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石雕
比如秦汉时期的雕塑粗犷豪放,魏晋时期的雕塑苍劲潇洒,唐宋时期的雕塑丰富优美。中国的古代雕塑也是充满了生动的特征,很少有像古希腊作品那样符合现实中的真实标准。
它不习惯玩弄雕塑作品的表面和细节,而更喜欢从外在形象中衍生出来的感觉和意境,从而产生一系列的遐想空间,把人引向一个艺术世界。古代雕塑的题材主要有陵墓雕塑、宗教雕塑、劳动生活和民间雕塑。
艺术类别包括圆形雕塑、浮雕、纪念雕塑、书桌雕塑、建筑物和器皿的装饰雕塑等。雕刻材料也丰富多样,除了青铜、石头、砖、粘土、陶器等材料,还有玉雕、牙雕、木雕、竹雕等。中国的原始雕塑主要是人和各种动物的陶塑,人物大多是附在实用物品上的装饰品,非常随意,简单幼稚。
商周时期的雕塑作品以青铜铸造为主,青铜器上的图案主要有动物图案和几何图案。商代青铜礼器造型奇特,充满了雄伟神秘、崇高怪异的美感。
但这一时期考古发掘出土的大量雕塑中,并无造像,这是世界雕塑艺术史上的独特现象,西周以后,其风格趋于写实理性。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变得丰富多彩。商周时期,除礼器外,还有一些实用的青铜器、石雕、骨雕、玉雕,或人物或动物,如支架、底座等,造型巧妙,制作精细。
秦汉时期的雕塑空前繁荣,最典型的是秦始皇陵的兵马俑雕塑群。与青铜器神秘怪异的风格相反,兵马俑充满了崇高的阳刚之美。
这几万个兵马俑显示了他们对人类力量的肯定。人物和马的大小和真的一样,没有夸张。
它体积庞大,数量众多,形象真实,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西汉名将霍去病墓前的大型动物石雕,简洁概括,在丰富中表现出强大的力量之美。
其中《马踏匈奴》又一次体验了中国雕塑艺术的写意性和传神性,马虽然粗糙笨拙,但仍有一种灵动。轻雕的笔画是马腿,与马的上半身融为一体。没有不必要的石头没有被雕刻,而是一个完整的马的形象。
汉代的重葬风,制作了许多动物俑和人物俑的雕塑,造型简单,表情夸张,强调动态走向。汉代的世俗生活成为雕塑的素材。打米、摘芋头、酿酒、百戏共舞等场景在汉代画像砖中浮雕般存在,也表现了当地医生的宴饮、赶车、打猎等生活。
在世界上所有的宗教中,佛教是最有艺术感的。随着佛教的盛行,佛像雕塑成为魏晋南北朝时期雕塑艺术的主流,云冈、敦煌、龙门、麦积山四大石窟都是在这个时代开凿的。
总的来说,北魏时期的造像在形式和风格上都受到了印度或西方风格的影响,庄严而朴素,在沉默中表现了佛的力量。南北朝时期的佛教雕塑与汉族知识分子的审美时尚相融合,形成了一种新的赞服、示骨、示象的风格。
隋唐时期是我国古代雕塑的鼎盛时期,其成就首先表现在石窟雕塑上,如龙门石窟奉先寺的石雕。其雕刻技法流畅娴熟,创造了完全民族化的造型风格,既体现了唐代博大雄浑的时代精神,又展现了唐人丰富的想象力和高超的雕刻技艺。
如果说佛教传入中国之初还是模仿印度造像的话,那么到了唐代龙门奉先寺鲁舍那大佛的时候,中国雕塑家已经技术成熟,对佛像雕刻的精髓有了深刻的理解。卢舍那佛像已经是中国佛像了。
“昭陵六马”是唐太宗墓前的浮雕,与兵马俑一脉相承。“昭陵六马”体现了中国古代雕塑的现实主义手法,没有虚假的夸张或模糊和奇怪的形状。这些雕塑也表现了对自然和人的力量的肯定。此外,三色俑和四川大足石窟是唐代最具代表性的雕塑。
大足石窟中的普通人更加鲜活,更加写实,很多作品可以算是普通人的画像。世俗题材的增多和写实风格的发展是宋辽金时期雕塑艺术的主要特征。山西晋祠、山东长清灵岩寺、江苏至宝圣思的彩塑都生动地展现了世界的情态,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
辽代大同下花岩寺的菩萨塑像,雍容华贵,含蓄隽永,衣冠楚楚,大有唐代遗风。此外,小型泥塑在写实方面也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中国古代雕塑有一定的局限性。与西方相比,中国宫廷贵族的皇权观和艺术观也是出于炫耀权力和歌颂美德的目的。中国宫廷中的贵族避免直接塑造自己,而采用龙、凤、狮、独角兽等瑞兽,以及仆从、军队、武士来衬托自己的伟大和神圣。同样,在佛教雕塑中,能充分发挥其写实描写技巧的古代雕塑家只有罗汉、菩萨、观音,而主佛的创作自由度最有限。
