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家窑遗址的历史演变

1923年,甘肃临洮县马家窑村首次发现马家窑,因此得名。

1923年至1924年,瑞典地质学家和考古学家安特生在甘肃和青海进行了一次调查。他的助手在1924发现了马家窑遗址,并对其进行了发掘。

1949年,夏乃正式命名为马家窑文化。马家窑文化彩陶非常发达,图案精美,造型完整。不同文化遗址中有大量的彩陶,约占出土陶器的20%~50%,有的高达80%。

1957以来,甘肃省博物馆对该遗址进行了多次调查,发现了马家窑型叠加仰韶文化庙底沟型的地层关系。马家窑文化和马家窑类型以此遗址命名。20世纪50年代后期以来,随着大量新出土材料的积累,马家窑文化彩陶研究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逐渐成为史前文化研究的热点。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彩陶图案的演变、装饰技法的运用、装饰部位的选择进行探讨、分析和讨论,研究工作不断深入。

1964,马家窑文化遗址开始发掘。

1973期间,甘肃省博物馆、广河县文化馆文物工作队进行了两次发掘,清理出半山期墓葬66座,均为竖孔长方形坑墓,出土遗物756件。随葬品主要是陶器,还有石器和骨珠。出土陶器392件,其中彩陶占90%。一般每座墓出土彩陶7-8件,最多17件,最少1件。

1978期间,甘肃省博物馆文物队、临夏回族自治州文化局、东乡族自治县文化馆共同发掘,发掘面积近3000平方米。

1981年,甘肃省博物馆、临夏回族自治州博物馆、康乐县文化馆文物工作队联合进行发掘,发掘面积425平方米,清理墓葬17座,灰坑1座,出土陶器100余件,石骨近800件。经北京钢铁学院冶金研究所检测,为含锡青铜。在一个地窖里还发现了碳化的小米粒和谷穗,说明小米是当时居民的主要粮食之一。

1988+10月,马家窑遗址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4年9月至17年9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组成的考古队开始对马家窑遗址进行大规模发掘。出土的彩陶片上,有的绘有密密麻麻的黑红平行线,有的则是红色涡纹。据介绍,这些都是马家窑文化彩陶的象征图案。

2014,10年6月7日,在甘肃定西临洮马家窑遗址考古发掘现场,10名探险者已经全部发掘到文化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