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金都市圈已经成为历史了吗?

我觉得闽南都市圈确实已经进入历史了!

自从泉州市政府喊出淡出闽东南,泉州的建设就把闽南金三角大都市给砸了。当然,这原本是厦门在福建省的支持和推动下主导的事情,发展了十几年。为什么发展不起来?因为泉州,厦门的核电,是不愿意不支持的,泉州本身也没有核电,更不用说促进漳州和厦门的发展了。漳州想和厦门同城,但厦门负担不起同城的全部或大部分资金,所以厦门和龙海同城,但还是有限的城市。

现在福建喊出了三个核心发展!所以泉州一大批人互相庆祝。最后,泉州还争取到了省里的支持,成为与福州、厦门平起平坐的核心城市。但是,再过几年,闽南人就会发现,现在“三核”的发展,现在闽南的分裂发展是多么可笑。几年后可以发现,福建的经济中心从闽南回到了福州,而泉州保持福建经济总量第一20年,变成了福州。厦门在福建的经济权重较低,漳州中心离厦门更近但在福建依然没有感觉。

为什么?因为福州有更强的政策和资金支持,政治地位高。而厦门则没有扩大管辖范围,也限制了人口的流入。虽然现在还有政策限制发展,但实际上已经废弃了。泉州只会给一个口头上的名字。真正的支持只是让泉州靠自己,并不能和厦门融合,也不会让泉州各县市改变自己内部的融合。几年后,福州自然脱颖而出,让福建省的城市也能参与到中国大城市的竞争中来。其实这个猜想在2017已经揭晓:泉州给了一个核心城市的名字,却没有给政策、资金、单独的国家重点项目。近年来,福州的政策扶持非常明显,尤其是在经济上,与泉州经济总量的差距也明显缩小。

但这个不能说福州或者省会!给了闽南三市十年时间,整合却没有实质性的改善。但是地区内有明显的内斗,谁也不服。区域一体化连口头上都难以统一,更不用说实质性实现了。福建地处长三角和珠三角之间,无法有效积累财富和政策。如果继续等下去,只会让福建慢慢落后于中部,没有办法,只能建核参与国内区域竞争。选谁?泉州经济总量散而不核,没有强有力的中心城市。它的政治地位一直很低,所以想晋升到国家中心城市的地位难度很大,成功的概率很低。但是厦门人口少,辖区调整扩大涉及面太大,成功率还是比较低的,而且已经给了厦门明年10的机会,如果不能融入闽南就只能放弃了!所以在三个核心中,福州是唯一真正支持并有机会发展和参与国内中心城市竞争的。而全力支持福州,只能打压厦门,忽悠泉州,才能打破闽南一体化,才能让福州脱颖而出。

希望闽南人认清形势,帮助福州参与国内竞争,不要做坏事。全省对自己都不好!

作者集美土著!

将厦、漳、泉整合为一个城市,建立厦门-张泉都市圈,这是一个古老的命题。

厦门、漳州、泉州,人们称之为:闽南金三角。建设厦金都市圈是福建省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战略部署。三城融合对拓展发展空间、拓展发展机遇、在更大平台上集聚竞争优势、打造引领跨越式发展的强劲区域增长极具有重要意义。届时,海峡东侧将有台北都会区,海峡西侧将有厦都会区。

厦门-张泉素有闽南“金三角”之称,语言、文化、风俗相近,经济往来和人员往来频繁。要素密度、发展繁荣度、联系紧密度全省第一,厦都市圈应势而生。厦门无疑将扮演主要角色。将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绝对龙头,左右两翼连接漳州、泉州,在长三角、珠三角之间的东南沿海形成千万人口的都市圈。这也许就是厦门未来的蓝图。随着厦门岛内外一体化建设的加快、福厦动车的开通、轻轨工程的开工,特别是翔安隧道、翔安大道、厦漳大桥的相继开通,厦门正由海岛城市向海湾城市快速转型,形成了以厦漳为中心城市的价值高地。

规划方向;厦金都市圈同城化,规划形成“一核三带两轴”的空间格局。所谓“一核”是指厦门-张泉大都市的核心区域。“三带”是指厦门、漳州、泉州沿海地区的沿海工业城镇集聚带,“两轴”,即厦门、漳州、龙岗、江西发展轴和厦门、泉州、三明、福州发展轴。

