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城花鼓的历史演变

据史料记载,唐代贞观年间,翼城就有花鼓。翼城杨家祠堂牌匾上写着:唐太宗定居长安,黎民幸福。每年元宵节,举国绑定,百姓喜气洋洋,花鼓打得热火朝天。署名为唐贞观三年正月。《宜城市志》载:明朝万历年间,李太后回宜城赏花,鼓银3200两。可见,季承的花鼓在明朝万历年间就已存在。从清朝到现在,翼城花鼓已经成为百姓庆祝丰收、祭拜祖先的一种常规表演形式。所谓走在城市的西北和东南,到处都能听到花鼓的声音,就是这种情况的真实写照。

据宜城市杨家庄老艺术家杨胜汉(1910出生)介绍,他们家打花鼓已经有30多代了。说到打花鼓,他会唱一句流传了无数代的歌词:“太宗定居长安,百姓皆大欢喜。每年都有元宵节。国之所系,民之所乐,国之所安。“同村几位老人回忆,这首歌词刻在一块高100 cm,宽70 cm的木牌上,作为传家宝祭祀到杨家祠堂。此签为“唐贞观三年正月初十”(祠堂木签于1939年被日军焚毁)。由此可见,翼城最迟应在唐代贞观年间出现花鼓。翼城的花鼓从明代就开始流行了。当地传说,明朝万历年间,万历皇帝的母亲李娘娘在西关村长大。她回家的时候,翼城组织了很多这种社火活动来欢迎她。其中李娘娘对花鼓很感兴趣,看后当场得了三千两银子。从此宜城花鼓名声大噪,越传越好。

民国16年修订的《宜城市志》(全国齐卷)第一页,民国16年修订的《宜城市志》(纪念卷)第三十页,民国16年修订的《宜城市志》纪念卷都有记载。相传明朝的李太后(翼城西关人)在父亲去世后回翼城老家祭祖,恰逢元宵节。

宜城花鼓的起源与庙会、比赛、社团、社火等有密切关系。一般这些活动都离不开打花鼓。在清代,这一活动有明确的记载。清代和民国时期,翼城花鼓已成为人们庆祝丰收、节日和庙会的重要节目之一。人们年年祭祀,年年社火,促进了翼城花鼓的发展和流传。所谓“走城西北东南,处处闻花鼓灯”就是这种情况的真实写照。

宜城花鼓历史悠久,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当春耕即将开始时,人们用震耳欲聋的锣鼓和充满活力的集会和游行唤醒大地,敦促春耕,并祝愿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丰收。因此,花鼓成为农耕民族的精神力量,蕴含着祝福和祈求丰收幸福的意志。此外,庙会迎神时,也有大型花鼓。这种群众集会是一种盛大的汉族民间文化娱乐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