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进入中国靠什么?

玉米传入中国的历史

玉米,也称为凡麦、豫麦、米宝、珍珠米和棒子,是当今重要的粮食和饲料作物。玉米起源于南美洲。1492年,当哥伦布踏上美洲的一个岛屿时,他“发现了一种叫做梅斯的奇怪谷物。又甜又好吃,烤了可以做粉。”哥伦布的这本日记曾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关于玉米的文字记录。学术界曾经认为,玉米是在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才在世界范围内传播的。

事实上,在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前,中国就引进了玉米。在我国明代的药物学著作中,有关于玉米的记载:“玉麦须,味甘,性微温,入阳明胃经,清肠泻气,治妇人乳结,小儿吹,或眠压,乳不通。”本书作者,明代云南杨木(今嵩明附近)人,生于洪武三十年(1397),卒于成化十二年(1476)。即使不计算中国医生认知和使用的过程,这个记录也早于哥伦布的日记。因此,在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前,中国玉米就被引进了。

据学者考证,玉米是由海路和陆路传入中国的。陆路分为两部分:从印度、缅甸到云南的西南路线,从波斯、中亚到甘肃的西北路线。经海路,经东南沿海省份传入内地。

在传入之初,玉米还没有被列入粮食,被视为稀世之物。明代万嘉时期的田义衡(1522~1620)在《刘清日札》一书中说:“玉麦自西来,旧名番麦,因曾入皇军,故名玉麦。”直到乾隆时期,也是皇家的东西。当时的《盛京通志》记载玉米是“内务府进贡之粉”。在明代的文学作品《金瓶梅左慈》中,记载着“烧鹅肉”和“玉米粉玫瑰果蒸糕”是富人西门庆招待的美味佳肴。18世纪中叶,广西《镇安志》记载,玉米在传入之初就被列为“食子果属”。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初,玉米开始在中国大规模推广。这一时期,由于封建社会固有矛盾日益尖锐,大量农民失去土地,流亡山区。进口玉米特别适合山地种植。根据众多地方志的统计,清史名家在乾隆至道光年间(1736~1850)先后记载了直隶、盛京、山西、陕西、甘肃、新疆、四川、云南、贵州、广西、广东、湖南、湖北、河南、安徽、江西、福建。

玉米的引进解决了当时的一些社会问题,满足了日益增长的人口对粮食的需求,扩大了土地的种植面积,促进了农村畜牧业的发展。但受当时技术条件的限制,玉米的引种栽培在解决一定社会问题的同时,也破坏了我国的生态环境。玉米吸收更多的水分,并具有深厚的结构。在人类种植的主要谷类作物中,种植玉米造成的水土流失最为严重。《徽州府志》记载:“自安徽人种芦苇以来,沙石涌入溪中填河,为水利之源。”《祁门县志》也记载,因县内种植玉米,“大流之旱,可蓄,不可排,故多增”,“一城无比此者也”。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这种现象是必然的。

今天,经过全体农业工作者的努力,玉米种植技术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玉米种植面积和产量大幅度增加,玉米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