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椒的历史

历史

胡椒通过两种方式传入中国。一条是著名的丝绸之路,从西亚进入新疆、甘肃、陕西等地,最早在西北开垦。先是通过马六甲海峡进入华南,在南方的云南、广西、湖南都有种植,后来逐渐扩展到全国,辣椒几乎没有空白区。

乾隆年间,贵州开始大量食用辣椒,紧接着是与贵州相邻的云南镇雄和湖南郴州。在乾隆十二年(1747)的台湾省志中,就有台湾省岛吃辣椒的记载。

嘉庆以后(1796 -1820),记载贵州、湖南、四川、江西四省已开始“种(辣椒)作菜”。道光年间(1821年-1850年),黔北的一切都撒上了胡椒。

同治年间(1862 -1874),贵州人“四季吃海椒”。清末贵州流行玉米饭,菜式多为豆花,即以浸泡过的盐块和海椒为蘸水,有点像今天四川富顺豆花蘸海椒。

嘉庆年间湖南有些地区不怎么吃辣,道光以后吃辣椒就比较普遍了。据清代《清史》记载,“云、黔、湘、蜀之人喜辣”,“湘、鄂之人喜辣”,“汤多不放椒芥”,可见清末湘、鄂之人已喜辣,连辣椒也要放在汤里。

相比之下,四川食用辣椒的记载稍晚。雍正的《四川志》和嘉庆的《四川志》都没有种植和食用辣椒的记载。目前最早的记载可能在嘉庆晚期。当时种植和食用辣椒的主要地区有成都平原、川南、川西南、川鄂陕交界的大巴山区。

同治以后,四川的食用辣椒开始流行,甚至“山野遍地都种”。据傅崇举《清末成都概况》记载,光绪以后成都的各种菜肴多达1328种,辣椒已成为川菜中的主要食材之一,麻辣成为四川人饮食的重要特点。

与傅崇举同时代的许馨予在《蜀中游记》中也有类似的记载:“只有四川人一定要选用极辣的辣椒,每餐每菜都要辣。”

云南是什么时候开始吃辣的?贵州附近的镇雄,在乾隆年间就开始吃辣,但直到光绪年间,云南同治仍无胡椒踪迹,当时胡椒已大量涌入云南——许馨予在《蜀友卢文建》中写道,他的父亲在雅安发现,每年通过四川雅安输入云南的胡椒“价值数十万,与云南人吃胡椒的数量一样,不弱于四川人”

扩展数据

1,地域分布

胡椒原产于中美洲和拉丁美洲的热带地区,原产地是墨西哥。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四川、贵州、湖南、云南、陕西、河南(淅川县)、河北省鸡泽县和内蒙古托克托县。

本种的原始分布区是从墨西哥到哥伦比亚;现在它在世界各地被广泛种植。

2.成长习惯

辣椒的早期生长阶段为萌芽期,一般在萌芽播种后5-8天左右出土,第一片真叶出现约15天,直至现蕾为苗期。花期为第一穗至门椒。结果期从坐果到拔苗。辣椒的适宜温度在15-34度之间。种子发芽的适宜温度为25-30℃,发芽需要5-7天。当温度低于65438±05℃或高于35℃时,种子不发芽。

苗期要求温度高,白天25-30度,晚上15-18度最佳。幼苗不耐低温,要注意防寒。辣椒35度的话会落花落果。

辣椒对条件水分要求严格,既不耐旱也不耐涝。我喜欢干燥的空调。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辣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