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文化的历史演变?

1.儒家思想的形成——先秦时期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孟子是儒家学派的重要创始人;荀子继承儒家,同时兼收百家,与孔孟并不完全一致,但却是战国时期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2.儒学独尊地位的确立——汉代

(1)西汉初年,统治者一直把黄老之学作为政治指导思想。

原因:西汉初年经济破败,万物欣欣向荣,符合休养生息政策的需要。无为而治。

(2)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由此确立了儒家思想为中央王朝的统治思想。

原因:黄老政治使西汉初年社会迅速恢复,经济发达,黄老之学不能满足中央集权加强发展的需要。同时,儒学经过一段时间的自我调整,整合了一个服务于中央集权的新理论体系。为了进一步发展统一事业,汉武帝接受了董仲舒的建议。

影响: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打击地方分裂势力,确立了儒家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3.宋明时期儒学-新儒学的发展

(1)理学兴起的背景:“三教合一”对儒学的影响。理学有两个流派:朱成理学和王陆新学。

(2)宋明理学两大流派。

①程朱理学:“二程”在理学发展中起突出作用,即程颢、程颐。南宋朱继承二程思想,成为一代宗师。朱的《四书句读集注》在元代被作为科举考试的内容,明代则确认了理学在思想界的主导地位。

②王陆薛鑫:代表人物有陆九渊、王阳明。其思想核心分别是“心即理”和“致良知”。

理学是宋明时期儒学的主流,对政治生活、文化教育和社会教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积极影响:重视主观意志的力量,注重气节和品德,强调理智对感情的控制,自我克制,奋发图强,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突出人性的尊严,对中华民族性格的塑造有积极作用。

负面影响:以三纲五常维持专制统治,压制和扼杀了人的自然欲望,产生了负面影响。

4.儒学的延续与变异——明清之际

(1)“异端”思想家李贽

(1)反对把孔孟学说当作权威和教条。

②倡导个性的自由发展。

(3)从根本上否认“自然正义”的存在

(2)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黄宗羲、王夫之、顾。

(1)倡导务实的学风和行为,形成经世致用的思想。

(2)政治上:反对君主专制,提出限制君主制的主张。

(3)经济上:反对“重农抑商”,提出“工商业都是基础”。

难点突破

1,汉代理学与先秦儒学的区别与联系

经过董仲舒的改造,理学与先秦儒学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在继承和发展先秦儒学的基础上,最终取得了统治思想的主流地位。

继承:先秦儒家倡导的“礼”、“仁”、“仁政”、“民本”被新儒家继承;

发展:经过董仲舒的改造,理学能够获得统治意识形态的主流地位,主要是增加了“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三纲五常”等学说,强调王权和等级制度的深化,满足了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的政治需要。同时,理学增加了“大一统”的思想,吸收了众多学派的长处,融合了阴阳家、黄老、法家的一些思想。适应汉武帝的政治需要。

理学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神化皇权,从而成为封建正统。

2.朱成理学与王陆理学的异同。

(1)朱成的理学和薛鑫是宋明理学的杰出代表。两者都是儒学的发展,是儒学发展的重要阶段。两者的思想实质都是用儒家的规训来约束社会,维护专制统治,抑制人的自然欲望。他们的差异只是在理学的范围之内,基本思想是一致的,观念也只差50步和100步。区别在于推理方式的不同,即理解事物和发明本质。

(2)朱成理学强调“理”是世界的本原,主张通过“师事”的方法体验“自然理”的存在,这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思想;心学主张“心即理”,认为人生而有良知,良知即心即理。所以,原因在他们自己心里,没必要向外求。他们只要克服私欲,恢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这就是主观唯心主义。

3.明清君主的批判和启蒙运动的批判有什么区别?它在社会变革中的作用有什么不同?19世纪末20世纪初康有为和孙中山对君主专制的态度与明清时期对君主专制的批判有什么区别?

明清时期对君主国的批判主要集中在对君主国的批判上,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限制君主国的主张。在当时的文化专制下没有成为主流思想,所以没有推动明清社会转型。启蒙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是继文艺复兴之后人类近代史上的第二次思想解放。启蒙思想家主要是批判封建专制制度(集中批判专制主义和宗教主义,为未来的资本主义提出了许多建构,如君主立宪、三权分立、社会契约等。他们所宣扬的天赋人权、三权分立、自由、平等、民主、法治等思想原则得到广泛传播,形成了强大的社会思潮,动摇了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描绘了未来资本主义社会的宏伟蓝图,为法国大革命充分动员了思想,对法国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变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19世纪末,康有为通过改革,主张君主立宪,而不是君主专制。20世纪初,孙中山主张通过革命摧毁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主要原因在于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走上政治舞台。

4.儒家思想获得其正统地位(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导地位)的原因。

(1)儒家思想从根本上适应了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

(2)儒家思想强调人对社会的关注,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也是广大民众所追求和信仰的。

(3)儒家思想不竭的生命力在于它能不断吸收其他思想的先进部分,并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作出适应性的调整,因此受到统治阶级的喜爱。

5.传统儒家文化的现代意义。

(1)儒家的道德规范意识是现代社会培养公德意识的一个主要渠道;

(2)儒家倡导的大一统思想,对于维护安定团结的社会局面,促进祖国统一大业,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价值;

(3)儒家的民本治国思想对当今政治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4)儒家崇尚和谐的思想对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维护和谐的社会秩序具有重要作用;

(5)儒家倡导的民本、重农思想对解决今天的“三农”问题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6)中国的儒家思想在世界上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它是中国文化的象征,在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得到了启蒙运动领袖伏尔泰的称赞和介绍。

6.如何正确看待传统儒家文化?

对待传统儒家文化的科学态度和方法应该是古为今用,批判继承;

(1)在长期的历史实践中形成的那些优秀的价值原则,是可以转化为时代精神来继承的。

(2)有些内容可以剥离其封建思想内核和有益的精神因素,使之成为今天新文化建设中有用的思想成分。

(3)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必须否定和抛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