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简介

很久以前,新加坡原名淡马锡,意为水乡。后来,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的一位王子驾船经过淡马锡,把老虎误认为狮子,把淡马锡改名为新加坡。在印地语中(当时东南亚示意印度教),新加坡的意思是狮城。

为了抗衡荷兰在东南亚的影响,英国派福士去寻找港口基地。1819年,赖一行登陆新加坡,改变了新加坡的历史。

19世纪,英国将新加坡发展成为港口和贸易城市。新加坡位于中国和印度(当时是英国殖民地)之间,因为港口和贸易,带来了世界各地的移民,其中以中国最多。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国试图与驻扎在新加坡的日本人竞争。结果英军大败,日本以少胜多,占领新加坡三年零八个月。新加坡人终于意识到,只有独立才能生存。1965年,历经风风雨雨,新加坡终于在李光耀的领导下建立了新加坡共和国。之后,新加坡也从一个贸易港口国转变为以工业为主要经济支柱,以服务业和贸易为辅助的经济强国。

历史上对新加坡最早的记载是在公元3世纪。当时中国人把新加坡称为普洛钟(意为“半岛尽头的岛屿”)。那时,人们对新加坡知之甚少。这个事实掩盖了新加坡多姿多彩的过去。到14世纪。新加坡已经成为强大的斯里维加延帝国的一部分,这个帝国被称为淡马锡(意为“海城”)。

这个名字和3世纪的名字一样合适。长期以来,中国的帆船、印度的船只、阿拉伯的单桅帆船、葡萄牙的军舰和武吉帆船一直在访问新加坡,新加坡位于马来半岛的南端,是航海的必经之地。

14世纪,这个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小岛获得了一个新的名字——“星加普拉”或“狮城”。据传说,一位来访的斯里兰卡王子维贾扬在这里看到了一只野生动物,并误以为是狮子,这就是今天新加坡的名字。从此,英国人给这个新加坡故事又添了重要的一笔。18世纪,他们急需一个战略“中转站”,为日益强大的帝国舰队提供维护、补给和保护,从而遏制荷兰人在这一地区的扩张。正是在这种政治背景下,斯坦福·莱佛士爵士把新加坡塑造成了一个贸易站。新加坡的自由贸易政策吸引了亚洲各地,甚至美国和中东的商人。到1824年,现代新加坡建国5年后,当地人口从150猛增到10000。

从65438年到0832年,新加坡成为槟榔屿、马六甲和新加坡海峡的行政中心。1869年,苏伊士运河的开通,电报和汽船的发明,加强了新加坡作为东西方贸易中心的重要性。

14世纪,新加坡被卷入暹罗(今泰国)和爪哇的马贾巴希特帝国争夺马来半岛的斗争中,因此其领土成为战场的一部分。

五个世纪后,新加坡卷入二战。虽然一度被认为是坚不可摧的堡垒,但在1942年被日军占领。战后,新加坡成了英国直属的殖民地。

随着民族主义情绪的日益高涨,1959成立了自治政府。1965年8月9日,新加坡获得独立。

地理位置

新加坡是一个热带岛国,由一个主岛和63个小岛组成。其气温变化不大,雨量充足,动植物繁衍,体现了热带岛屿的特点。新加坡的地理位置是世界的十字路口之一。独特的地理条件使它发展成为一个主要的商业、通讯和旅游中心。位于赤道以北136.8公里,东经103 38′至东经104 6′,北纬1 09′至北纬1 29′。

新加坡主岛东西长约42公里,南距北约23公里,总面积682平方公里,包括所有岛屿。德空岛(24.4平方公里)、乌宾岛(10.2平方公里)、圣淘沙岛(3.5平方公里)是岛外较大的岛屿。

新加坡通过一条长堤和一座桥与马来西亚相连,与印尼廖内群岛主岛仅一水之隔。从泰国或菲律宾到新加坡只有很短的航程。新加坡樟宜机场为69家航空公司提供服务,是通往东南亚的门户。

人文学科

虽然地理位置是新加坡成功的因素之一,但人是其成功的支柱。这个国家缺乏自然资源,但勤劳、乐观、开朗的人民成就了她今天的繁荣。

新加坡人口400万,其中77%是华人,14%是马来人,8%是印度人,1%是欧亚及其他民族。马来渔民是当地的原住民,但自从斯坦福·莱佛士爵士来此建立英国贸易中转站后,新加坡逐渐成为一块磁石,吸引了成千上万的移民和商人。为了给自己和家人寻找更好的生活,许多人从中国南方省份、印度尼西亚、印度、巴基斯坦、锡兰和中东来到这里。虽然异族通婚由来已久,但每个种族在融入新加坡整体的同时,都保持了自己的文化。

语言

新加坡有四种官方语言:马来语、汉语、泰米尔语和英语。英语是商业的官方语言,也是使用最广泛的语言。大多数新加坡人既会说母语,也会说英语。

气候

新加坡位于热带。相对而言,全年气温变化不大,雨量充沛,空气湿度大,气候温暖湿润。年平均气温在23-365,438+0摄氏度之间,温差很小。因此,对于喜欢日光浴、游泳、帆船等水上运动的人来说,新加坡堪称天堂。讨厌烈日的人不会吃亏,因为新加坡几乎所有的商店、酒店、写字楼、餐厅都装了空调。

