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河鼓的发展历程

西河鼓由木鼓发展而来,河间是西河鼓的主要发源地,起源于清代道光、咸丰年间,流行于河北、山东、河南、天津、北京及东北、西北部分地区。

据专家考证,西河鼓原名“梅花调”(冀中农村老人仍称“梅花调”),流入天津后才改名为西河鼓。因为天津人习惯把大清河和子牙河称为西河,而原来的梅花鼓是这两个流域最发达的,所以为了区别开来,把来自冀中的梅花调称为“西河调”。西河鼓脱胎于清代中叶的《黑仔书》和《单鼓板》。“黑仔书”源于清代乾隆年间(1736 ~ 1795)流行于冀中农村的“鼓诗”。艺人拥抱丝弦或三弦,自弹自唱,白里透白。“单鼓板”,又称木鼓,源于“花刺”。相传清朝乾隆年间,保定府的刘传敬、赵传璧、王璐三位艺人,将《黑仔书》和《单鼓板》同台演出,鼓、板、弦并用,民间艺人纷纷效仿,在冀中地区流行开来。

西河鼓起源于清代咸丰、同治年间,第一位艺人是马三峰。马三峰(生卒年不详),本名马瑞河,号三疯子,高阳县人。师从河间木鼓艺人白玉福。他在多年的艺术实践中,不仅巩固和完善了木鼓与黑仔本相结合的伴奏体系,而且将小三弦改为大三弦,以增加音量,扩大音域。用钢制月芽板代替木质简易板,音质得到改善。同时,将木鼓扩展为头板、二板、三板,将皮簧、梆子、老调及冀中民歌、民谣的音乐融入鼓的唱腔,创造出双高、反腔、紧五句、一马三流等新曲调。从而形成了西河鼓的基本形式。

这个唱法体系后来受到了他的弟子朱(1866-1941,混号官)、(1853-1965438,混号毛本,雄县人)和王在堂的影响。在表演艺术的过程中,他广泛搜集当地民歌,学习武术,积累了丰富的人生阅历和深厚的艺术经验。在此基础上,马三峰的改革成果将得到进一步强化和规范。朱的艺术风格追求“帅”、“巧”、“巧”,业内称之为“朱派”。的艺术风格以洪亮的声音和豪迈的气度著称,业内称之为“王派”。辛亥革命前后,木鼓向西河鼓过渡成熟。在农村,中篇小说主要以“赶上庙会”的形式传唱,在河北农村广泛流行,部分艺人进城谋生。离它出生地最近的城市是天津。最早来津的演员有张双来、焦永权、焦永顺、张士德、张士全、白文生、白文明等。当时还没有西河鼓的名称,但在农村仍称它们为“犁铧片”或“梅调”,有的叫“评书”。

1924年,易县王与等著名艺术家在天津合作“四海升平”。写海报的时候,因为天津有金万昌唱的梅子鼓,为了区别,就取名西河鼓。因为这首歌出自大清河和子牙河流域,天津人习惯称这两条河为西河和下西河,故名。虽然是偶然命名的,但是因为符合体裁的实际情况,所以得到了同行的认可。

西河鼓进入天津后,最初用于西城根儿一带的评书。后来搬进了草根时期的评书棚,以图书馆和茶馆为主要表演场所,逐渐发展成说唱小说的形式,使得很多演员提高了“书道”,把唱功放在了次要位置。因此,一些人放弃了唱歌,成为说书人,如西安张世。这些人改行评书后,仍在鼓点的“书路”中表演。总的来说,他们缺乏对书中爱情的细腻描述、知识穿插和评论,但他们能够专注于紧凑的情节,受到许多观众的欢迎,与讲故事形成了纽带。

