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关于中西文化差异的论文
诗人把爱人比作夏天,可爱而温暖。“夏天”给中国和英国带来如此不同的联想。原因在于其地理位置不同。中国位于亚洲大陆,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夏天最明显的特点就是烈日炎炎,酷暑难耐。而英国则位于北温带,海洋性气候,夏季阳光明媚,温和宜人。当然,这样的例子很多。比如中文里的“东风”让人想起温暖、温暖,西风则让人有一种刺骨的味道。在西方,情况正好相反。原因是一样的,因为两地地理位置不同,带来的感受也不同。
第二,生产劳动
英语中有很多与水产品和船只相关的词,比如空中的鱼,一条奇鱼,错过了船。汉语中这样的词要少得多。原因是英国周围的水域、水产养殖和航海在其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所以有很多这样的词。在中国,只有沿海地区有渔民撒网,所以这样的词相对较少。
汉语中有很多动词表示“用体力搬运东西”,如“搬运、搬运、搬运、搬运、搬运、搬运、搬运、搬运、搬运”等。每一个字都有一些负面的东西在里面(比如,运土,运水,运箱子),真的是一丝不苟。在英语中,只有一个carry来指代这个动作。汉语之所以详细区分这个动词,大概是因为中国长期处于农业社会,体力劳动多。
在汉语中,我们会遇到“像牛一样工作”、“像牛一样强壮”等词语。在英语中,我们会说“像马一样工作,像马一样强壮,鞭打一匹烈马”来表达同样的意思。为什么中文用“牛”,英文用马?答案是,在中国,牛一直被用于农耕,而在早期的英格兰,马被用于农耕。牛马在生产过程中被划分为两国的好帮手,深得人们的喜爱,文字也有上述用法。
第三,风俗习惯
1,称谓和称谓:在学习英语的时候,我们发现英语中的称谓远远少于汉语。比如英语中的表弟这个词,对应的是汉语中的表哥、表妹、堂弟、堂妹。我们可以看到,中文区分表兄弟姐妹关系非常严格,既要分性别,又要分大小,不像英文,根本不是一个通用词。这种语言现象归因于中国两三千年的封建统治。这个封建社会非常重视血缘关系,特别强调等级的差别,提倡长幼有序。亲戚关系近,老少,性别等等都不一样,权利义务也不一样,所以称谓是严格仔细区分的。英语中的称谓很少,除了爸爸、妈妈、爷爷、阿姨、叔叔伯伯这些经常用到的,几乎都不用。在英国和美国,人们对彼此的称呼在中国是不合理的,不礼貌的,没有教养的。例如,孩子们不会直呼他们的祖父母爷爷和奶奶,但这种做法是适当的,亲切的,符合常见的葬礼。年轻人称之为老人,只在姓氏前加先生、夫人或小姐。这些做法反映了西方人追求人人平等的理念。在他们眼里,称谓本身就意味着不平等。
2.礼貌和谦虚:和称谓一样,英语中的礼貌和谦虚远不如汉语。在英语中,不管对方年龄多大,职位多高,你就是你,我就是我,所以不需要像汉语那样使用“你、主任、工程师”等很多敬语。中国封建社会的宗法制度是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它要求人们在与长辈或上级,甚至是同辈人说话时使用敬语,否则会认为用词不当、无礼,甚至傲慢;在谈论自己的时候,你应该使用谦虚的词语。如果你不使用它们,你也会被认为是不礼貌的。另一个原因是中国人,受几千年传统观念的影响,不愿意突出自己,总认为“谦虚”是一种美德。英语中这样的词少有两个原因:
第一,西方人爱追求平等;第二,他们长期以来尊重个人价值,乐于表现自我,强调个人自信心的培养。受上述观念支配,中国人和西方人对赞美和祝贺的反应明显不同。中国人听了这样的话会说一种谦虚的话,而西方人会毫不犹豫地说“谢谢”。我曾经在报纸上看过这样一个笑话。在一次舞会上,一个美国人称赞一位中国女士说:“你今天看起来很漂亮。”这位中国女士连忙谦虚地说:“哪里(哪里),哪里(哪里)。”美国人感到非常奇怪,然后她不得不说,“到处都是。”
按照西方人的习惯,在赞美别人的时候,总是希望别人用感谢或者欣然接受来回答,否则会误会对方怀疑自己的判断。而东方则是谦虚谨慎,即使很高兴,也不会接受或接受对方的夸奖。
另一个例子是在学术期刊上发表的文件或论文的标题。中文文章的标题除了说明文章内容外,往往还有表示谦虚的词语。比如“关于……”、“关于……”、“关于……”等等,而英语文章的标题往往直截了当,没有任何修饰,比如科学、语言学。
3.个人隐私:对于大多数西方人来说,你多大了?你挣多少钱?你结婚了吗?话题如年龄、收入、婚姻状况、宗教信仰、家庭情况等。属于个人隐私范畴,禁止他人过问。西方人最常问候的话题是天气状况或天气预报。比如“挺好的不是吗?”、“雨下得很大,不是吗?”、“你的衣服真好看!”等一下。他们从不在第一次见面或者不是很了解的人面前问别人隐私的问题,以示对对方的尊重。中文的问候有时表现出对对方的关心。
