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有哪些皇帝?
熟悉欧洲历史的人可能会发现,很多欧洲君主并不自称皇帝,大部分只是国王。这与罗马帝国的历史密切相关。事实上,凯撒建立罗马帝国后,他的地位几乎可以算是皇帝,只是当时不叫“帝国”,叫“大帝”。
在屋大维时代,开始使用皇帝这个名称。罗马帝国直到灭亡的分裂给欧洲留下了丰富的政治遗产,包括“罗马帝国的正统”。早期法兰克王国的国王查理被教皇加冕为查理大帝,随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出现。总的来说,欧洲的皇帝和中国古代的皇帝在地位和权威上有很大的区别。
很长一段时间,欧洲只有两个皇帝:罗马皇帝和俄罗斯皇帝。后一个称号是后来的,在1721年被俄国元老院授予彼得一世,以匹配他更强大的君权和更大的国家。
1804年,拿破仑被自己加冕为“法兰西皇帝”。同年,奥地利的弗朗茨二世宣布采用“奥地利皇帝”(奥地利官方语言分别为拉丁语和德语)的称号,并于1806年放弃“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称号。
19世纪上半叶,欧洲只有三个皇帝:法国、俄罗斯和奥地利。1850年,德国议会试图给予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四世凯泽的称号,但遭到拒绝。1871普法战争结束,德国统一后,普王威廉一世接受了“德意志皇帝”的称号。
事实上,英国维多利亚女王也曾被封为“女王”,但这种正统并非来自欧洲家族,而是来自她的殖民地印度。英国在征服了印度的莫卧儿王朝后,也继承了那里的王位,于是在1876年,英国议会颁布了王室爵位法令,规定授予维多利亚女王“印度女皇(Hindi Kaisar-i-Hind)”的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