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门阀政治:为什么门阀制度的毒瘤挖不出来?

唐宋时期,有识之士和政治家明确指出,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吏治腐败,贪污成风,最大的症结是“看家世不看人才”的制度。

正是因为这种只看家世,不看德才的用人制度,一直是从魏晋到南陈北周各个朝代、政权、皇帝的纲领性用人政策,才导致了这个时代贪官、庸官的出现。虽然弊端暴露,罪行明显,很难得到应有的惩罚,但那些有能力却缺乏名门望族“支持”的人,即使才华横溢,到了南宋,孔希贤过了30岁还得不到重用,只好铤而走险,与人合谋造反以求出人头地。就连皇帝宋文帝和刘义隆在阴谋败露后也感到惋惜,斥责负责人事选拔的吏部尚书何尚志“让孔希贤花三十年时间骑在阿郎身边,不可逆转”。可以说,孔希贤家亡后,刘宋的用人原则还是不大。

其实孔希贤也不能很委屈:东晋末年的杨全是东汉名门杨真的后代。就因为一家人南下晚了一点,就“出类拔萃”,被顶门排挤,最终不得不走上造反之路。东晋初年,东晋权臣桓温北上关中,与当时一等一的才子王蒙在一起,感觉宾至如归。后来北伐受挫,桓温重返南方,准备邀请王蒙一起南下,但被后者婉言谢绝,理由同样是怕“门阀”二字,担心自己的“野路子”和“小字辈”成为东晋家庭雇佣制压垮的草。

王蒙赌对了宝:投奔狄族的前秦王苻坚带他如鱼得水。他既不是皇族,也不是贵族家庭,却接连担任最高行政官职——宰相,开创了这一时期政治相对明朗的时期。

王蒙的命运,似乎让那些急于打破门阀制度,通过“任人唯贤”改善官员素质和结构,从而扭转官员管理肮脏、腐败横行的局面的人,隐约看到了出路。

似乎任何时候都不缺贤臣,但要说一个比苻坚更博学、更幸运的贤明君主,北魏孝文帝袁弘,整个晋朝、十六国、南北朝都认第二,怕是没人敢认第一。

孝文帝作为北魏乃至中国古代一位极有成就和学识的皇帝,将都城从偏僻的平城(今山西大同)迁至中原腹地的洛阳,建立了包括土地、税收、官制在内的一系列全新的政治制度,完成了华北的再汉化。他的所作所为一直广受好评,被认为是历代帝王中少有的具有高瞻远瞩战略眼光和敏锐决断的一流人物。他在位期间,北魏进入全盛时期,整个北方得到统一,而南朝在军事上受到全面压制,处于被动局面。表面上看,孝文帝似乎符合打破门阀政治框架的“贤君”的理想标准,在这方面似乎自然应该能比短命的苻坚政权做得更好。

但孝文帝在别处锐意改革,不仅在用人上墨守成规,而且在任人唯亲、父权制、门第观念上相当顽固。

大名鼎鼎的北魏皇帝不仅在用人上重用士绅,还任命他们为贵族官员。他还谈到判断贵族的贵官,区分所谓的“清浊”,甚至限制不同等级之间的通婚。英雄薛启宗并非出身名门望族,而是从军旅起家,因此被某公司无缘无故地贬为普通姓氏,得不到应有的政治待遇。他不满,愤怒地砸碎了殿中的礼门戟(木)。他辩解说,此举虽然感动了皇帝,迫使他恢复了薛启宗的政治地位,但未能使他认识到门下用人制度的荒谬。而是用薛其宗的名字来取笑他,说他“不是弟子,是弟子”,意思是薛其宗家世太低。按照现在的说法,皇帝对这样腐朽的人事制度是顽固不化的。司马光在这里写了一本书《子同治鉴》,他的惋惜和不解之情溢于言表。他除了感叹和感慨,也只能归结为九品太习以为常,孝文帝被习俗所迷惑,无法理解。

其实事情远没有这么简单。

事实上,当时的闸阀系统虽然稳定,但并不完全牢固。

在士族势力比北朝更为强大的南朝,虽然高官显贵仍被士族占据,但宋齐皇帝吸取了教训,开始将白衣卑微者归功于监、知府和各州。虽然这些职位卑微而有权力,但听起来就像文件和秘书。事实上,在皇权的暗中关照下,他们往往能掌握比主府出身的官员更重要的关键决策权。

五湖十六国之乱后,北朝士绅的势力远不如南朝。谢哀,王蒙,前秦,或者官员,或者布衣,都在胯下,这在当时是一段佳话,并没有遇到太大的阻力。孝文帝曾与大臣讨论调选(讨论人事制度),大臣李冲、李彪、韩宪宗都表示不满九品郑智制,主张任人唯贤。在这些主张废除门阀制度的高官中,是陇西望族李,宪宗也是韩氏昌黎之子。李冲更是负责选拔,他们能公开反对门阀用人制度,说明所谓士族最重要的姓氏阻碍了任人唯贤的理论,至少在孝文帝统治时期是难以成立的。

正是孝文帝本人,面对大臣们的反对,顽固坚持用门阀用人的做法,拒绝大臣们的意见(包括很多门阀背景的人)。这其中自有玄机。

事实上,虽然卢氏、清河崔氏、荥阳郑、太原王、等世家大姓受到孝文帝的推崇,清朝也有不少人,但他们的职位大多是省寺监。虽然重要,但他们不是国家的命脉,而只是皇帝行政的秘书和顾问。作为北魏的顶梁柱,是皇帝的亲族。

这些鲜卑贵族从北魏前身开始,世世代代都是拓跋扈的大腿和臂膀,在他们手中家喻户晓,对北魏政权的基石——镇兵和鲜卑人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他们能否依附皇族,直接关系到北魏政权的存亡。

北魏在平城居住的时候,游牧仍然是最重要的,各种姓氏的贵族仍然能够用旧习俗控制他们,而不丧失他们的荣誉。孝文帝推行汉化,迁都洛阳。南迁的贵族不再是游牧民族,他们远离旧氏族的士兵。他们往往对自己的期望不满意,纷纷逃离,纷纷造反,那些不回头的人怨声载道,觉得今天不如以前了。

面对这样的局面(连太子都没有学会做中国人,私自逃到平城),孝文帝迫切需要找到稳定鲜卑贵族情绪的对策。最务实的解决办法是将鲜卑姓氏纳入中原士族的体系,以新的形式保证这些人的既得利益。

以门用人虽然是一种不好的政府,但却是孝文帝根据当时的政局和实际情况制定的有针对性的措施。我们在审视这段历史的时候,不能抛弃时代背景,简单地根据当时民众的定位和眼光做出简单的评论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