具体措施:大都市开通轨道交通,让边生享受三地同等待遇,建立社保信息和服务,推出“大都市地区市民一卡通”,实现门诊病历“一卡通”,建设对台离岸金融结算中心。各种互动措施* * *促进了厦金都市圈的城市化。

现状:厦金、张泉、都市圈一体化最大的问题是三市谁主谁辅的问题:全州经济总量领先,经济活力突出。厦门知名度高,旅游名片突出,人均GDP居全省第一。生态城市漳州是国家现代农业基地,经济潜力巨大。三个城市都有自己的想法。

发展方向:求同存异,共同发展。就厦门、张泉、都市圈一体化而言,厦门有魅力,泉州有活力,漳州有潜力。“三益合,三伤分。”不管最后谁占优,都是有利于城市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才是王道。

这是一个十几年的伪命题。首先,厦门没有实力也没有意愿牺牲自己去发展泉州!厦门连每亩地都分不了三份。还有谁开过?但是厦门的眼光是有远见的!拒绝引进污染大、劳动密集型企业,PX海沧搬到漳州古雷,2000-3000亿的化工集群GDP被荒废。如果不是,厦门早就破万亿了!但也为厦门成为后劲十足的高科技和金融服务中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泉州转型难。本想以金华晶圆为突破口,可惜被四川建国毁了。现在技术和资金周转更难了!漳州有人有地,但缺人才,缺资金,缺城市的名声。目前是不可能吸引外资,吸引大企业的!三城相持不下,金华等泉州能否突破西部封锁就看厦门了。当有机会和厦门争夺龙头地位的时候,如果再拖个五到八年,泉州只会被困在厦门的外围城市,而夏安、晋江、石狮、安溪就不保了,很可能会被厦门吞并!东北只有惠安、德化、永春、仙游莆田被泉州合并,还能保持万亿城市的美誉。这样福建就有三个万亿城市:福州、泉州、厦门。但在台湾省统一之前,国有资产不会大量进入福厦。统一后,金门将并入厦门。鉴于统一初期台湾省当地治安和供电稳定,台湾省高科技企业将涌入厦门,成为全国半导体发展高地!厦门有辉煌的未来!

感谢大家的信任和邀请回答“厦都市圈在历史上吗?”我个人观点如下:

①厦都市圈格局由福建省战略演变为国家战略“海西经济区”,承前启后,提升了综合定位和规格。

②厦漳泉指厦门、漳州、泉州。2018年,三市经济总量占福建近一半,省内综合实力居高不下。为了发挥更大的带动作用,厦漳泉一体化进程上升为国家层面的整体规划,被纳入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核心组成部分。

经常关注经济发展的朋友也应该注意到,厦漳泉一体化在东南沿海地区的影响力很大,但最终也仅限于福建省。

海峡西岸经济区一出,就引起了非同寻常的事情,从区域性城市群跃升为全国性城市群。我觉得这是一种进步。而且海西经济区战略还包含了厦、漳、泉一体化的规划,这意味着厦、漳、泉不仅走向了历史,而且迎来了春天!

据悉,海峡西岸经济区涵盖福建、浙江、江西、广东四省,海西经济区有潜力成为中国第六大城市群,未来发展格局已全面规划,潜力无限。此外,海西经济区的中心是厦门、张泉和福州。

