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分期“三论”(影响较大)
这个理论的始作俑者是吕振羽(注:见《吕振羽:西周时期的中国社会》,刊于《中山文教中心季刊》第2卷第1号,第1935号)。鲁还撰写了《论西周社会形势的过渡与失衡——论中国由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过渡》,发表在《新建设》第9期,1959,进一步论证了“西周的封建主义”。)、吴、翦伯赞、、杨向奎、徐中书、王、、杨、舒、李炎、赵光宪等。代表著作有:简伯赞《中国历史大纲》(50年代出版,1943版)、范文澜《中国通史》(延安出版,1942版)、《中国历史若干问题》(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第三辑,65438+6554)。杨向奎的《论西周的社会性质》(文史哲第5期1952),王的《关于西周社会性质的几个问题》(历史研究第5期1957),的《西周封建社会的形成与地主经济封建社会“亚细亚生产方式”特征的残余》(1996年)。华东人民出版社(1954版)、舒的《关于西周封建制度形成的几个问题》(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55)、李端的《论商代奴隶制向西周建立的过渡》(历史研究(19666)杨在南开大学历史系教博士生,反复陈述“西周封建论”。无产阶级革命家、历史学家吴也在一些讲话中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理论基础:
1.认为周代的主要生产者闵、是农民(或农奴),井田制是贵族领主的土地所有制。农民必须无偿地为领主“帮助耕种公共土地”。
2.“一个社会的性质是由当时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即基本所有制决定的。斯大林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定义了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在奴隶占有制度下,生产关系的基础是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和劳动者’;在封建制度下,生产关系的基础是封建所有者拥有生产资料,并不完全拥有生产工人。根据上面的定义(没有这个定义就不靠谱了),再看商周统治者对生产工人所有制的不同,就可以断定商朝是奴隶社会,西周是封建社会。”(范文澜)认为在春秋战国之交,奴隶制转变为封建制,简单的“耦合农耕”的合作被小农生产所取代,奴隶主的土地所有权让位于地主的土地所有权,各国通过政治改革建立起封建统治。
郭沫若是这一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包括杨宽、吴大坤、田长武、白寿彝和林甘泉。代表作有郭沫若著《奴隶制时代》(人民出版社,1954版)、杨宽著《战国社会性质的讨论》(文史哲,第5期,1952)、吴大坤著《论中国的地租与历史分期及封建社会长期受阻》(文史哲,1953)。
理论基础:
“我在写《奴隶制时代》的时候,就自觉遵循毛主席的指示。那就是抓住了封建社会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特别是地主阶级的主要矛盾。如果某个历史时期不存在严格的地主阶级,那么那个时期的社会根本不可能是封建社会。”
"...由于历史悠久,记载简单,如果只把重点放在农民身上,很容易被混淆。从事农业生产的奴隶和封建农奴的区别往往并不明显。.....中国古代史分期问题不易解决,其主要原因就在这里。……"
“中国古代的土地所有权在殷周时期是国有的。……"
"...为了增加收入,政府最终被迫打破公私领域的差别,征收税款。这就是承认了少尉们所享有的公共土地已经简单地成为了他们合法的私有财产,而他们所拥有的黑田已经不能自由逃税了。这导致了井田制的破坏,也导致了奴隶制的灭亡。鲁十五年(前五百九十四年),《春秋》记载“先税亩”。虽然只有三个字,却包含了极其重大的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标志着中国的地主阶级第一次登上舞台,第一次得到法律上的承认。……"
"...奴隶制和封建制的更替发生在春秋战国之交,铁的使用就是一个铁证。”(均来自郭沫若)认为汉魏时期,城市交换经济转变为农村自然经济,自由民和奴隶转变为依附性的部、佃农,封建生产关系在魏晋时期确立。
代表人物有商岳、王、日之(林志纯)、何子全、唐、王思之、。
理论基础:
“西周春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由部落向国家转化的时期,是早期国家出现的时期。商周部落之间的关系是通过征服建立起来的不平等部落联盟,以及建立在这种不平等部落联盟基础上的早期国家。……"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是从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开始的。以农业为基础,有商业交换。交换的发展导致了货币和城市的兴起,阶级和贫富的划分,商人和知识分子的出现。”
“交换的发展产生了地区之间、生产与生活之间的相互依赖,产生了统一的思想,产生了统一的要求。在此基础上,出现了统一的国家。”
“交换促进经济繁荣,社会分裂,阶级分化,贫富两极分化,矛盾增长,导致小农经济衰落破产,土地兼并集中化,卖儿卖女出卖自己。货币问题、土地问题、奴隶问题成为西汉时期明显而严重的社会问题。”
“汉魏末年,自由平民逃亡避难,奴隶解放,依附发展。自由平民与奴隶的依附,民众与农奴的依附,成为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的劳动人民。出现了一个与世隔绝、地位复杂的中国典型封建社会。”(均来自何子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