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用于攻防的“战车”从古代战场的霸主地位上退了下来?

西周春秋时期战车兴盛,后来只作为战时辅助之用。中国使用战车主要是从商朝到汉初,然后在军队中的地位被骑兵取代,成为辅助兵种。战车退出古战场,失去霸主地位,最重要的原因有两个。第一,它有自己的缺点;第二是替代品的出现。

战车是一种简单的马车,由马匹拉着,四周用木板围着。有些士兵拿着长矛,有些拿着枪站在战车上。战车杀伤力强,速度快,扩大了作战半径,从而由近距离作战转变为远距离作战。快速而强大的战车可以冲入敌阵,迫使敌人溃散。战车是对付步兵的利器。步兵无法靠近马车,战车上的士兵占据很高的优势。战车一时间风头正劲,成为战场霸主。

但随着骑兵的出现,这种情况逐渐被扭转。骑兵成了战车的克星。骑兵比战车更聪明,更容易转弯。战斗时,骑兵可以围着战车转圈,趁机杀死战车上的士兵。战车能做的,骑兵也能做,而且效果更好,成本更低。骑兵逐渐取代了战车。

战车本身的缺陷也慢慢显露出来。战车受地形影响较大,只适合平原作战。当敌人退入崎岖狭窄的地形时,战车无能为力,无法彻底歼灭敌人,给了敌人可乘之机。西周和春秋时期的军队非常注重队形和队型,以充分发挥战车的最大威力。随着战术的发展越来越先进,两军对抗的传统模式也被抛弃。因此,战车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