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高速公路发展的历史和特点是什么?

自古以来饱受“云山阻难行,天涯叹息”困扰的贵州省,自九五以来着力建设以公路为重点的交通基础设施,公路、铁路、航空、内河航运相结合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正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推进。随着贵州539公里高等级公路的建成,贵州各族人民终于实现了“过江入海”的梦想。

突破瓶颈,到达大海

贵州山高坡陡,沟壑纵横,山地丘陵占国土面积的92.5%。素有“地不三里平”之称,交通拥堵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瓶颈。

贵州省委、省政府深感没有交通就没有流通,没有流通就没有市场。是我们实现经济腾飞,尽快建设综合交通体系的时候了。

“直奔主题”的省情决定了贵州必须把公路建设作为交通建设的重中之重,确定“两横两纵四联线”为主骨架,从高速公路和高等级公路、通县柏油路、经济路、农村路四个层面加快建设以省会贵阳为中心,连接邻省、沟通城乡的公路网。

几年来,一个“十字形”的走廊建设场景同时在数百公里的战线上铺开。满山都是枪,一个接一个。机器的声音日夜隆隆作响。

现在,260公里长的贵阳至新寨高等级公路已经建成,运行时间从8个多小时缩短到3个小时。建成贵阳至毕节179公里高等级公路,连接贵州大方至四川纳溪的高等级公路,贯通北江南出海大通道,南来北往车流滚滚。跨娄山关的遵(宜)崇(西河)高速公路正在加紧建设,它的建成将再次提高海上通道的速度;已建成东西向的麻江至凯里、贵阳至镇宁高等级公路。

截至2001年底,贵州已建成高等级公路2021公里,比1998增加1031公里,创造了高等级公路里程三年翻一番的业绩。同时实施了近万公里的路网改造工程,如此大的建设强度在贵州公路发展史上从未有过。目前,全省公路里程近3.5万公里,等级以上公路由1998年的14317公里增加到去年的24616公里。到今年年底,全省乡镇通公路,70%以上的村通公路。

贵州的铁路、机场、水运建设进展迅速。南昆铁路、刘著复线、内昆铁路贵州段、水白铁路等重点工程相继铺设通车,渝怀铁路贵州段建设顺利。刘著复线和内昆铁路开通后,贵州铁路运输能力从4000万吨增加到110万吨。铜仁机场去年通航,黎平、荔波、兴义等机场建设加快。整治内河航道700多公里。

流量蒸蒸日上,各行各业都蒸蒸日上。与1998相比,全省生产总值由84190亿元增长到10849亿元,增速连续四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由304.9亿元增加到533.7亿元,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分别由6543.8+02.8亿元和65.3亿元增加到6543.8+07.7亿元和99.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分别由1334.5元和4565元提高到1411.7元和5451.9元。5438年6月至今年9月,全省生产总值同比增长9.5%,经济保持持续发展的良好势头。

量力而行,适当推进。

贵州交通建设从政治、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出发,本着量力而行、超前发展的原则,制定了科学、切合实际的发展规划,以保证交通网络的合理性,充分发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贵州高原地质结构复杂,道路建设难度大,财力有限。如何提高投资效益是一个必须解决的大问题。交通部门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合理应用工程技术标准,成功解决了公路建设需求与可能、投资与效益之间的矛盾。

贵州经济相对落后,部分道路车流量小,片面追求高品位容易造成投资浪费。我们应该从实际需要出发选择合适的道路等级。贵州将全省公路建设分为国省干线、县乡公路、新建沥青路、超龄沥青路六大类。区分不同类型,确定不同技术等级,既有效节约资金,又能充分发挥投资效益。

“十五”期间,贵州注重突出重点,重点开通重庆至湛江南北高速公路和上海至瑞丽东西高速公路,贵阳与各市、州、市之间全部建成高速公路或高等级公路,重点改造国道、省道连接线,县与邻县经济干线,重点工矿区和旅游景区,实现柏油路通县目标。

创新机制加快发展

“九五”期间,贵州共完成公路建设投资二百三十四亿元,“十五”期间,公路建设投资至少三百亿元。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解放思想,创新机制,建立和完善多元化的投资体制,多方筹集资金,加快发展。

贵州各级党委政府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改变财政资金投入方式,以贷款贴息方式吸引更多资金投入交通建设;积极探索通过转让经营权的方式筹集资金;以“贷款修路,收费还贷”的方式,充分利用贷款投资公路建设。1998期间,贵州抓住扩大内需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机遇,当年完成公路水路建设投资42亿元,相当于新中国成立以来投资的总和。

贵州坚持走交通扶贫之路,累计投资28亿元建设县、乡、村公路1.830、22630公里,加快了城乡物流、人流、信息流、资金流。各族人民携手跨过温饱线后,步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