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艺术表现的角度评价油画《开国大典》。

1953年董创作的油画《开国大典》一经出版,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反响,被艺术界誉为新中国当代艺术史上具有革命历史题材的标志性作品。此作品由中国革命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前身之一)于1952创作。为了完成创作任务,董查阅了大量的照片和影视资料,并广泛征求了艺术界的意见。他以饱满的创作热情,在短时间内完成了这部划时代的现实主义杰作。作品以精湛的艺术语言生动地展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时刻,也在油画艺术民族化的探索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一个

油画起源于欧洲,明朝万历年间由西方传教士传入中国。但由于占主导地位的封建正统文化的制约,除了在朝廷和东南沿海的少数城市,并没有广泛传播。20世纪初,随着社会的变迁,国内一些美术院校开设了油画专业,许多画家留学归来,使得油画逐渐在中国传播开来。在吸收和消化这种外来艺术语言的过程中,为了更好地表达中国的现实生活,出于一种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许多艺术家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逐渐开始探索和研究油画的民族化,试图不断掌握擅长写实的油画技法,同时将其融入民族血脉,使之不断丰富和发展,进而形成自己的民族风格。董是最早涉足这一领域的艺术家之一。

董(1914—1973)浙江绍兴人,是当时著名的和瓷器收藏家。董受家庭影响,从小就受到良好传统文化的熏陶。年轻时先后就读于苏州美术学院、上海美术学院、国立杭州艺术学院等院校。师从林风眠、颜、刘海粟、常书鸿等名家,接受严格训练,奠定了扎实的中西绘画功底。抗日战争爆发后,董随杭艺专转战黔滇,后赴西北从事研究和创作。其间,他充分领略了民族民间文化的艺术魅力,特别是在1942任敦煌艺术研究所研究员的三年间,通过大量临摹,从气势雄浑、色彩丰富的敦煌壁画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这期间的苗族姑娘的赶场(1942)、云南的托马夫的生活(1943)、戈壁的驼影(1946)、哈萨克族牧羊姑娘(1946)、中央美术。正是由于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长期积累、深入了解和丰富的创作实践,为他后来成功创作油画《开国大典》做了必要的准备。

作品有气势的第一要素是构图。为了充分展现开国大典的盛况,把领袖和人民有机地结合起来,董在创作构图上做了精心安排。因为在实际的建筑格局中,天安门广场和正阳门都是垂直于北京中轴线的,而根据作品的观看角度,如果严格使用焦点透视,人们只能看到主要人物的背面,画面的空间会受到很大的限制。所以作者借鉴国画中的多点透视,巧妙地解决了构图问题。图中的天安门广场和正阳门并不在一条纵轴上平行,而是略微向东南倾斜。但正是这种角度的变化,扩大了画面的空间,既方便了天安门门上景物和人物的表现,又增强了天安门门与广场的距离感和整个画面的纵深感,还解决了画面构图中人物的平衡问题。

为了更好地表现领袖人物,董还大胆处理了画中人物与建筑的关系,即让出了城楼上的一根柱子,让整个画面有豁然开朗的感觉。作品中,毛主席魁梧的身躯位于中央,其他物件和各界代表在画面左侧,与袁晶广场欢呼的人群相呼应。整个画面既突出又完整;不受西洋画透视法的束缚,又符合视觉稳定感和真实感。既完整地展现了开国大典的盛况,又充分反映了作者艺术创作的大局。后来著名建筑师梁思成看到作品说:“拆一根柱子是建筑上的一大失误,但在绘画艺术上却是一大成功。”

艺术源于生活,但不是简单的模仿和复制生活,而是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经过提炼和加工,达到更高的境界——艺术的真实。艺术不同于科学。虽然艺术和科学都注重对客观形象的研究,但科学侧重于客观形象的一般规律,而艺术则试图反映客观形象的特殊规律。其特殊性在于,艺术家不仅要用眼睛观察,更要用心去感受,即所谓“师外教,师中国”,将师法自然与主观感受有机地结合起来,是国画的显著特点。

开国大典是全中国人民的节日,董在作品的造型和色彩处理上充分把握了民族的欣赏习惯和审美情趣。

国画往往有一种装饰的风格,不要求对物象的自然主义的描绘,而要求在造型上的提炼和选择,而且必须生动传神。在人物的处理上,《开国大典》着眼于形象的本质特征,加强了对形象中重要环节的描写,简化了一些与人物精神、性格无关的外貌细节,避免了形象描写的繁琐感。图中,毛泽东庄严地宣读了中央人民政府的文告。他高大魁梧的身躯,坚定有力的双手和眉宇间透露着政治家的气魄和诗人的气质,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其他主要人物,如朱德的豪爽性格、刘少奇的深邃眼光、周恩来的睿智风度、宋庆龄的端庄仪容、郭沫若的儒雅风度等,也都得到了深刻的刻画。正因为作者以描绘精神的形式将中国画融入油画技法,因此,既充分展示了领袖的伟大风范,又突出了不同人物的个性特征。

善于描绘自然界细致的光色变化是油画色彩的特点,但如何运用要看内容表达的需要。中国人喜欢明亮、温暖的颜色,这与开国大典的主题是一致的。因此,董对油画色彩的处理,并不局限于西方绘画中颜料的复杂变化,而是大胆借鉴了中国绘画中具有装饰风格的色彩:即在写实的基础上,对复杂的色彩进行分类总结,弱化随光线和环境变化的条件色,突出对象的本色(固有色)。画面以红、蓝、金为基调,通过挺拔的红柱子、端庄的红灯笼、奢华的紫地毯、金流苏、菊花、蓝天、白云等各种鲜明的色彩对比,寻求整幅画色调的和谐统一。

《开国大典》的色彩不仅注重大色块的对比,也注重细节的描写。比如,画家在画地毯时,先用卫生纸将颜料中的油吸掉,然后巧妙的在颜料中加入锯末和沙粒,获得毛茸茸的质感,与旁边直立发亮的柱子形成对比;在粉刷汉白玉栏杆时,加入了浅棕色、金卡其色等颜色,增加了保暖效果,使其与周围的颜色融为一体,并带有沉重感和沧桑感,象征着古老的中华文明,衬托出她获得的新生。

为了达到画面的整体和谐,加强装饰风格的效果,作者还简化了光源和明暗的处理,如弱化画面中大块的投影和明显的阴影,适当控制物体体量的结构,以不变的类型代替变化的光线为重点,通过抓住各种物体的主要特征来表现它们的本质特征。尤其是在人物刻画上,虽然简洁,却非常清晰;它不仅简单,而且有生动的艺术效果;在画面的色彩关系上,达到了远看惊心动魄,近看无穷神秘的艺术境界。

《开国大典》的突出成就有:作者将民族审美观念融入西方油画技法,完美地展现了一幅幅具有鲜明民族风格的宏大而非凡的历史场景:瑰丽的色彩营造出吉祥庄严的节日气氛;纯净明亮的色彩,充满浓郁的民族风情;简洁生动的文字,展现了中国人崭新的精神面貌;壮丽的画面体现了民族自豪感和大国风范。

《开国大典》的成功不仅仅是作者自己的努力。当一个民族经过长期艰苦的斗争最终获得独立和自由时,它必然会产生一种精神和文化需求,以表达她对解放和美好未来的英雄情怀。开国大典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所以可以说是时代的产物,必然会引起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共鸣。正如毛泽东在中南海1953看到这幅画后的评价:“中国是个大国,我们的画都是国际上拍的,别人比不上我们,因为我们有独特的民族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