以及他们的思想给后来的中国社会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在当今道德沦丧,人心自私,公德缺失的中国社会,我们读这段历史应该怎么想?这才是读者感兴趣的!

个人最感兴趣的是介绍《一代才女李清照》的前三篇。她在世上的才华令人钦佩,但她的人生却是苦涩的,却让人扼腕叹息。其实并不是她生活中缺少“幸福”二字,而是没落的国家和不稳定动荡的社会害了她。想到当今活跃文坛的一群姐妹朋友,他们要么忙着吃饭,要么闲暇时高高兴兴地出国旅游。我们的幸福应该感谢谁?应该如何把握才能长久的快乐?

请看《武姐姐讲历史故事》,我真想把这句话告诉每一个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