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都说项羽刚愎自用。他做了什么?
一个事物的表面可能把最本质的内容隐藏得很深,不容易被人察觉。况且项羽心地善良。项羽怎么会心软到不杀后来的掘墓人刘邦呢?真的是因为他心地善良吗?不是这样的。项羽没有所谓的妇人之仁。他一点也不心软。会稽尹同项梁勾结造反。结果项梁和项羽生不了殷通,就举起了谋反的大旗。你说殷通死得冤!说到这里,在项梁的眼神示意下,项羽举起宝剑,斩钉截铁地让殷通的人头落地。女人仁的影子在哪里?反差真大!
不仅如此,项羽攻占城池时,还经常要屠城;投降的士兵经常被杀。更残忍的是,项羽说烹人就是烹人。项羽率兵西杀咸阳,杀秦遣,烧秦宫,三月火未灭,带着货物财宝就走了。项羽收了凌穆,安置在军中。王祥生气了,煮了灵木。项羽甚至煮了个死娘。你觉得他是什么样的人?纪信伪装成刘邦,让刘邦逃脱。项羽抓住了纪信,烧死了他。周括不肯投降,项羽把周括煮了。更有甚者,项羽试图煮刘邦的父亲,逼刘邦就范。只是这一次,项羽只是作秀。看着项羽烧杀挖煮,他执政的时候也是这么干的。项羽想烹杀刘邦父亲的时候遇到了麻烦。这个时候,他不敢真的烹杀刘邦的父亲。
鸿门宴上,项羽也获得了权力。他为什么不杀刘邦?先从逻辑上说清楚:项羽的烧杀都是他执政时干的,并不是说他一执政就要烧杀。鸿门宴上,刘邦谦恭地把自己献给了项羽。其实项羽敲关西,进咸阳,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在项羽心目中,天下应该分分合合,诸侯可以共存,就像先秦时期一样。做纣王那样的霸主,而不是秦始皇那样的皇帝。既然刘邦已经服软,就没必要杀他了。这是项羽不杀刘邦的基本原因。况且刘邦先入关,按合同应该是在关中地区。此时刘邦被杀,诸侯必离心。杀一个刘邦,天下如刘邦而不知有多少人。所以可以说,在这一点上,项羽并不糊涂。而且,如果刘邦被杀了,刘邦手下有的是能人。他挂在几十里外的十万大军将如何收拾?项羽大概没有忘记新安坑卒的教训。所以,与其留下十万大军为敌,不如放走一个驯服的刘邦。还有,项羽没有打刘邦,刘邦心里是模糊的。所以,从表面上看,项羽没有杀刘邦是个错误。但是如果刘邦真的被杀了会怎么样呢?
有学者认为项羽不杀刘邦是追名逐利,把项羽看得太简单了。在生死利益和名誉面前,项羽不会傻。他放了刘邦不是为了名声,而是因为他对刘邦的把握,对时局的了解,以及自己的想法。总之,《史记》通过鸿门宴这一节树立的项羽善良的形象特征是站不住脚的。刚愎自用的人往往多疑。项羽不信亭子是有道理的。再说,就算过了乌江,又能怎么样呢?一次过淮河,八百多人走了一百多人;被困在大泽的,100多人只剩28人;他逃到吴江时,有二十六个人跟着他。这个时候只有一条船,又有几个人能够和自己一起逃出乌江?二十个人看着你逃命,你能做到吗?如果当时不是一艘船,而是多艘船,项羽能渡江吗?因为他本来是想东渡乌江的!项羽真的觉得自己陷入了绝境,自己怎么也摆脱不了。这个时候,如果他不做最后的自杀尝试,也没有更好的出路。
项羽把自己的爱骑送给了亭长,却因为舍不得杀它而不得不做。与其让它落入敌人手中,还不如送给这无知的亭子。项羽下令所有骑手下马步行,与矮兵交战。数百汉军被杜吉所杀。夜破一路杀,疲惫不堪。项羽这个时候还能干掉十万汉军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