其他的主要是唱短段子,参加各种综合性的曲艺表演。他们在原有的短乐段基础上,借鉴当时流行的京韵大鼓等鼓点,使用西河鼓调,演唱固定的剧本,丰富了唱腔,从而提高了唱功,在综合性的曲艺表演中表演。如往返京津的焦、焦,从北京定居天津的、马增芳、等,都在发展西河鼓短节方面做出了一定的成绩。到了20世纪30年代,天津出现了以为代表的“赵派”。郝及其子女(郝清玄、郝等)形成的“郝派”。);建国前后,先后出现了以马、、为代表的“马派”,使西河鼓派异彩纷呈,呈现出多姿多彩的艺术风格。民国初年至30年代中期,西河鼓进入繁荣期,涌现出一批人,如李德全(1869 ~ 1932,原名李皮兵,大城县人)、王云峰(1869-1937,定兴人)、魏聚奎(。清苑县)、赵玉峰(1894 ~ 1971,艺名赵双河,河间市)、蔡宝光(1898 ~ 1976,高碑店)等著名且有特色的演员。

李德全曾经坐过黑仔的书,后来发现了西河鼓的优点,改唱西河鼓。在艺术生涯中,他首创了尾调,规范了常用曲调,从而创造了西河鼓的“北关”,业内称之为“李派”。王云峰的特点是“俗”,即书法通俗,说理通俗易懂,书法好记,颇受市民欢迎。魏聚奎的艺术风格古朴典雅,委婉真挚。而则与评书艺人梁殿元深交,结识京剧武术家高福安,能将评书的“扣子”和京剧的“身段”引入西河大鼓唱腔,颇合京津风尚,被业内誉为“赵派”。蔡宝光既学了“朱派”的聪明,又学了“王派”的莽撞,自成一派,一时成名,在保定影响很大。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在河北省日伪占领的“沦陷区”和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统治的“国统区”,曲艺艺人生计艰难,书坛风气颓废,书目内容低俗,部分女艺人遭受非人的侮辱。在这期间,西河鼓已经跌到了市内一个极其惨烈的低点。与敌占区和国统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中国领导的晋察冀边区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曲艺艺术受到高度重视,成为宣传群众、打击敌人的有力武器。

王、三世、等冀中、西部解放区的西河鼓艺人,以西河鼓为战斗武器,为人民解放事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新中国成立后,西河鼓获得了新生。西河鼓是艺人最多、书籍最多、流传最广的一种音乐。配合中央工作的西河鼓乐艺人,说新书,唱新词,为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做出了贡献。许多艺术家再次出山,再次展示他们的才华,如、魏炳山、、郑、、朱、、高庆恩、李月德、魏德全、吴等著名艺术家。重返京剧,师从著名弦乐大师朱,后与其父马合作,开创了马派新女声。王艳芬从北京回到家乡保定,参加了省曲艺实验队。1957年在河北广播电台播出胡家江,引起轰动效应。这时,许多著名的老演员收徒,如澧县的刘德新。从1949开始,有40多个基督徒,20多个门徒。刘德新、王延顺、刘德三、李宝光共200多名弟子,被称为澧县西河鼓“四大家族”。白、张俊平、张小迪、、、陈德昭、赵也是当时著名的演员。其他人是(女)、段绍芳(女)、任连军(女)、赵(女)、赵瓜芬(女)、(女)、(女)、宋文中和。

为加强对曲艺工作的领导,河北省文化厅于7月成立了曲艺工作小组1954。1956对全省民间艺人进行了登记和考核,为3860多名艺人颁发了专业表演证书,其中西河鼓乐艺人不少于2000人。1959年,省内成立曲艺学校,以西河鼓为主要流派,培养了一批新人。65438-0960,河北省曲艺工作组、河北省曲艺工作者协会(筹)在省会天津召开西河鼓派座谈会,对西河鼓的历史和各流派的唱腔艺术进行讨论和研究。西河鼓的发展进入了历史上最好的时期。1962期间,随着3000多名农村专业艺人全部下放到农村,省曲艺学校被解散,西河鼓的发展一度受挫。60年代中期“文革”期间,大量传统书目丢失。改革开放后,西河鼓逐渐复苏,西河鼓创作和演出取得可喜成绩,一批新人脱颖而出。

65438年至0984年,保定刘小梅在农村演出了新中篇小说《荷花魂》,受到领导的重视和鼓励,在河北人民广播电台播出,扩大了社会影响。一些具有深厚家族知识的一代说书人和艺术家,如任丘县的刘焕章和沧州的刘凤喜,也复兴了。

天津市曲艺团还有青年演员郝(郝之女)和。擅长写短篇小说,而郝既演长篇小说又演短篇小说,两人都成了天津观众耳熟能详的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