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侠们,帮我看看这道地理题。太原是高三的典范。
d比较江西和浙江,对外开放程度高是主要原因。
本文对传统的以自然地理、资源环境、经济就业和社会政治为基础衡量人口承载力的研究思路提出质疑,认为以就业状况为主导的经济因素是人口承载力的决定因素,从而解释了北京人口规划的历史循环。
中国能养活多少人?这个问题在前几年引起了很大的争议,但是没有定论。其实别说全中国,北京能“装”多少人也是和稀泥。如果看一下北京历年的数据就会发现,北京人口规模预测的历史是“不准确”的,北京的人口规划进入了“反复建立、反复打破”的历史循环。
恐怖的2000万,愉快的20年
1983中国中央、国务院关于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的批复指出,要“到2000年,坚决把北京人口规模控制在10万左右。”仅仅三年后,北京总人口已经达到1986;1993批准的北京总体规划?1991—2010”要求2010年北京常住人口控制在12.5万人左右。事实上,以统计结果不完全著称的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北京常住人口已达10。2005年初,国务院批准了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明确指出,2020年北京市人口总量控制在18万人。但根据北京市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到2009年底,北京市常住人口为1755万人。虽然这个数字比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合理调控城市人口规模”专题调研组公布的654.38+0972万少了200多万,虽然2008年奥运会前北京的流动人口已经超过了850万(加上户籍人口,当时北京的常住人口实际超过了265.438+0万),但无论统计结果如何,《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制定的2020年北京常住人口控制在18万的目标“已成过去”。
但应该看到,这2000万元不仅造成了北京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性负面问题和一些人危言耸听的“生态灾难”。相反,北京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已经远远高于提出人口控制目标和最大人口容量时的水平,人居环境得到改善,居民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得到满足。例如,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编制的《2010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2010)中,北京在人居环境竞争力方面超过上海和香港,排名第一。当然,我们不否认,如果只比较资源环境的因素,北京的宜居水平需要横向提升,但估计没有人能否认北京的宜居水平在纵向上有了显著提升。而且,北京建设宜居城市的目标是在政府有明确的调控目标和有力的调控手段,北京房价和生活成本高,北京人口在过去20年仍大幅超过规划增长且势头不减的情况下提出的。
人口承载力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的必要性
面对北京市实际人口一再超出控制目标和北京市人口承载力,但发展并未停止的事实,许多学者对此类研究提出质疑,认为以往对人口承载力的研究有意无意地低估了技术、制度创新和管理手段进步对人口承载力的动态影响,这些研究意义不大,甚至基本思路有问题。那么,有必要研究人口承载力吗?决定性因素是什么?对政策制定有什么影响?
区域人口承载力通常是指在维持经济社会正常发展的情况下,某一区域的最大人口数量。人口作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其数量、结构和分布制约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目前,人口快速增长并不是中国的主要人口问题,但人口存量带来的问题以及人口结构和分布的问题不得不引起人们的重视。许多研究认为,人口分布的不平衡使中国的发展效率低下,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困难。
显然,人口的数量、结构和分布需要加以调节。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人口这一发展因素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换句话说,必须调节人口数量、结构和分布,以确保人口发展的因素与社会和经济发展相适应。人口的合理分布是以区域人口承载力为基础的,因此有必要从理论的角度对人口承载力进行研究。
