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少上前线打仗的朱德,为什么是建国后十大元帅之首?
1886 12 1,朱德出生在一个佃农家庭,小时候家里很穷。他没有上过几年私塾就投身于革命。
1909年,朱德考入云南军校。从那以后,他决心参军报国。
1911年,朱德参加辛亥革命,后又先后参加护国运动和护法运动。苏联十月革命胜利后,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在赴德留学途中加入中国* * *生产党,后接受组织安排,赴苏联学习军事。
1926年,朱德回国。他先被派往四川领导革命工作,后组建军官教育团,培养军事干部。
1927年,蒋介石悍然发动反革命政变,屠杀* * *生产者。在这关键时刻,朱先生奉命参加并领导南昌起义,走上了与国民党反动派对抗的道路。
1927年9月,面临绝境的红军南昌起义军在三河坝犹豫不决。大多数人认为没有获胜的希望,他们要求解散球队以保存实力。老板冷静分析形势,找到了敌人湘南方向最薄弱的环节,率先发动了突然袭击,给了反动派沉重的打击。之后在部队疲惫、军官动摇的情况下,稳定局势,以弱胜强,转战福建、江西,不断挫败敌人的追击和拦截。
1928年,朱先生和陈毅元帅率近800人从粤北来到湘南宜章县,与当地* * *生产党取得联系,决定乘国民党李宗仁、唐生智战争爆发之机,向湘南发展,夺取宜章发动武装起义。
65438+10月12日,南昌起义军余部利用曾在国民革命军第六军担任营长的胡绍海的关系,智取宜章城,逮捕国民党县政府官员和士绅,解除团防局和警察局的武装,发动群众,开仓济贫,开设监狱,解救被囚禁的党员和人民,拉开了湘南起义的序幕。
接着,南昌起义军余部改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师,以为师,陈毅仁为党代表,王为参谋长,宜章农军改编为独立团,智取宜章城胜利,给了命名党地方统治势力以打击和震慑。
3月中旬,朱德在湘南召开工农兵代表大会,成立湘南苏维埃政府。朱德随后将湘南起义时的工农红军组织成工农革命军第三、第四、第七师和两个独立团,共800余人。
直到晚些时候,国民党军的七个师才开始对湘南进行反攻。为了保存革命力量,朱德、陈毅元帅于4月初撤出湘南,转战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不久,朱德与毛主席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会师,也正是因为朱德带着仅存的800人,才保住了革命的火种。
这里注意一下,在这支部队中,还有林彪元帅和粟裕将军,其中朱德还发明了经典的游击战十六字公式“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进”。就连最精于游击战术的毛主席也多次指出,他的军事经验源于朱德在实战中的总结。
在人才方面,朱德也是明眼人。朱德井冈山前的湘南起义期间,遭受挫折的林彪元帅引起了朱德的注意,让他当了营长。帅霖迈出了他一生中最关键的一步。
1927年,在大禹山,粟裕连升两级,被朱德任命为连队指导员,成为步兵连仅有的7名主官之一。多年以后,粟裕将军还回忆起当年在武平的一个山口,亲眼看到年过40的朱德带着几个人轻快地爬上陡峭的山崖,从侧面攻击阻挡道路的地主和武装民团。
我在井冈山的时候,朱德、陈毅和粟裕的连队一起帮助驻地附近的村民收割水稻。骄阳似火,1个小时很快就过去了。有人劝年纪最大的朱德休息,朱德不同意,他沉思着说,没关系。革命就像接力跑,一个接一个传下去。我老了,有苏羽。显而易见,朱德的选择是正确的。
1930年,朱德被中央委员会任命为中国红军总司令。1934年,中央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被迫撤出中央革命根据地,开始了大规模的战略转移。
长征初期,中央红军在“湘江之战”后由八万多人减少到只有三万人,就是因为博古左倾教条主义的领导人实行逃避主义。
当时红军的实际指挥、德军顾问李德不顾敌人动员40多万人围捕,仍把希望寄托在与红二、红六军团的会合上,坚持按原计划向湘西推进,使红军面临崩溃的危险。
