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对和谐社会的描述主要有哪些状态?

孔子曾说:“大道之行是为了共同的利益,世界应该选择贤能之士,并使诚信和培养相互理解。所以,故人不但是亲人,也不仅仅是儿女,这样才能安度晚年,强而有用,老而孤独多病,男有所养,女有所归,货有所弃。不必说他自己,他也不出体逼他作恶。”

社会要老有所养,强有所用,幼有所长,孤老多病者要有所养。

孟子说得更清楚。他把人培养成“老有所养,幼有所养”(论惠亮国王)。这不正是我们在现实中所做和推崇的吗?很多公办甚至民办的养老中心、老年公寓、幼儿园、托儿所等不都是这样吗?只是实践这些要求?最近北京一位道德模范侍候公婆和他们的父亲十五年,让她年近百岁,安享晚年。

当然,无论是孔子还是孟子,他们还有很多“要恢复古代奴隶制社会”、“努力者治其人,努力者治其人”等道德伦理观念,但他们都对整个社会抱有美好的愿景,尤其是在他们的政治主张无法实现甚至处处碰壁的时候。他们也会逐渐转变思想,期待追求美好和谐的社会。虽然那在当时是不可能的。比如孔子曾经问过几个学生的志向,鲁兹率先发言,大意是他可以治理一个外强中干,内有饥荒的国家,三年之内就可以治理好。冉说他可以治理一个小一点的国家,三年之内就可以治理好。龚喜华说,他只想做一个小小的司仪。只有曾点(曾参父亲)说:“那些在晚春的,已经在春天里取了衣裳的,有五六个状元,六七个童子,沐浴在解释里,风在跳舞,在歌唱。”(《论语》,下同)孔子听了这话,叹了一口气,“我是有道理的。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不存在剥削压迫和社会动荡,只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可以和谐相处的情况吗?所以,笔者认为这就是孔子所倡导的和谐社会的形象描述。

至于老子,他主张“无为而治”。他认为治理越加强,社会就会越混乱(其实是一种后果就是原因的观点)。是由我国春秋时期各国所谓的多次战争和动乱造成的,有其消极的一面,但也有许多朴素的辩证思想。他对国家和社会也有自己的理想蓝图,叫做“小国寡民”下同)要回到原始的社会状态中去,就是要结婚,要执政。但是,对于老百姓来说,任何社会要达到“愿吃、愿伺候、愿安居、愿风俗、面向邻国、相互倾听、不与人交往直至老死”的目标,都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其他一些要求也是从一个侧面来的。

后来,经历过战争灾难的人们向往更加美好和谐的生活。最著名最有代表性的应该说是陶渊明了。他是东晋人,是四世纪到五世纪之交的人物。回顾过去,中国自汉末以来历经多次战乱,民族矛盾尖锐,战乱频仍。人们正遭受混乱和饥饿。因此,人们普遍渴望稳定和和平。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他提出了“世外桃源”的思想,并打着渔夫经历的幌子,找到了一个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他这样描述那里的景象。一个渔夫碰巧遇到了一片桃林。“森林缺水,就会得到一座山,山有小口。好像有光就离开船,从口进去,刚开始会很窄,让人过不去。”“土地平坦而宽敞,房屋像美丽的田野和竹子。楼群相连,鸡犬相熟。其中有男有女务农,扮作陌生人,黄头发,自得其乐。”这不是很奇妙的一幕农家乐吗?而且家家都是“设酒杀鸡为食”,生活十分富足。中国古代一直以农业为基础。这里的农场生活场景是如此的丰衣足食,老人和孩子是如此的快乐。如果不是和谐社会,那会是什么样的社会?毋庸置疑,这是大诗人陶对和谐社会的一幅理想蓝图的生动概括,浓缩了当时普通人的一种美好向往。这些古人的梦想和想象根本不可能,只能在我们今天的国家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