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思成的建筑史学活动与成就

梁思成是中国乃至世界著名的建筑师和建筑教育家。他是著名学者梁启超的长子。

(一)中国人应该书写自己的建筑史。

作为世界著名的建筑师,梁思成的成就是多方面的,但最重要的是对中国建筑历史和理论的研究。他是这门学科的开创者和奠基人。

在建筑领域,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遗产,但遗憾的是,从未得到科学的总结和研究。梁思成于1931年开始加入中国建筑学会,一生致力于中国古建筑研究。1934年,梁思成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编制了《清式建筑规则》。他第一次对复杂的古建筑结构和形制进行了科学的梳理和分析,对清代建筑各部分的做法和制度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论述,第一次用现代投影图绘制了清代建筑构件详图和装饰画,使人们对色彩斑斓的古建筑不再叹息。

1940年冬,建筑学会迁至四川省南溪县李庄镇。在李庄的这些年里,梁开始系统而全面地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正是在这个基础上,1942年,梁思成开始撰写《中国建筑史》。在这本书里,梁思成在大量调查和文献的基础上,从文献到实物,从城市规划、宫殿、墓葬到寺庙园林,对各个时期的建筑进行了描述,并首次对各个时期的建筑特点进行了分析和比较。梁思成首次提出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几个特征,并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分析了这些特征产生的原因。这些讨论和分析大大超过了过去国外学者的研究水平,达到了前人没有达到的高度。为了方便外国人了解中国的古建筑,他还编著了《中国意象建筑史》的英文版。

1946 10抗日战争后,耶鲁大学邀请梁思成做讲座。梁以一个中国人的自豪感,以丰富的内容和精湛的分析,向国际学术界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并被普林斯顿大学授予荣誉博士学位。哈佛大学东方艺术教授雷尔高度评价他“为理解中国文化做出了最有价值的贡献”,“不仅描述了中国,而且有可能成为具有重要影响的历史文献”。世界著名科学家李约瑟在著作中多处引用梁的成就,称梁思成为中国研究古建筑的大师。这些成就离不开集体建设社会。作为中国建筑史学理论的奠基人,与梁共同领导了十余年的文献研究和社会调查工作。社会上的人不多,十几年就积累了这么丰富的素材。正是他们的辛勤劳动,让中国古建筑这一东方文化的灵魂瑰宝,掸去身上的灰尘,在世界文化之林中重新焕发光彩。

(二)我国文物保护事业的奠基人。

梁思成一生从事古建筑研究,同时一生从事文物保护工作。他调查古代建筑,从历史、艺术和科学方面发现和揭示它们的价值。因为这些价值,他也提出了保护这些文物的意见和措施。

1932,梁思成在《蓟县都乐寺观音阁山门考》一文中,专门写了“未来保护”这一部分。他提出:“保护法首先要引起社会关注,使人们知道建筑的文化价值;认识圪门在中国文化史上和中国建筑史上的价值是保护它的根本途径。而这种理解和认识不可能一蹴而就,其根源在于人们教育水平的提高……”同时特别主张“拙见是以维持现状作为古建筑保存的最佳方式,修复部分除非有绝对把握,否则不要轻易实施。”之后,在六和塔孔庙和曲阜孔庙的检查修复方案中,提出了保护的原则和具体的修复建议。

在抗日战争期间,梁思成担任“战区文物保存委员会”主任。他提出了需要保护的古建筑工程,但是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却没有保护。抗日战争后期,在美国有能力轰炸日本的情况下,梁思成写信给美国驻重庆大使馆,呼吁保护日本奈良、京都等地的著名古建筑,使其免遭破坏。就个人而言,梁思成的家庭在战争中吃了很多苦,所以林失去了健康。林的弟弟是空军飞行员,在抗日战争中牺牲了,还是梁思成的葬礼。当然,他希望日本受到打击,战争尽快结束。他这样做是因为他认为日本的这些建筑瑰宝不仅属于日本,也属于全人类,应该受到保护。这就是今天“世界文化遗产”的概念,所以日本民众称梁思成为保护日本文物的老师。

