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音频故事

袁崇焕,广东东莞人,为人豪爽果敢,喜欢与人谈论军事。遇到老兵,常问边疆军事情况,对边疆事务感兴趣[4]。他还喜欢远行,去北京考试的时候经常顺便去旅游,环游世界好几次[7]。途中经常和朋友彻夜畅谈,内容也涉及军事[8]。

万历四十七年(1619),袁崇焕语文前三甲第四十名进士,任福建邵武知府。天启二年(1622),他进京述职时,因为御史大夫侯洵的推荐,被提拔为兵部尚书[10][11]。当时后游牧民如火如荼,王化贞的军队在广宁全军覆没,朝廷惊慌失措;朝臣议论能否守住山海关。袁崇焕此时正独自出关视察情况,兵部和家人都不知所踪。不久,他回到北京,写了一份报告来关闭局面,并说:“只要你给我兵、马、粮、草,我就可以独自守住山海关。”[12]他的勇气受到朝臣的称赞[13],于是被提拔为士兵,负责镇守山海关[14][15],被朝廷批准招兵[16] [65438]

袁崇焕到山海关后,成为辽东宰金王的部下。当时的关外已被蒙古哈尔申各部控制,袁崇焕最初只派驻在关外。不久,他因有能力而被王再进所倚重,奉其命移至中前,后又奉命前往前屯卫安置辽东流民。袁崇焕连夜出发,四点进了前屯城,将士无不赞叹[19]。事成之后,王打金代袁崇焕准备兵的名号[20],负责宁远、前屯卫的防守,形成保护山海关外围的工事。宁远在一线,前屯卫在后。但是,在防卫安排上,两人产生了分歧。王主张在离山海关八十里的八里建城,袁则认为外围位置太窄,非良策。争论失败后,袁跃基调用了叶[21]的记录。在左光斗的提议下,大学士孙承宗与内阁大臣一起掌管兵部,巡视辽东。

当时后金攻广宁后,锦州、益州一带的人被迫东迁。其中益州占据十三座大山,多次击退后金军队的进攻。过了很久,金攻不下,建了一个很长的围城。十三山首领杨三、毕麻子派人突围,向明军求援。袁崇焕恳求道:“派五千人马防守宁远以加强十三山的气势,另派兵力参与救援。宁远离十三陵200里。如果进入,可以占领锦州。退的话可以坚守宁远。为什么要背弃十万人?”孙承宗问巡抚王向干。王湘赣认为关军心涣散,于是要求派三千人入关。孙承宗认为可行[22],于是告诉王在金。王在进不同意救援,致使十三山民兵只有6000人逃跑[23]。

孙承宗决定出城与徐图收复辽东,于是召集众官员商议。颜铭泰主张在觉华岛上建城,袁崇焕主张宁远,王在进、张、邢主张造山海。最后,孙承宗采纳了袁崇焕的意见[24]。不久,孙承宗回京后,上书明熙宗,要求解除王在辽东、晋的职务,任命为,镇守山海关,多倚重袁崇焕。袁对内安抚军民,对外整顿边防,成绩显著[25];而且执法严格,军纪有很大提高[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