比如“你今天气色不太好。你有病吗?”“好久不见,你又胖了。”“你又瘦了。注意身体。”如果西方人听到你说“你好胖”或者“你好瘦”。即使我们很熟悉,也会因为不礼貌而感到尴尬,难以回答。中国人见面三分钟,半个小时之内,就能清楚了解对方的家庭和个人情况。这是双方不同的文化背景在起作用。西方人特别注重个人隐私。他们认为个人的事情不需要让别人知道,更不要让别人干涉。然而,中国人已经在农村生活了几千年。他们彼此接近,彼此接触很多,所以很难不被了解或干涉他们的个人生活或私人事务。另外,中国人团结友好,互相关心帮助,认为个人的事情就是家庭的事,甚至集体的事。所以他们愿意知道别人的酸甜苦辣,别人也愿意坦诚的告诉他们。当然,现在在一些发达或沿海城市,人们也开始接受西方人的观点,说话也不随便涉及对方的隐私。
4.宗教信仰
中英文都有大量的宗教词汇,蔚为壮观。比如“神”“阴阳”“菩萨”。语言是思想的直接反映,两个不同的宗教词汇是两个民族不同宗教观念的真实写照。隋唐以前,中国以儒道两家为主导,汉语中的宗教词汇多与此相关,如“太极”、“道”等。他们的敬命、孝顺、逆来顺受等精神,在日常语言中也能看到。隋唐时期大量传入佛教,随之而来的是大量的佛言,其转世思想被儒道两家所接受和消化。这样,儒释道在中国就占据了绝对的主导地位。在英国,基督教是主要宗教。这种宗教于597年传入英国。时间久了,大量与此相关的词汇被融合到英语中。不仅有古英语时期从拉丁语渗透到英语中的词,如angel和monk,还有中世纪从法语中借用的词,如religion和dean,还有大量现代英语时期从其他外来词中借用的词。因此,英语中与宗教有关的词汇远远多于其他语言。
动词 (verb的缩写)历史典故
典故是每个国家日常会话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常常不自觉地使用来自自己民族文化遗产的典故。例如,中国人会说,“这真是一个事后想法”和“这原来是一个空洞的计划!”西方人会说对我来说全是希腊语。(我对此一无所知。他是一个夏洛克(他是一个守财奴)。说到用典,大多数不太了解对方文化的外国人都相当不解。很明显,这是因为不同民族的文化底蕴不同。中国人的典故多来源于《红楼梦》等古代四大古典小说、民间传说和神话,以及中国传统的体育娱乐项目,如棋类、戏剧等。前两个例子来自中国象棋和三国演义。西方人的典故多来自莎士比亚戏剧和后来英美文学中的许多其他人物或名字,希腊罗马神话,圣经中的人物和事件,以及传统体育项目,如美国的棒球和橄榄球。最后两个英语例子来自莎士比亚的戏剧。
第六,思维方式
英语注重运用各种具体的连接手段来达到语法形式的完整。这些句子条理清晰,井然有序,句法功能一目了然。比如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一看到if,两句话的逻辑关系就一目了然了。而汉语中很少使用连接词,句子看起来松散混乱,概念、判断、推理不严密,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从外表上不容易看出来。比如“打就打,打不赢就走。你怕什么?”几个句子之间没有联系,好像大量的动词乱堆在一起。句子之间的关系根本看不出来,是句子的意义把它们联系起来。这就是人们所说的英语的形合,汉语的意合。这些差异反映了英汉思维方式的不同。英国民族重视理性和逻辑思维。汉族重视理解和辩证思维。
七、个人主义价值观
在西方文化中,与“自我”相关的概念可以说是根深蒂固,无处不在。英语中有很多以自我为中心的词汇,比如“自我吸收”、“自我欣赏”、“自我修养”、“自我形象”等等。所以西方社会盛行个人主义,强调个人自由,不受外界约束。中国文化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先国家,后集体,后个人,先利人民,后利自己”的话随处可见。通过简单的文字,我们可以了解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化。
通过语言对比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人们会对两种文化有更深的了解,反过来也会帮助我们掌握这两种语言。学习英语时,要了解其文化背景和社会风俗习惯,并随时与母语进行对比,从而有意识地认识到语言不规范的根源和避免的方法,进而增强使用规范语言的意识。希望对楼主有用。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