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汉字的历史与材料
从系统的汉字来说,汉字的演变有三千多年的历史。这一演变大致可以分为七个阶段。
①甲骨文。我们今天能看到的最早的系统汉字材料是甲骨文。所谓“甲骨文”,就是商代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
甲骨文发现于1899年(清光绪二十五年),河南安阳县西北五里路小屯村。根据考古证据,小屯村附近是殷朝的都城。经过80年的持续发掘,已获得约16.7万块有文字的甲骨。在考古学家长期的研究中,积累了大量的研究成果。据不完全统计,已经发布的甲骨文约有2000篇。大部分我不认识的单词是人名、地名和人名。
奴隶时代的殷朝非常崇拜神,凡事总要问占卜师。比如要问打猎,祭祀祈求新年,打仗征服,暴风雨天气。从已发现的甲骨卜辞可以知道,甲骨卜辞主要是殷朝皇室在卜辞所用的龟甲、兽骨上刻下的记载,所以人们通常称之为“甲骨文”。郭沫若同志的《殷琦文选》和《甲骨文总汇》是研究甲骨文的专著。
甲骨文使用的文字非常有限,有些文字可以说在甲骨文的时代就有了。但因为甲骨文中没有使用,所以至今没有问世。比如“民”字在周初青铜器上多次出现,都是用锥子刺一只眼睛的意思,所以“民”在古代奴隶青铜器上代表“民”字:■(丁羽)■(丁可)■(秦公贵)。但甲骨文中并未发现“闽”字。
甲骨文有三个主要特点:
(1)图形不固定,笔画多,写法正反。
「停」:■、■、■(也就是脚的象形文字)
「监狱」:■、■、■(关牛羊的地方)
“车”:■、■、■(是战车的象形文字)
(2)编写程序不统一。从左到右,从右到左,所以阅读起来相当困难。
(3)由于字是用钢刀、石刀刻在龟甲、兽骨上的,笔画细而硬,常用方笔代替圆笔。
另外,据考古分析,商代除了甲骨文,一定还有竹简帛书。因为甲骨文中已经有“书”字,很像魏甲骨文编的竹简■(书),而且还有“书”字,很像双手捧“书”的样子,所以后人把重要著作称为“经典”甲骨文■(书)。那么为什么至今没有看到殷代的竹简呢?这是因为竹子和木头在地下埋藏了3000多年,很可能早就腐烂了。
②金文。青铜器铭文是指铸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古人称铜为“吉祥金”,故称青铜器上的文字为“金文”。青铜器中,以钟、丁最为著名,所以青铜器铭文又称为“钟鼎文”。此外,还有“金文”、“吉祥金文”、“彝器文体知识”等名称。
周朝的文化比殷朝繁荣得多,古籍和文物极其丰富。周人不像殷人那样相信鬼神,所以甲骨文让位于金文。
当然殷末也有金文,但毕竟少,所以金文主要指的是周代的金文。在周代,不仅有许多铭文,而且还有许多文字。比如《灵异》里有西周第二帝成王时的187字。《大丁羽》是西周第三代皇帝康王昭写的,有291字。西周第十二帝宣王的《毛》499字。现在的殷朝已经没有这样的辉煌了。
西周时代,青铜器主要是皇家器皿,不允许王公大臣有铸造这类器皿的权利。但在东周,诸侯一统朝政,青铜器可以随意铸造,但皇家器皿几乎绝迹。从人物的形态上,也有很大的发展。特别是到了战国时期,吴、越、楚等南方国家的文字中加入了许多类似鸟虫的装饰元素,被称为“鸟虫书”、“妙传”。比如“楚”和“王”这两个字,就是苗篆■(楚)和■(王)。
从内容上看,青铜器上的文字主要记录的是谁拥有它,有的记录的是来自国王的功勋、祭祀和赏赐。
在物理上,青铜器铭文是从甲骨文发展而来的。它在笔画和结构上比甲骨文简单,其特点主要有三:
(1)弯笔多,线条粗而自然,字形工整。
(2)一般金文铭文都是先刻在模具上,刻得不好还可以修改,所以字形看起来丰富简单,到了周末却趋于流畅美观。
(3)字体不是固定的,一个字往往有很多种写法。比如“射”字看起来像弓箭,第三种方式后面一只手写“射”有各种方式:■■■■第三种方式上面两只眼睛写“虫”有各种方式:■■■
