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集海堤的历史演变
1950年春,陈嘉庚提议在高旗和集美之间的厦门海峡修建海堤。专家讨论后认为,厦门地处海防前线,港口被国民党军队封锁,桥梁建设易受空袭威胁。此外,由于技术和设备供应的限制,修建石堤是唯一可行的办法。同时,专家认为,高旗和集美之间有一个潮位来自金门和鼓浪屿的接合处,退潮时也向两个方向退去,因此修建堤防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同年秋,华东军区司令员陈毅访厦时同意了这一建议,并三次致函毛泽东总统,均获批准。
1950年秋,陈毅司令员访厦时同意这一建议,并三次致函毛泽东主席,得到毛主席批示。
1950年2月中旬,省人民政府命令交通厅会同厦门市政府、厦门大学土木工程系组织勘察队对高集海峡水文地质进行勘察,并选定高旗码头经小屿至集美滩为筑堤地点,长两公里。海峡虽略宽,但其经过的水面具有两潮汇聚沉积海滩的优势,淤泥深度较浅,有利于施工。所需的石头可以在高旗、集美和附近的小岛上收集,但很难使用运输3吨以上的整块石头的工具和技术。
65438至0952年,国家财经委员会将厦门海堤建设作为预算外基建投资。
1952年,主管中央财政工作的陈云从国家预算外基建投资中拨出13万元作为海堤建设的工程款。项目由省长叶飞、副省长主持,市长张负责组织建设。交通部航务工程总局和福建省水利厅的工程技术人员对厦门海峡的地形、水文、气象进行初步勘察后,提出了设计方案:堤宽21米(实际使用宽度为16.5米),在厦门一侧修建一条铁路、公路立交道路,以满足未来发展的需要。陈嘉庚建议将堤身加宽到25米,留下一条双轨铁路线。然而,设计方案和陈嘉庚的建议都遭到了当时驻厦指导海堤工程的苏联专家沙可夫的反对。沙石将原设计的堤防宽度由21米改为19米(不含胸墙和人行道外实际14米),并取消了立交道路。这一变化导致后来未能加宽堤面,从而限制了海堤的容量。好在海堤建设中采纳了粟裕的建议,在深水处留了一条通道(原设计没有留通道),让中小型船只仍然可以通行。
1953年初,计划任务书经国务院批准,专项资金1323万元(旧人民币,折合新人民币1323万元)。4月,华东水利厅1953,省内有关部门,厦门大学的工程师、教授来到施工现场,对地质、水文做了进一步的详细勘察分析,认为技术问题是可以解决的。
1953 5月底,苏联专家毕、国家公路管理局局长连、铁道部线勘察设计负责人在厦开会,研究公路、铁路跨海问题,并达成协议。
1953 6月17日,国务院批准了建设海塘的项目计划,并立即成立了厦门海塘工程指挥部,以厦门市市长张为主干,做好工程的各项准备工作,启动建设工作。技术方面,主要包括勘测、钻探、绘图、整理资料、进行典型试验施工、集中技术设计;行政上,建立各级指挥机构,动员大批干部职工,建立各级党、团、工会组织;在物资准备方面,全力组织各种物资的供应,调运设备和生活物资,搭建工棚、仓库、医疗室,成立工地合作社、邮电机构、银行等。在现场管理方面,建立各种管理制度,结合计划工作确定工作费率,按计件工资制定工资标准和劳动计划。那年冬天,叶飞去北京向毛泽东汇报。毛泽东高度关注高集海堤建设,称赞厦门海堤工程高瞻远瞩,是百年大计。它不仅在当前备战中有重要作用,而且对经济建设也有不可估量的意义。他反复强调,海堤要保质保量建设。
根据高集海峡水文、气象、地质的实地调查结果,海堤工程指挥部决定采用斜直墙混合堆石筑堤的方式。按照上级的指示,工程实行建设与救济相结合的方针,尽量用人力解决市民的失业问题,尽量利用当地现有设备进行施工,避免使用大型机械和进口设备。在深水处留一条水道,挖水道通过西樵岛至-1.4m底标高,需要水下炸石。由于缺少工具,施工很艰巨。根据苏联技术人员的建议,水路在深水中穿过堤岸,在抛石床上采用钢筋混凝土沉箱作为桥台基础,然后因地制宜修建桥台。根据水文气象资料,堤东侧风浪比西侧大,因此堤基床东侧坡度比西侧平缓,东侧使用的护坡石也比西侧大。在西樵岛和高旗之间的淤泥段,由于没有挖泥船设备,直接把石头扔在松软的淤泥上,使一部分淤泥向两边挤压,一部分淤泥填充在石头之间的空隙里,不需要挖淤泥。直墙的竖立应在基床沉降稳定后进行。堤身段堤顶宽度19m,堤心西侧为6m宽铁路,堤心东侧为7m宽公路,堤顶边缘胸墙内侧布置人行道。东侧人行道宽2.1m,西侧人行道宽1.5m,两侧胸墙厚1.2m。
在修建高集海堤期间,台湾省当局的飞机多次袭击海堤,65,438+050多名干部和工人在轰炸中丧生(一艘渡船被炸沉,90多人丧生)。工程指挥部提出了“与敌机抢时间,防止防空减产”和“提前修海堤,支援台湾省解放”的口号。所有施工人员冒着生命危险,坚守岗位,坚持施工。最终,一期工程于6月1954+10月15日竣工通车,工期提前半个月。于12+00全线通车。整个工程于6月1955+10月65438完成。海堤将厦门岛与陆地连接起来,厦门从此成为一个半岛。
为永志在厦门军民跨海筑堤的创举,于6月195510在高旗堤头完成了“厦门海堤纪念碑”。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为纪念碑题写四个大字,海堤工程指挥部题字。全文如下:
“厦门是中国东南部的重要港口,四面环海,是闽南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由于与大陆一海峡之隔,交通不便,对经济繁荣和巩固海防影响很大。1953年6月正式开工建设。历时两年零三个月,到1955年国庆节全部完工。海堤由花岗岩制成,长2公里,212米,顶部宽度19米。在深水处,有一条可供船只通行的航道,用了70多万方的石料,建设成本1000万元。
施工期间,一万多名职工以无私的劳动和英雄气概,克服了台湾省的惊涛骇浪和国民党军的骚扰破坏,积极开展劳动竞赛,使移山填海工程提前完工。海堤建好之后,自然就变了,厦门和大陆是连在一起的。这项工程的完成应归功于中国和毛主席的英雄领导,工人阶级的辛勤劳动,苏联专家的国际主义友谊援助和福建省人民的大力支持。
记得筑堤立碑留念。"
2065 438+0010 10月28日起,厦门市政府启动拆堤造桥工程。集美-杏林海塘(吉兴海塘)东部被拆除,取而代之的是一座桥(桥拱为水闸,可实现海水交换),高集海塘从此退出历史舞台。
2011年,高旗至集美海堤拆除工程开工,拟修建地铁穿越和公路两用桥。
2012年6月30日起,高集海堤改造为公路桥工程正式开工。
2015大桥还在施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