1948年,清华大学所在地海淀区解放。这时,人民解放军从四面八方包围了北京,一旦与傅将军谈判失败,就要武力攻城。正当梁思成和林因害怕攻城破坏北京古城而忧心忡忡时,教授带着两名解放军干部来到梁思成家,要求梁思成在北京地图上标出必须保护的古建筑位置。他们告诉梁,他们将牺牲自己的生命来保护国家的古建筑。梁思成非常兴奋和愉快地完成了这个任务。同时,他带领建筑系的老师们迅速编制了一份全国重要史迹名录,并标明了其重要级别,送交中央政府,在全国解放战争中予以保护。这份名单成为新中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工程的蓝图。可以说,梁思成和林写下了新中国文物保护的第一章。

中国成立于1949年,北京被定为首都。梁思成知道北京即将开始大规模建设。当时他担任首都计划委员会副主任。他及时与规划专家陈占祥提出了《关于中央人民政府行政中心选址的建议》。他们主张把政府的行政中心建在北京古城的西部,变成一个新区,避免新老矛盾,从而更完整地保护北京古城。这是基于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历史。当时有专家主张根据解放初期的国情利用古城建设。梁、的建议没有被采纳,于是北京开始了新的建设,因此不可避免地会因城墙和牌楼的拆除而对文物建筑产生一系列的影响。面对这种情况,梁思成号召各方撰文作报告,宣传古代文物的价值,提出了城墙可作为环城公园、开缺口方便交通等保护措施;他挤过人群,亲自找到周恩来总理,成功地保护了北海和原本决定拆除的圆明园。

20世纪60年代,文物建筑的保护和修缮越来越多。梁思成在考察了赵州桥和正定的一些古建筑后,撰写了《八卦文物建筑的修缮与维护》。他在文章中明确提出了“修旧如旧”的思想:“我认为,在重建具有历史艺术价值的文物时,一般应以“修旧如旧”为原则。这在重建木结构时可能会有很多技术难点,但在重建砌体结构时就少了。”

纵观梁思成的言论和行动,可以清楚地看到他对我国文物保护的一系列主张和理论,具体如下:

梁思成提出不仅要保护单体建筑文物,还要保护它们的环境。对于那些有很大价值的建筑群体,甚至是一座古城,也要进行整体保护。

梁思成提出,修缮古建筑时,一般要“如故”。在修缮工作中,应采用新技术和新材料,但必须保持古建筑的原貌。

梁思成提出,古建筑的修复要非常谨慎,必须由懂业务的专家来负责。在充分研究和了解建筑原貌的基础上,进行多种方案的比较,才可以进行。

梁思成指出,文物保护是古为今用,但有多种不同的利用方式。

1964年5月在意大利威尼斯召开的第二届国际历史建筑师和技师大会通过了《国际古迹保护与修复宪章》,简称《威尼斯宪章》。该宪章总结了世界各国保护古建筑的经验教训,提出了关于历史遗迹的界定、保护、修复和发掘的原则和方案,得到了世界各国的认可。

这份宪章中提出了值得注意的事情:古迹的保护包括对一定环境的保护;修复中可采用相关的现代建筑和保护技术;无论如何,必须在修复前后进行考古和历史研究;将历史遗迹用于公共目的的原则总是有利于历史遗迹的保护等等,与梁思成的主张完全一致。这自然不是偶然现象,因为梁思成对中外古代建筑的价值有着深刻的认识。无论在美国留学、欧洲留学还是在国内做研究,他都关注和研究文物建筑保护的理论和实践,站得高、看得全、想得远。所以,他的思想必须具有普适性,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同样值得注意的是,梁思成的一些观点与《威尼斯宪章》并不一致。比如宪章规定,修复古迹缺失的部分时,修复的部分必须与原石不同,就像我们在罗马看到的斗兽场和一些古迹的柱子,用砖块或其他材料修复的斗兽场部分明显与原石不同;部分石柱柱头和柱身受损,用砖填充后外观明显不同,这是修复工作中的可识别性原则。但梁思成主张修复的部分要与原貌相协调。他非常赞赏山东观音寺砖塔的修复方法。有缺陷的部分是用旧砖砌的,新旧一体。他认为塔的风格和个性基本保持了下来。在夫子庙的改造中,如果参观者通过使用新材料得到与原材料截然不同的印象,他也认为应该尽量避免,这可能是梁思成基于中国传统审美观念的主张。

实践证明,梁思成是我国文物保护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他不仅在理论上具有世界水平,在实践上也是一名勇敢的战士。他一直期待着一部既符合世界文物保护先进理论,又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中国宪章——北京宪章的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