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历史系历史

北京大学历史系可以追溯到1899年秋成立的历史学院。是中国近代最早成立的历史教育系。1900夏季史静大学堂被八国联军摧毁。1902年底,中国政府拟在《史静大学堂修复章程》中设立史学项目,1903年改为中国史学项目和世界史学项目。次年夏天,史静大学堂开始在预科和师范院校开展历史教育。1910年3月,史静大学中国历史系(相当于四年制本科)开始招生。

辛亥革命后,史静大学堂1912于5月改为国立北京大学。在新文化运动中,北京大学的历史教育从多方面吸收了现代世界新的科学理论、方法和知识,努力使学生获得广泛的基础知识,打下坚实的学术基础,实践深厚的专业能力。五四运动后,1919年8月,校务委员会按新体制更名为中国历史系。

1937年7月,北京大学历史系建设因日本全面侵华战争而中断。部分师生随校搬迁,与清华大学、南开大学相关院系共同组建了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历史与社会学系。抗战胜利后,北京大学历史系随学校于1946收复北方。

1949年初,北平和平解放,北京大学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在65438-0952年全国高校调整期间,由于清华大学历史系和燕京大学历史系部分骨干教师的涌入,北大历史系的师资队伍进一步扩大,在国内外的学术地位越来越突出。随着形势的发展,考古专业于1983从系里分离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系。

历经110年风风雨雨,民主科学的光荣传统代代相传,严谨求实的优良学风从未失效。1903开设中国史、世界史,民国初年增设历史地理、考古学、史学理论与方法、专门史等课程体系。屠呦呦、王、李大钊、、、、陈翰笙、陈寅恪、冯、何炳松、傅斯年、李记、董作斌、孟森、钱穆、陈寿彝、陈元、顾颉刚、范文澜、张星轩、刘崇卓。1952院系调整后,清华、燕京等名校精英并入本学科,如简伯赞、项大、张、邓光明、齐思和、杨仁坤、、、王铁崖、邵洵正、苏、、、张光达、苏白和。

读了古今中外所有的历史沧桑,我们系几代老师倡导的原则就是专心读书,淡泊名利。学风勤政、严谨、求实、创新。公认的学术标准是没做过,贵不贵。在这种学术氛围下,大家都能静下心来研究知识,对学术标准有着高度的认同和执着的追求。对学生有严格合理的要求,毕业生中不断涌现出一些优秀的领导者。对优秀人才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在学术研究上,教师树立了“争上游、创一流”的奋斗意识,科研成果不仅在数量上有所增加,在质量上也有所提高。在认可度高、影响力大的一流学术期刊上,我系教师发表论文数量大幅增加。近年来,我系获得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奖8项,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项。

近年来,我系教师开展了与重大问题密切相关的研究课题,包括:世界现代化进程比较、全球化进程研究、长沙走马楼吴简整理研究、盛唐研究、中国古代官制研究、近代中国与社会的思想文化互动、中日历史研究、 20世纪中国的国际互动与冷战时代的中外关系、城市与军事历史地理、东亚的巨变与重新崛起、战后东北亚国际关系的演变、西汉简牍的整理与重新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