古典雕塑可能很容易被认为过于古老和传统,但作者认为,尊重传统就是承认艺术史的连续性,雕塑艺术需要不断的创新和探索,但任何创新都不是异想天开和标新立异,创新也意味着继承传统。今天的传统艺术正日益受到西方现代主义的挑战,新的思潮将摧毁所有的旧传统。但是为什么今天的艺术家要回到被破坏的废墟中去寻找残存的传统文化呢?尘归尘,土归土。
让我们踏上历史的尘埃,重温中国古典雕塑的艺术魅力。
2.古代名人雕塑范蠡(公元前536- 448年),又名卜凡、狄伊滋皮和陶朱公是谁?楚(今河南南阳)万三族。春秋末期越国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精通军事谋略,足智多谋,拜为大夫,封为将军。
范曾(277- 204),安徽桐城人。秦末著名的楚王,是一位重要的大臣、政治家、军事家。他是秦末(公元前221- 206)农民战争中霸王项羽的主要谋士。项羽封他为溧阳侯时,尊称他为“父”。
樊长胜(218-318),阿颜九,又名崇九,或名篇(阿枝),是个人物。涪陵(今四川黔江)丹兴人,西晋成名。西晋大城丞相路首领,名天地太师,西山侯。
叶凡(398-445),南阳杨顺人,樊泰之子。南宋著名的历史学家和散文家。《后汉书》是从汉光武帝到汉献帝近200年历史的巨著。
范真(约450-515)是南襄(今河南泌阳)的一位殷舞人。南朝齐梁时期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无神论者。《神仙绝灭论》作者,曾有人以升官诱惑他改变观点,他并没有“卖论得官”。
范仲淹(989-1052),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军事家。他曾经参与政治。他死后被封为楚王,谥号为“郑文”。范文正公共收藏的作者。范纯仁是哲人时的宰相,范纯立是尚书右臣,范是龙图阁直学士。
范钦(1506-1585)浙江鄞县(今宁波)人,明代著名藏书家。嘉靖十一年(1532)进士,兵部右侍郎。与张、屠大山并称“东海三司马”。他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图书馆天一阁的主人。
范文程(1597-1666),辽宁沈阳人。著名的清朝创始人宰辅,文官首领,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被誉为“清初第一文官”,曾任大学士、内刺史议事大臣,被封为太傅、太子姓,谥号“文素”,清贤者亲自为他提“傅园高峰”的匾额。他的后代,如范、范、范士毅等,被任命为巡抚、大臣、侍郎等要职,身居高位的家族官员之多,在中国历史上是罕见的。
3.校园里有哪些古代名人雕塑?他们一般是为了纪念历史上的伟大人物,他们的具体存在,一是为了弘扬他们的文化精神,二是作为他们生命的另一种延续。名人雕塑一般常见于校园,或博物馆、名人纪念馆等场所。
校园里的名人雕塑一般都是石雕和人物。一般是根据学校的创办背景,选取一些知名的文学灵魂人物,如鲁迅、张衡、吴、诺布尔、俞传健、张伯苓等。一般来说,校园名人雕塑对学生的影响比较深远,是他们学习和传承的目标。
石雕和名人雕塑是目前流行的雕塑材料。因为材质坚固如高楼,所以在岁月的洗礼下也足够坚固耐用。使用寿命长,经久耐用。名人雕塑的优势广泛应用于各种户外、广场、公园、主题场所等大型雕塑建设中。名人雕塑是吸收民族传统的绝妙实践,也是滋养创作的最佳方式。其实很多雕塑家在名人雕塑创作中也做过。可以断言,数千年的传统宝库已经、正在并将继续孕育着名人雕塑的不断演绎。
古代雕塑家最能发挥自己的写实描写能力,其次是罗汉,然后是菩萨,主佛的创作自由度最有限。大足石窟中的普通人更加鲜活逼真,很多作品可以看作是普通人的画像,名人的雕塑。名人雕塑广泛应用于广场、校园、城市、城镇、寺庙、公司、公园等大型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