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浦江渡口及其演变
黄浦江是历史上最早人工开挖疏浚的河流之一。发源于青浦县淀山湖,在吴淞口汇入长江,全长114公里,宽约400米。黄浦江贯穿上海百里港区。虽然没有名山可看,但有其独特的魅力。
在明清时期,“黄浦陶丘”是上海的八大景点之一,农历八月十八,在陆家嘴可以看到“殷桃墙像山一样矗立”的景象。近年来,黄浦江中游有过江隧道,上游有松江县车墩至叶榭之间的黄埔大桥。
关于黄浦江的挖掘,有一个感人的传说:很久以前,上海曾经是一片荒凉的沼泽,一条浅浅的河流蜿蜒在它的中心。雨水多了,就会泛滥;雨水少,河底倒挂。人们深受其害,诅咒它为“破河”。战国时,楚命谢来到“断头河”岸边,不厌其烦地查明前因后果,并带领人民对其进行疏浚和治理,使其北上直入长江口,泻入东海。从此,大江两岸安居乐业,不畏旱涝。人们感激黄歇的仁慈,因此称这条大河为黄歇河,简称黄埔。后来,黄歇被封为淳沈骏,又名淳申江。
据《清同治·上海县治》记载,明朝永乐年间户部尚书夏元吉疏浚黄浦江,汇入吴淞江,经范家浜至吴淞口入海,成为今天的黄浦江。
黄浦江的历史春光明媚的黄浦江,逐渐从长江三角洲的涓涓细流演变为滔滔江水。它是长江的最后一条支流,是中国江海联运的枢纽和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
据说四五千年前,上海就与大海相连了。当时太湖的水通过娄江、松江、东江三条水道入海。
唐宋以后,由于长江三角洲的下沉和河口泥沙的大量堆积,曾经将太湖排入大海的三江也被潮水阻断,东江、娄江相继淤塞,吴淞江日益狭窄,阻断了太湖入海的道路。北宋李青二年(1042),苏州与王萍之间修建乌江长堤,堵塞了吴淞河源,水流不畅,使下游日益淤塞,水势转向东北。娄江经过不断的冲刷,在13末端形成了柳河。明初,六合取代吴淞江成为太湖的“入海大道”,郑和下西洋时,多经六合河口入海。中支支流吴淞河淤积更加严重。明天,顺顺二年(1458),将开辟一条新路,形成今天的苏州河,它的老路将是今天留存的“秋江”。由于东江南支受阻,其水最初改为向东流过淀坝湖区,再向东流至闵行,从闸岗经下沙至新昌以东。一部分从扎岗向北流向吴淞江,成为吴淞江的一条支流。后来随着老吴淞江的淤积和废弃,成了早期黄浦江的雏形。
明弘治《上海志》引用云剑同治,记载永乐元年(1403),财政部部长夏元吉采纳上海人叶宗兴的建议,请求疏浚黄浦江。次年经皇帝批准,动员十余万民工治理河道,疏浚范家滨,与黄浦江来水相连,从现在的外白渡桥进入吴淞口,至复兴岛以东的古南厝口,形成了今天黄浦江入海的河道。
黄埔一首最早出现在宋代,明中叶又称为“黄龙铺”,如明代曹泰的《明月照黄龙铺》诗,顾青的《曲水讴歌》“黄龙铺上画兰放射”等。清初吴福珍在《论五夷》中说:“黄浦江气势磅礴,却只是松江的巨河,蜿蜒曲折,若在陆中央。秦荣光记得黄埔,又名黄龙浦,因为潮是黄色的?这些记载清楚地表明了黄埔的起源和流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