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商和晋商为什么衰落了?

晋商崛起于明清,当时是“海禁”时期,徽商也在同一时期崛起。这时候,中国内地商人开始纷纷崛起。这里很重要的一点是:官方对交通的控制力减弱等等。做生意最怕的就是成本高。在成本高的情况下,只能通过政治控制的手段来降低成本。因此,从古至今,中国商人都非常重视与政府的联系。他们是利益的共生体。不像现在,那时候政府还是个办公室,可以卖官鬻爵,但政府不盈利。中国经历了革命时代之后,开始了统一建设的时代。很难摆脱封建陈规,这还是一个遗憾。其实人情比制度更重要,这对商业的伤害很大。通过权力的交换,成本和利益之间存在相当大的差距。这种差距超过了商业生存和发展的极限,所以商业停滞不前,只有垄断性的商业集团在发展。这些群体能一尘不染吗?不可能,但绝对不是商人的错。晋商和徽商靠的,一是与政府建立的良好合作关系,二是运输成本低,三是制度优势和资金背景。那时候至少还没有那么多叫林将军的收费站。晋商、徽商在历史上对批量生产等生鲜食品有过严重抵制。最根本的不是目光短浅,而是这对企业来说是一场灾难。比如胡雪岩垄断东南电报局,只能对胡雪岩有利。是的,胡雪岩可以一下子翻几倍身价,同时打败所有对手和敌人。但这是生意吗?不,这是政治阴谋,不是商业规则。胡雪岩对盛宣怀的失败在这里,无奈的地方也在这里。从那以后,真正的商材就无法施展手脚了。在晋商、徽商崛起的时代,中国的商业规则基本是平等合理的。山西车队去内蒙,河北,东北等地,基本上不用为一大笔路费委屈了。清末晋商集体拒绝加入“大清银行”,实际上是对中国商业平等规则潜在破坏的反映。事实证明,这种伤害在接下来的百年里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真正的商人是不屑做阴谋家的。他们的放弃是商人的警觉和警惕的反应。实践证明,中国内地的商业秩序始终没有恢复。如果当初选择了“大庆银行”,他们要么是帮手,要么是奴隶,但商业秩序无法挽救。直到改革时代,这种不平等的秩序只服务于垄断集团,除了沿海,因为海是最平等的,你不用交运输费。所以中国只有沿海经济一枝独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