新加坡一年四季都下雨,但6月165438+10月到第二年1月的雨量最多。相对来说,6-8月比较干燥。

日平均气温:26.7摄氏度;

最高日平均气温:30.8摄氏度;

最低日平均气温:23.9摄氏度;

最冷月份:65438+2月至65438+10月;

最热月份:5月至7月;

年降雨量:2353毫米;

日平均相对湿度:84.3%;

日平均湿度:60%至90%。

新加坡有两个不同的季风季节,65438+2月到次年3月,东北季风吹,相当潮湿;从6月到9月,西南季风最干燥。这两个季风期由季风的交替月份隔开,即4月至5月,165438+10月至65438+2月。季风交替的月份,地面风弱多变,太阳很热,导致下午到晚上全岛都是阵雨和雷阵雨。

宗教

新加坡的多民族性决定了其宗教也是多元化的。新加坡有各种各样的宗教建筑,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回族教堂的圆顶,哥特式教堂的尖顶,有神秘雕像的印度教寺庙和中国寺庙。新加坡的主要宗教有伊斯兰教、佛教、基督教、印度教、锡克教、犹太教和祆教。

佛教和道教

早期的中国移民和其他种族的移民一样,带来了他们的宗教信仰和习俗。不同出身的中国人建造自己的庙宇,供善良的男女参观。其中一些寺庙已成为国家古迹,如天府观、双林寺和凤山寺。

佛教有“三宝”——一佛、一法(佛陀的教义)、一僧(传承或宣扬教义的人),引导信徒遵守其礼仪。

在新加坡,绝大多数佛教徒属于大乘派,其次是小乘、金刚乘等流派。通过新加坡佛教协会、新加坡僧伽联合会、世界佛教协会新加坡分会联合发起的宗教、文化、教育、社会福利项目等活动,不同的学校有了更密切的联系与合作。

星都角

来到新加坡的印度人也把他们的宗教、文化和艺术带到了新加坡。他们早期的宗教事迹是在新加坡不同地区修建印度教寺庙,其中大部分以南印度风格为主。

印度教寺庙已经成为许多印度节日和庆典的焦点。印度人的生活深受宗教影响;在他们生命的不同阶段,还会举行各种宗教仪式,大多数印度家庭都有祭坛或祈祷室。

如今,新加坡约有24座主要的印度教寺庙,包括位于桥南路的Sri Mariamman寺庙和位于石龙港路的Srinivasa Perumal寺庙,已被列为国家古迹。

根据《印度基金会法》成立于1967的印度基金会负责管理和经营印度教寺庙,如安曼寺、斯里尼维沙博鲁马寺、西番寺和维拉利马达拉曼寺。这些印度教寺庙都属于基金会。该基金会还举办一些大型节日,如达班森节、火把节和库亚祈祷节。

印第安人还有一个印第安人咨询委员会,就印第安人的宗教和习俗以及影响印第安社区的一般福利问题向政府提供咨询。

基督教

天主教堂

新加坡天主教会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19年莱佛士发现新加坡的那一天。1821年,一名过境传教士通过传教吸收了12名天主教徒。到1829,天主教徒的人数增加到200人。天主教团体稳步发展,开办了几所学校。早在1832年,天主教会就开办了第一所男校,后来成为著名的圣约瑟学院。圣约瑟夫学院成立于1852,在拉萨弟兄的指导下。两年后,姐妹俩在维多利亚街开办了一所女子小学——圣婴女校。

1972 1972年2月22日,已故教皇保禄六世颁布法令,新加坡将成为另一个教区,不再属于以前的马六甲-柔佛教区。根据1977年7月26日签订的协议,澳门主教将其在新加坡的教会管辖权移交给新加坡主教。本协议于5月27日获得教廷批准,1981。本法特瓦于1981年6月26日颁布时,于1年7月生效。此后,新加坡的天主教会一直由罗马教廷直接管辖。

新加坡有30座天主教堂。天主教会管理着20所小学,17所中学,一个大学预科班和一所专科学校。

新加坡天主教会还经营着安微的尼山医院、雅西慈善医院、五所养老院和一所儿童收容所。

基督教会

莱佛士登陆新加坡四个月后,他向伦敦传教会赠送了一块土地。五个月后,第一位传教士抵达新加坡。在最初的几十年里,一些不同的团体为新加坡基督教会的发展做出了独特的贡献。他们包括西方商人、马六甲海峡的中国人、海外传教士以及来自印度和中国的基督教移民。神学院和圣经学院也成立了。

(印度的)锡克教徒

新加坡有16个注册的锡克教和锡克教组织。和七座锡克教寺庙。锡克人建立的锡克教咨询委员会;就锡克教的宗教和习俗以及锡克教社区的一般福利向政府提供建议。

锡克教的重要节日主要是纪念几个锡克教古鲁的生日,庆祝卡尔沙教团的周年纪念。

其他宗教

新加坡提倡宗教自由和宽容,各种宗教信仰的信徒都可以站在这里。犹太教在新加坡有两个犹太教堂,也有少数基督徒和耆那教徒,但没有寺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