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糖黑芝麻月饼的饮食文化
汉族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的饮食习俗。宋代大诗人苏东坡曾以一句诗赞美月饼,“小饼如嚼月,内有酥,内有馅”,由此可见宋代的月饼已有酥油和糖馅。在元代,据说人们利用赠送月饼的机会在月饼中携带一张纸条,约定在8月15日晚上,同时采取行动,杀死并赶走蒙古“鞑靼人”。在明朝,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变得更加普遍。明沈浜《万部杂注》载:“寻常百姓家的家具是一种月饼子,大小不一,名曰月饼。”《议事录》说:“八月,宫中赏海棠玉簪花。从农历正月初一开始,就有卖月饼的,到了十五,家家户户都提供月饼,瓜果。如果还有月饼剩下,要收在干燥阴凉的地方,年底分开用,叫团圆饼。”元明以后,中秋节吃月饼送人的习俗日益盛行,月饼有了“团圆”的象征意义。从清朝到现代,月饼在质量和品种上都有了新的进步。不同的原料、制作方法和形状使月饼更加丰富多彩,形成了京味、苏味、广式等各具特色的品种。月饼不仅是独特的节日食品,也是四季都有的精致糕点,深受人们的喜爱。
月饼一词最早见于南宋吴的《梁璐梦》。那时候的月饼是菱形的,菊花饼和梅子饼并存,而且“随时可用,可以随意调用,不会错过顾客”。可见这个时候的月饼不仅仅是中秋节才吃。至于月饼一词的由来,无从考证。但北宋著名学者苏东坡留下了“小饼如嚼月,酥中有饱”的诗句,这可能是月饼名称的由来,也是其做法的依据。
据说中秋节吃月饼始于元代。当时,中原广大人民群众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奋起反抗元朝。朱元璋联合各种抵抗力量,准备起义。但是朝廷的官兵搜查的非常严密,消息传递起来非常困难。军师刘伯温想出一个计策,命令部下把写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在饼中,然后派人分别送给各地的起义部队,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响应起义。起义那天,所有的反抗者一起响应,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不久,徐达攻占元朝,起义成功。消息传来,朱元璋高兴极了,赶紧传话,说在即将到来的中秋节,全体将士都要与民同乐,并且要把当年开战时秘密送来的“月饼”作为时令糕点送给大臣们。从那以后,“月饼”的制作越来越精细,品种越来越多,比如圆盘,成了最好的礼物。中秋节过后,吃月饼的习俗在民间流传开来。一些地方还形成了许多特殊的中秋节习俗。
从明朝开始就有很多关于月饼的记载。此时的月饼是圆形的,只在中秋节吃,是明代流行的中秋节的主要供品。《帝都风光略》云:“八月十五,祭月,果饼圆。”“家月光设在月亮上,对着月亮祭拜,然后烧月光纸,撤回供给,分散的家庭就结束了。月饼结出果实,亲戚反哺,饼径两尺。
月饼象征着团圆,应该始于明朝。如果我们看看明代有关月饼和中秋民俗的资料,应该可以看到月饼团圆的历史轨迹:中秋节过后,全家人会围坐在一起,分享月饼和水果(月亮的祭品)。因为月饼也是圆的,是一家人共享的,所以逐渐形成了月饼代表家人团聚的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