此外,解放前长沙也曾出土过帛书,为楚国墓葬。让人气愤的是,这件国宝在1946年被中华民族的败类卖给了美国人,然后藏在了美国耶鲁大学的图书馆里。至于简书,印章,陶文,货币文本,武器雕刻等。,解放后在长沙、信阳等地多次发现,但大多是仓促写成,远不如钟鼎文工整。
(3)篆书。“篆书”这个名称一直以来都有争议。郭沫若同志说:“盖印者,亦尴尬;聋子也是官。”(我,音乐学院,古代政府机关成员的统称。也就是说,所谓的“篆书”,其实就是“手稿”,也就是“官书”。
秦始皇时代,官事多,官书繁。《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有这样的记载:“世间万物,无论大小,皆依天下,书以石量之。”而“石”(丹丹)是120斤,可见秦始皇个人一天要读120斤竹简写的公文。这些“官书”就是“篆书”。但当时还没有这个名称,直到汉代“隶书”出现,以前应用于公函的“文书”才被称为“篆书”。所以“篆书”是给“隶书”用的。篆书可分为“大篆”和“小篆”:
(1)大篆——许慎说:“王玄太史耍(鄞州)皇帝写了十五部大篆,与古文不同。”(《说文解字序》)班固也说:“周宣王太师写了十五个大篆。建武时死了六个。”这些说法比较可靠,因为王玄是周代中兴的主将。在位四十六年,达到了“修内政,疏外”的目的。所以当时有很好的整理和统一文字的条件。
最初的篆书是“石鼓文”。初唐时,在陈仓(今陕西宝鸡)发现十块鼓状石块,上面刻有文字,人们称之为“石鼓文”。它的内容是记录狩猎,而且是用韵文写的。在字形上与殷周古文有所不同,但与《小传》非常接近。例如,“是”、“舒”、“无”等字是写的,就像的小篆。
大篆特征:1。线性化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线条均匀平缓。2.结构比较工整,为方块字奠定了基础。3.同一物体上几乎没有异体字。4.笔画复杂,书写不够方便。
《说文解字》根据现存的九个大篆,收集了223个“篆”,这也是我们现在研究大篆的重要材料。
(2)小传——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文字差异很大,这与“诸侯主政,不与君统一”有关,形成了“言异字异”的局面。许慎说:“秦始皇统治之初,宰相李斯也附和,但他不同意秦文的意见。司写《仓颉》,中车府命赵高写《爱历》,太师命胡写《博雪》,都是以史为大印,或者说是颇有保存的。所谓小封也。”(《说文解字序》)这段话的意思是秦统一中国后,也统一了文字。小篆是由大篆演变而来的。这些观点都很有道理。但绝不能说《小传》是李斯一个人写的,他很可能主持了人物的统一。大印章变小印章主要有三种方法:
(1)变形:
(树皮)(柳树)
大篆:■■
小篆:■■
(2)伪转化:
(然后)(易)
大篆:■■
小篆:■■
(3)省份变更:
(汽车)(崇拜)
大篆:■■
小篆:■■
在上述三种变化中,主要的方式是存变,这符合汉字由繁到简的发展规律。
《说文解字》是典型的小篆,线条规整,文笔优美。比如泰山刻石、琅邪台刻石、伏伏刻石、凤山刻石等。,据说都是李四写的。
(4)隶书。秦初年,官书都是用小篆写的,但民间流行的是所谓的“曹篆”。这种草书篆书的特点是:笔画趋于平直,笔画趋于简单,书写方便。当时秦始皇是第一个鼓励人们写隶书的字——“草篆”。
可以肯定的是,隶书是由草篆演变而来的。但晋代魏亨在《四体书势》中说隶书是夏朝后裔程淼写的,李道元在《水经注》中也肯定了隶书是程淼创作的。其实这都是传说,不可思议。程淼很可能是秦始皇第一次和曹转呈文时授予的。
第二,汉字简化是汉字发展的必然趋势。