这种认识实际上已经进入了政策层面。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公布的《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构建区域经济优势互补、主体功能定位明确、土地空间利用高效、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区域发展格局,逐步实现不同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形成合理的区域经济格局,意味着资源和要素在空间上的优化配置。以及“大城市要加强和改善人口管理,中小城镇要根据实际情况放宽外来人口落户条件。合理确定城市发展边界,提高建成区人口密度”更具体地说明了人口承载力是城市发展规划的重要依据。对于大城市来说,不应人为减少人口,而应充分考虑适合经济社会发展的人口规模,在需要的地方(如建成区)提高人口密度。显然,理论和实践的需要都表明,人口承载力的研究自然是不可或缺的。
而根据人口承载力研究制定的人口规划目标却是“屡定屡破”,若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对人口承载力影响因素的误判。现有的人口承载力研究是基于自然地理(包括气候、区位、交通、地形地貌等。)、资源环境、经济就业和社会政治(包括宗教等。)等因素来衡量人口承载力。以往人口承载力的计算一般是按照生态最小限制因子进行的,俗称“短板”。对于北京来说,这个短板非常明显,就是用钱很难买到的水资源。过去制定人口控制目标是考虑到水资源的短板(2020年北京市可利用水资源54.2亿立方米,而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数据,人均300立方米/年的水资源是现代小康社会生活生产的基本标准。按此标准,确定北京市人口承载力约为18万人)。但是自然地理、资源环境、经济就业等因素能对等吗?我们不这么认为。基于经济学的生产函数理论,我们认为只有以就业为主的经济因素才是人口承载力的直接决定因素,而资源和环境只是构成以就业为主的经济因素的要素之一,是间接因素。此外,一些地区的人口承载力会受到社会政治因素的影响(如一些少数民族聚居区),但并不具有普遍性。
这个不同于传统认知的判断,可以系统地表述为:资源环境和劳动力、资本一样,是经济发展的要素之一。一个地方的经济规模和产业结构是由劳动力成本、资金成本和资源环境决定的。这些因素作用于经济系统,通过影响经济规模和产业结构间接影响人口承载力。因此,是区域经济因素(包括经济规模、产业结构和相关的就业容量等。)真正直接决定人口承载力的,尤其是由经济规模和就业结构决定的经济发展和就业状况。在经济因素中,经济规模越大,需要的劳动力越多,对人口承载力的影响就越大。
除了经济规模,产业结构的影响也不小。不同的产业结构吸收劳动力的能力不同。一般来说,第一产业充当了剩余劳动力就业的蓄水池。第一产业虽然可以吸纳大量劳动力,但有效吸纳能力有限。第二、第三产业是吸纳劳动力的主要产业,当第二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会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从而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即在相同的经济规模(即相同的GDP)下,二、三产业尤其是第三产业比重越高,某一地区的人口承载力越大。可以推断,人口承载力不是恒定的,当经济发展、就业形势等因素发生变化时,必然导致人口承载力的变化。所以只要经济发展和就业情况支持,沙漠也可以发展出百万以上人口的繁华城市,比如美国的拉斯维加斯,阿联酋的迪拜。如果资源和环境制约了区域经济系统的发展,政府可以通过成本收益比较决定是采取政策措施开发资源还是改善环境,从而改变区域人口承载力。美国拉斯维加斯在成本效益比较下采用调水措施解决水资源的限制。同样,以色列大力发展节水农业也从另一个角度突破了水资源的限制。从某种意义上说,这说明只要经济制度发展了,资源环境对人口承载力的制约作用就可以消除。
这一结论不仅可以解释以人口承载能力为基础确定的人口规划目标一再被设定和突破的原因,也可以解释农业时代人口分布与水资源状况高度相关的事实。在农业时代(很多不发达国家或地区仍处于这个时代),表面上看是自然地理、资源环境决定了人口承载力,但实际上,直接影响人口承载力的是经济规模、产业结构等经济因素。而农业时代的支柱产业农业,高度受制于温度、水资源、地形地貌等自然地理条件,所以似乎自然地理、资源环境决定了人口承载力。随着技术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不仅农业时代水资源的刚性约束随着水库、引水等水利工程的修建而越来越弱化,而且贸易导致的虚拟水转移,后工业时代的产业结构也因自然条件的制约而显著缩小。经济发展和就业状况对人口迁移意愿、人口承载力和区域人口分布的影响日益突出,自然条件与人口承载力和分布的关系越来越间接。而且目前,由于福利社会和福利国家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流,公共服务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这使得公共服务的地位成为影响人口迁移和分布的重要因素。然而,公共服务主要由财政资金支持的事实决定了公共服务与经济发展和就业高度相关。这进一步证实了区域人口承载力的决定因素,说到底是就业状况主导的经济因素,而不是其他因素。
(作者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管理学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