在这紧要关头,毛主席力劝摆脱敌人主力,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以争取主动。这个想法得到了军委大多数同志的赞同。
1935 65438+10月7日,红军攻占黔北重镇遵义城,召开了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遵义会议。根据遵义会议决议,武将朱德、周恩来主管军事,总理是中央委托的最后决策人。新任政治局常委主席协助总政委工作,中央红军第一次过赤水。
2月18,赤水二渡完成。3月4日,朱德提议建立前敌总指挥部兼总指挥,他提议毛主席担任前敌政委。毛主席才参与军事行动的直接领导。
3月1935,11,中央成立新的三人军事领导小组,毛主席成为主要军事领导人之一。
3月16日,红军完成第三次渡江,后于3月21日,作为第四次渡江向东渡过赤水河。至此,整个四渡行动告一段落。
从1934 12 18黎平会议到1935 3月11,新成立三人小组。在过去的三个月里,朱德作为总司令和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既负责作战计划,又负责作战命令和作战部署,并有权作出这些命令和部署。
因此,在三人团成立之前,朱德在四渡赤水的领导集体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样四渡赤水是我军在长征史上的一次光荣战役。
直到1937年全国抗日战争开始,朱德担任国民革命军八路军总司令,后改称国民革命军第十八军总司令,率八路军赴华北参加抗日战争。抗战时期,朱先生和彭先生部署平型关战役,后配合忻口战役,指挥八路军各部诱敌深入,开展游击战。后来又与彭先生、左权等联手部署“百团大战”
抗日战争结束后,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阴谋发动内战。关键时刻,是朱先生挺身而出,出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这一时期,在朱德的运筹帷幄下,人民解放军接连挫败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中国革命形势得以扭转。
当解放战争进入战略相持状态时,东北、华东等战区开始组织大规模战役,以全军、一师歼灭国民党军。晋察冀,抗战时期的模范根据地,始终打不开局面,打不出像样的歼灭战。
1947年5月,中央五大书记分成两组。、周恩来、任留守陕北危区,朱德、渡黄河北上。朱德到达华北不久,就发现华北部队存在很大问题。大后方太大,去打仗的人少。野战军号称1.2万人,实际能用于作战的不到7万人。其余的在后方搞生产,团以上机关各有财产,纪律混乱。
他立即整顿军队,实施了停止营业和生产、将所有店铺转为公有制、建立统一的后勤组织进行专门管理等措施。经过两个月的军队整顿,华北部队的战斗力有了明显的提高。10年,在保定以北清风店指挥华北部队,歼灭国民党第三军,活捉军长罗历戎,打了第一场漂亮的歼灭战。
最后,在华北战场上,朱德指挥的最后一场漂亮的“决战”,朱德作为游击战的先驱,又一次理论创新,变“游击战”为“运动战”,灵活用兵,避实击虚,攻取大城市石家庄,化解了战争初期的被动局面,把号称“华北王”的国民党老虎傅打得无可奈何。
总的来说,朱德率领华北部队打了一系列的翻身仗,完成了军事斗争由游击战向运动战的战略转变,组织部队打下了山海关第一座大城市,形成了华北大面积的解放区。
1948三大战役中,朱德协助毛主席指挥东北野战军、华中野战军、华东野战军取得辽沈、平金、淮海战役的胜利,蒋介石自己的部队全军覆没。
1955年,朱德被中央军委授予元帅军衔,十大元帅之首。在颁奖仪式上,毛主席亲自为朱先生授衔。
1976年7月6日,朱德积劳成疾,劳累过度而死。
朱德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他不仅能在军事上亲自指挥前线,还能掌管全局。他善于发现和培养人才,善于把握革命方向,不愧为我军第一元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