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念念不忘的人。

今天早上看《清史稿》翻到1481卷的时候,碰巧看到了《毛奇龄传》。毛启龄,西河先生也。之前在读《大清钞》的时候,对西河先生印象颇深。我就知道这个人是个无情的人,书本知识很强,过目不忘。

《李晴·雷超》是一本关于清朝轶事的汇编。从清人的藏书、笔记、札记、报刊、口语等部门广泛搜罗、学习,仿照人潘永银的《宋钞》体例编辑而成。所记录的事件涉及内容广泛,有社会经济、名臣学者、疾病灾害、盗贼流氓、风俗习惯等。编辑的态度是严肃的。野史虽然是民间写的,但并不存在,是凭空捏造出来的。其中许多材料可以弥补历史的不足,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在《李晴类钞》第七卷《非常类》中,记载了毛希和先生的两三件事,看了令人汗颜。

其中一张记录了毛希和的独特之处——他能使用五官。例如,他可以用右手改学生的作业,用左手架起算盘,听学生背诵经文,同时,他可以盯着男孩,给花浇水。如果弟子有问题,可以自由回答,偶尔还会骂旁边的老婆。几件事同时进行,互不影响,有条不紊。之前看金庸先生的《射雕英雄传》,了解到老顽童的绝技“左右拍子”,可以一心二用,左手画正方形,右手画圆形。我试过了,但我应付不了。如果毛希和先生练习的话,可能会像小孩子在玩耍。

除了五官,毛希和还能“念念不忘”,这一点不比黄老邪的妻子差。

据说有一次毛希和朋友骑车过街,把街道两边的牌子背下来,回到家就拿起纸笔,把街道两边的牌子按顺序记录下来。第二天,他的朋友把书拿到街上,一本书一本书地比较,没有一本是差的。还有一次,毛希和去一家染坊,质问店员。坐下后,我抽着烟斗,翻翻染坊的账本。没想到,火花落下,在风中燃烧,烧着了书本。店员泪流满面,毛希和说:“你不用着急,拿纸笔来。”他拿来纸笔,默默记下,包括所有染的人的名字、绸缎、日期。一个还不错

《清史稿》中是这样记载的:

毛启龄,字大,又名季,萧山人。四岁的时候,妈妈给我听写了《大学》。角、陈子龙为推官将军,喜爱之,遂充学生。吴明在龚雪哭了三天。山贼揭竿而起,逃往城南山,筑泥房读书。

四岁就能背《大学》,巫师。相比较而言,大多数同龄的孩子仍然在阅读启蒙书籍,如《圣紫晶》或《百家姓》。

总角度指的是男孩没加冕,女人没结婚时的发型。即头发梳成两个发髻,比如头的两个角,指的是童年。陈子龙是明末大臣,著名学者,在诗歌方面造诣很深。他被公认为明代最后一位大诗人,被誉为“明代诗坛”,对清代诗歌和诗学产生了重大影响。清兵攻陷南京后,他组织太湖民众进行反清活动,战败后被捕。于元年(公元1647年)五月十三日,他投水自尽。陈子龙喜欢这个孩子,“补齐所有学生”,相当于免试入国子监。

明朝亡国后,毛启龄痛哭了三天,然后逃到山里隐居读书。

康熙十八年,举荐博学多才之士,试居第二,授翰林院检讨,补史编官。二十四年,我和考官试过,找个假的回来,得了关节痛,没回来。

清代的制科取士方式继承了唐宋旧制,在正常的科举考试之外,又增加了制科取士的方式。其中有“博学多才”、“经济特长”、“孝老老实实”。其中“博而博学”,又称博而艳词,也简称为“词科”或“鸿博”。

康熙十八年,审143人,录取50人。当时,世界上的名人,除顾、黄宗羲等人拒绝接受推荐外,其他如朱彝尊、王琬、毛启龄、石等。应选入国子监编纂明史。

顾、黄宗羲等人拒绝推荐他们,有的是因为他们长期从事反清复辟活动,对国难和家族世仇仍心有余悸。有的是著名的新儒家,总是标榜正直,以不忠为耻。这些人在当时影响很大,也是康熙想要争取的重点对象。

毛启龄的确是一个很有才华的人,写了很多书。他去世后,他的师傅蒋舒编辑的文集分为经典集和文集两部分。《钟石易》所收典籍50种,诗、赋、序、笔记及其他杂著234卷。《四库全书》收录了毛启龄写的四十多本书!一般学者文人望尘莫及!

《清史稿》:毛启龄浸淫于繁书之中,自负之人在研究儒家经典,却善于反驳和辩驳。别人说的话会被反驳。

这句话翻译成现在的流行语言,很简单。毛启玲是杠杠的!

《杨宇诗话》中有一则奇闻,说毛奇龄并不史。他听别人评论《春江水暖鸭先知》说:“春江水暖,鸭子知道,鹅不知道?”如果苏东坡比较严肃,是不是也应该反驳:“所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一定是君子,小人不可以?”可惜苏东坡早死了几百年,留下毛启龄一个人唱,酒吧可爱!

这样一种热衷于抬高杠杠的人,现在被网友称为“杠杠精”。甚至开玩笑说:“给‘杠精’一个槽,他就能‘杠’整个地球。”杠精和喷雾不一样。杠精一般会思考,而喷则无脑。

这个才华横溢又狂妄自大的书生,可以定义为“一生疯狂,一生反弹,一生质疑传统,一生反叛儒家结论”毛启龄之所以如此直言不讳,并不代表他活得开心,只代表他活得不开心,一辈子“争论”以获得快速的发泄。事实上,在这样一个快乐的口后,他灵魂的不安和恐慌的时代枷锁并没有解除。

说起“扯皮”,还有一个杠杠精——惠施。

他和庄子是好朋友。因为两人都很有见识,两人在一起经常斗嘴。

有一次,庄子和惠施在河边玩耍。看到河里的鱼在自由觅食,庄子漫不经心地说:“你看这些鱼多快乐啊!”惠施说:“你不是鱼。你怎么知道鱼是快乐的?”庄子说:“你不是我。你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是快乐的?”惠施说:“我不是你,我当然不知道你的幸福;你不是鱼,所以你不知道鱼的快乐。庄子说:“乱,乱,还是回到开始的谈话。你问我怎么知道鱼是快乐的。你问这个,说明你已经承认鱼是快乐的了。”这是中国哲学史上最著名、最经典的“扯皮”。

后来惠施死了,庄子经过他的坟前,一步一步回头说:“自从惠施死了以后,我再也没有‘抬杠’的朋友了,走路也没有人和我说话了。”人的一生很难找到知音。

康熙五十二年,毛启龄在家中去世,享年九十一岁。

毛启龄的一生,是风景与孤独的一生。

但是他并不快乐。我知道。

你问我怎么知道的?

你又不是我,你怎么知道我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