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后哪些国家主导了北约?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分为资本主义国家和东方集团国家。以美英为首的国家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主要是为了对抗苏联的扩张。苏联控制的欧洲社会主义国家组织了华沙条约组织来对抗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冷战结束后,华约瓦解。原来的华约成员国不再由苏联或俄罗斯主导。北约东扩的是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吸收了原华约成员国,成为其成员国。北约东扩后,北约军队进驻俄罗斯边境,甚至部署防御导弹,引起俄罗斯的不满和担忧。1997年7月8日,北约东扩计划实施。

冷战后不久,中东欧国家和前苏联加入美国,敲开北约的大门,申请正式加入。

1990年7月,11北约峰会在伦敦宣布冷战结束。

19911 2月,北约在罗马峰会上决定与部分中东欧国家建立北大西洋合作理事会。

1991 10年2月,北约发起成立北大西洋合作理事会,由北约国家、原华约国家、独联体和波罗的海国家组成。

从1992开始,波兰等东欧国家提出了加入北约的要求。同年,北约批准了一项原则,允许其军队离开成员国领土,参加其他地方的维和行动。当年年底,北约决定武力干预南斯拉夫危机。

1993年3月,北约首次接纳捷克、匈牙利和波兰为成员国。

1994 65438+10月,北约布鲁塞尔峰会通过了与中东欧国家和俄罗斯建立“和平伙伴关系”的计划,并于65438+2月开始向波黑派遣维和部队。

1996年9月,北约发表了关于东扩计划的研究报告。

1997年5月,取代北大西洋合作理事会、旨在加强欧洲和欧亚大陆北约与非北约成员国安全关系的欧洲-大西洋合作理事会正式成立。

1997年7月,马德里首脑会议决定接纳波兰、捷克和匈牙利为北约成员国。

1999年,波兰、匈牙利和捷克共和国被接纳为北约新成员。4月23日至25日,北约19成员国和“和平伙伴关系”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在华盛顿举行峰会,庆祝北约成立50周年。俄罗斯和白俄罗斯拒绝参加会议,因为他们抗议北约轰炸南斯拉夫。会议讨论了科索沃局势,通过并发表了《科索沃声明》、《华盛顿宣言》、《北约战略构想》等文件。

2002年6月5438+065438+10月21日,北约布拉格峰会达成第二波东扩决定,决定接纳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7国加入北约。这是北约自1949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扩张。2004年3月,上述7国正式提交了本国加入北约的法律文本,从而成为北约新成员,使北约成员国从20世纪初的19个扩大到26个。

2004年3月,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正式提交了各自国家加入北约的法律文本,从而成为北约新成员,使北约成员国从20世纪初的19个扩大到26个。

2008年4月,布加勒斯特首脑会议同意克罗地亚和阿尔巴尼亚加入北约,拥有28个成员国。北约东扩是冷战后国际政治军事领域的重要事件,势必对北约自身及其成员国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也将对全球安全格局特别是欧洲安全格局产生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