简化字是指结构复杂、笔画多的汉字。后来人们使用时,又加以改造简化,产生了笔画简单、结构简单的汉字,是简化的繁体字,而不是繁体字、笔画结构简单的汉字。繁体字就是那些笔画结构复杂,被简化字代替,一般场合不再使用的汉字。比如“据、恐、楼、洼、龟、灶、灭”是简体字,而对应的“据、恐、楼、洼、龟、灶、灭”是繁体字。这些繁体字在我们今天的日常书写工作中已经被简体字取代,不再使用,这就是现代汉字标准化的对象。
相对来说,简化字和繁体字是一套相互对待的概念。没有一面,就没有另一面。没有繁体字就没有简体字,没有简体字就没有繁体字。所以简化字不一定是结构简单的汉字。有些汉字从开始到现在都那么简单,没有对应的繁体字。不能叫简化字,比如“人、一、二、十、上、下、旦、手、寸、工、格”。笔画结构复杂的汉字不一定是繁体字。繁体字的内涵不是指笔画结构复杂的汉字,而是指那些笔画结构复杂的汉字,已经被简化字取代,停止使用,如“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因此,简化字不能简单理解为笔画结构简单的汉字,繁体字也不能简单理解为汉字
简化字与汉字齐头并进,是汉字发展的历史产物,是事物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我们今天使用的一些简化字出现在甲骨文时代。据统计,30%的简化字源于先秦两汉。截至1956《简化字方案》公布时,大部分简化字在新中国成立前就已存在。“汉字自诞生以来,从未停止过发展和演变,包括文字的生与死,使用范围的调整,字形及其结构的变化,笔画的简化和繁化等等。汉字使用的变化和辞旧迎新运动是为了适应不同时期的社会生活;字形的演变和笔画的简洁性与书写条件密切相关,是语言文字使用过程中力求经济、省力原则的体现。”可以说,只要有汉字,只要还在使用,汉字就会发展,就会简化,新的简化字就会不断产生。
古代汉字属于表意文字,注音和表意结构的倾向使得汉字的笔画和结构日益复杂,或者因为一个字由单义变成了多义,因此,为了在字形上区分和区别意义,往往在原汉字上加上部件。比如“云”这个字,本来是云的象形字,后来也用来表示文字(比如人呼应云)。为了区分词义,人们在原词的基础上加了偏旁部首“雨”,形成象形字“云”来表示云的意思,原词“云”来表示词义,如“古云”。再如“易”,指水在器皿上,表示溢出,知字。后表示有“更”的意思,如“精益求精,老当益壮”,所以本义用另一个“溢”来表示,所以汉字结构复杂。有些单词越来越复杂,结构越来越难。
俗话说,当汉字的结构达到顶峰时,其不便的弊端就充分暴露出来了,于是人们开始在使用汉字的过程中简化汉字,节省笔画,形成了大量的简化字。事实上,汉字的简化始终伴随着汉字的发展,由繁到简,这也是世界汉字发展的共同规律,是汉字发展的必然趋势。这种发展趋势不可阻挡,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汉字每一个阶段的发展变化都伴随着笔画结构的简化,从青铜器铭文到大篆,从大篆到小篆,从小篆到隶书,再从隶书到草书、楷书。我们今天使用的简化字,大部分都有非常悠久的历史,比如“云、矿、电、面、团”等等,都有上千年的历史。即使是像《说文解字》这样规范小篆的书,仍然收录了一些流行的简化字,比如“里”字,是65438+。今天出土的许多文物,如居延汉简、敦煌汉简、敦煌变文选等。,有很多简化字。自宋元以来,简化字在各种手稿中随处可见。虽然它们没有得到政府的承认,不能在雅堂登记,但它们在民间非常受欢迎,与官方文件形成鲜明对比。新中国人民政府收集整理了这些民间喜闻乐见的简化字,并公布了简化字方案,帮助一向朴实无华的简化字取代了相应的繁体字,顺应了汉字发展的大趋势。这种对待汉字发展和处理的科学求实的态度深得人心,因此受到广大民众的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