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学期历史题
两次改革都发生在19世纪中后期,中日两国都面临严重的执政危机。国内阶级矛盾尖锐,统治阶级内部矛盾不断。外来侵略导致被迫“对外开放”,民族矛盾不断上升。西方侵略客观上带来的先进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强烈冲击了原有的封建生产方式和伦理道德,催生了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和资产阶级的改革思潮。
第二,目标的性质是相似的:
都是学习西方,通过政令从上到下进行资产阶级改革,目的是建立君主立宪的资本主义国家。
第三,领导阶层是一样的:
两国的改革领袖都出身于封建家庭,同时又是深受西方资本主义影响的知识分子。他们的行为代表了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
第四,大国的态度相似:
英美出于自身利益争夺明治维新,政治上偏袒强势诸侯,经济上提供工业品和武器,帮助培养人才、训练军队、改善军备。
在戊戌变法中,广东社会对戊戌变法的兴起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英、美、日驻华使馆在政变中营救和保护了一些改革领袖。政变后,日本政府和政治家继续为改革派提供场地和部分资金。
动词 (verb的缩写)类似的政策和措施:
两国都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教育方面实施了改革。戊戌变法实际上是效仿明治维新,亦步亦趋。
然而两者的结果和结局却大相径庭。明治维新的成功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成为东方唯一的资本主义强国。戊戌变法只是昙花一现,中国还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中挣扎。
同时,为什么改革的结局不一样?仔细分析明治维新和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可以发现其实有很多不同之处。
第一,国际环境不同。
明治维新前夕的国际环境对日本极为有利。英国忙于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美国陷入内战,法国处于普法战争前夕,俄国被克里米亚战争打败,元气大伤。65438+六七十年代,它在远东的侵略对象主要是中国,对日本人比较宽松。
但在戊戌变法时期,19年底,世界资本主义列强正处于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通过争夺殖民地的高潮,世界基本被瓜分,中国成为列强在东方争夺的“唯一富源”。列强在中国强行租借土地,划分势力范围,出现了瓜分中国的狂潮。这个时候,帝国主义列强绝不希望中国成为一个独立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
第二,封建统治势力和改良派的实力不同:
日本明治维新前夕,作为德川时代基础的武士阶层不仅上层矛盾尖锐复杂,广大下层武士也因经济状况恶化而对德川时代日益不满,甚至发展到“恨主如仇”的程度,部分武士开始向资产阶级转型,使幕府陷入极度孤立的境地。此外,范强的离心倾向也在增长。1864和1865年,幕府两次出兵征服常州藩属,说明幕府与强藩的矛盾也已经公开化。维新势力以中下层武士为核心,推行天皇为旗帜,联合强藩对抗幕府,既有基地又有部队。农民和市民也积极参加和支持反幕武装,于是形成了强大的改革阵营,一举推翻了幕府旧政权。
自秦朝以来,中国基本上是一个统一的专制中央集权国家,君主专制在明清时期得到空前加强。心有政变后的四十多年里,清廷的实权一直牢牢掌握在慈禧手中。清末虽有地方实力派,但无一例外都在关键时刻效忠慈禧。中国的维新派没有日本这样强大的藩属作后盾,更不可能有自己的据点,独立创建和训练军队。尽管改革派赢得了几个张静头衔,但他们从未真正夺取过权力。
第三,领导方式不同:
日本维新派的中坚力量是中下层武士,他们大多参加过地方藩属改革。比如西乡隆盛、久保俊一、城户孝三位“维新派杰出人物”,都是经过风浪锤炼,有斗争经验和政治才能的。他们讲究斗争策略,选择阻力最小的路线和做法,善于拉拢盟友,打击主要敌人。日本维新的“旗帜”明治天皇,随着天皇制的确立,成为日本的最高统治者,并依靠维新派大臣协助他进行维新大业。
中国改革派的中坚力量,基本上是一群缺乏政治斗争经验的封建知识分子。他们对改革充满热情,但缺乏运筹帷幄的才能。他们渴望改革措施和斗争策略取得成功,而不顾实际结果。比如变法之初,废旧衙门,裁绿营,让旗手自己谋生,激起了守旧势力的攻击,增加了变法的阻力。同时,他不善于团结和争取盟友,这让他非常孤立。虽然他们所倚重的光绪皇帝雄心勃勃,热心改革,能够积极支持戊戌变法,但他在政治上无权无势的地位,使他终究跳不出慈禧的手掌心。
第四,政策措施的实际作用不同:
日本德川时代被推翻后,明治政府进行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废藩立县”,消灭封建政权,巩固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改革封建等级制度,以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要求;实施地方税改革,保证政府财政收入;实行征兵制,建立现代化常备军,为对外安全做准备;“文明化”和“工业化”政策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加速了日本资本主义的进程。
在中国的“戊戌变法”中,光绪皇帝虽然也颁布了一系列关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诏书,但由于资产阶级维新势力不掌握政权,保守势力强大,无法实施。而且资产阶级改良派的软弱和妥协,使得新政中没有提出的建立议会、建立国民议会、制定宪法等最具革命性的政治主张,资本主义的君主立宪梦因此破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