1.厦门,位于闽南金三角东翼,是福建唯一的副省级计划单列市和经济特区,东南沿海重要的中心城市、港口和风景旅游城市。厦门是国家综合改革试验区、自由贸易试验区、两岸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合作示范区、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和两岸贸易中心。中国是东南沿海国际航运中心城市。厦门面积1.699平方公里,人口401.000人/辖六区。其GDP产值4351亿元(全省第三),人均产值1.08504元,居全省第一。2.泉州,位于闽南金三角北翼,面积11085平方公里,人口865万(福建第一)/下辖四区五县三市,GDP产值7548亿元(全省最高),人均产值87942元(全省九市第三)。泉州是福建民营企业最发达的地区,也是福建的品牌之都。泉州有四个全国百强县(市),分别是晋江、石狮、南安、惠安。其中,晋江GDP产值1981亿元,比泉州四区多1759亿元。是典型的县(市)强、城区弱的城市。3.漳州,位于闽南金三角南翼,面积654.38+0.26万平方公里,人口505万(居福建第三)/下辖两区八县一市,GDP产值3563亿元(居全省第四),人均产值70564元(居全省第七)。漳州是著名的“鱼米之乡”,漳州平原是福建最大的平原。漳州是厦深铁路、夏龙铁路、鹰厦铁路、福厦高铁的交通枢纽城市。闽南强则福建强。闽南对福建寄予了太多的期望。厦漳泉一体化显然更有利于闽南更快更好的发展,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历史潮流不可逆转,任何个人都无法阻挡历史发展的步伐…

泉州、厦门、漳州的城市化是个伪命题,因为发展方向不同,不可能走到一起。厦门自身发展已经走到了死胡同,岛内的意义非常严重。你看看同安就清楚了。厦门房价极高,人口流失非常严重。近年来,旅游业也失败了。漳州以农业花卉为主,挣不了多少钱。只有泉州各行各业发展的如火如荼,泉州154。

好像厦门真的能带动周边。漳州是厦门的农场,泉州是厦门的工厂,全世界的人都来厦门旅游消费。都说泉州自私,因为它不想做大都市。你知道厦门以前没提这个吗?

现在厦金都市圈一点意义都没有了!闽南“厦漳”金三角应该是十年前左右提出来的,当时国内各地区还不是很成熟。如果联合形成一个闽南地区,还是有影响力的,但现在上有长三角,下有珠三角,不提厦-张泉也没什么影响力。杭州湾地区是浙江提出来的,广深港澳大湾区是广东提出来的!这些是世界级的。

为了将来能站在世界的角度来规划,福建必须放弃原来的福宁浦、下漳泉等街区。应联合台湾省、江西、浙南、粤东规划世界级经济带,统称为“台海大湾区”

看看就知道了。“大都市”一词本身并不正确。福建能出什么大都市?厦金城市群就是其中之一。厦门岛略大,其次是泉州市的漳州市。被厦门岛外的集美海沧几个新城包围,加上南安晋江石狮龙海等几个强县级城区,再加上有一定规模的强镇,形成了厦门-张泉城市群。

我认为它还没有进入历史。其一,厦门、漳州、泉三还没达成* * *识。两者,时机尚未成熟。

怎么说呢?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请仔细听我说。

先说厦门。福建的计划单列市厦门,是一座“小而美”的城市。其2017年GDP仅为43510亿元,甚至不在全国前40名城市之列。厦门作为福建省唯一的副省级城市,岛内高度发达,但岛外仍有大面积未开发土地。2018年,厦门被中央巡视组命名为“引领作用不足”,存在明显的“孤岛意识”。

泉州虽然经济总量全省第一,但以传统产业为主,严重依赖下面的晋江、石狮、南安等强县,中心城区也不够大,是典型的“强县弱市”。

除了漳州,所谓的厦漳泉一体化(厦漳泉一体化)其实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协调。第一,针对厦门和漳州。厦门地少人多,漳州地广经济差。两地相邻,各取所需,共同发展。城市化的进程本应一帆风顺,结果却不尽如人意。厦漳海底隧道(R3线)早在2011就确定为同城项目,但至今仍未开工。隧道暂定连接在厦门岛和漳州之间最近的地方。如果按原规划建设,漳州开发区可以直达厦门岛,比目前厦门岛外的翔安区、同安区更靠近厦门岛,更通勤。也就是说,如果R3线建成,最大的受益者将是漳州开发区。但是厦门自己的翔安区和同安区还没有开发,所以漳州开发区没有空管。所以对于R3线,厦门是不愿意做的,厦漳一体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总之,对于厦门和泉州来说。厦门和泉州的融合很难,主要是厦门和泉州的人都想当老大。历史上,泉州才是真正的历史名城,厦门一直是泉州治下的小村庄。现在泉州很难接受这个事实,厦门也很难承受这个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