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吃月饼的初衷是什么?为什么?
传说在唐代,月饼不叫月饼,因馅中有进口的核桃和芝麻,故称胡饼。中秋节杨贵妃在吃胡饼的时候看到了月亮,就心血来潮说胡饼应该叫月饼,所以月饼的命名权属于杨贵妃。当然,这只是民间的解读。其实中国最早有月饼的文字记载是因为苏东坡的诗:“小饼如嚼月,内有酥,外有馅。”也就是说,从宋代开始,月饼逐渐流行起来,多了一层团圆的意味。圆圆的月饼正好取了团圆的象征意义。万里如是明,今日是最分明的一年。清代支竹一首诗写道:“红白毛转细,中秋赠京畿。”民国北平民谣唱道:“荷花未尽卸,又是中秋。家家户户切月饼,蜡纸马男妓,猜拳点菜,共赏月。”可想而知,在岁月的变迁中,月饼已经相当普及。
于是自然而然的,到了我们这一代,中秋节自然会吃月饼,只不过成了一种惯性和机械的存在,忘记了月饼曾经寄托了我们民族对自然之神的向往?现在我们只是把月饼当成了一种食物和礼物,如此务实,却悲壮的没有了老祖宗那种纯粹美好的想象和对自然那种质朴敬畏的亲和力?
中国的节日从来都是和吃联系在一起的,比如春节吃饺子,端午节吃粽子,这和我们国家几千年的农业社会有关。节日和农业节气联系紧密,所有节日吃的都是接近地球的食物。春节、端午节和中秋节是中国的三大传统节日。吃月饼自然变得如此重要。月饼的馅可以全是花,但甜才是最重要的。原因很简单。在原始农业社会蔗糖和蜂蜜出现之前,甜味曾经是人们的一种向往和渴望。古代哲学家认为它是与光有关的两种最高贵的东西,也是与美有关的最好的词。所以,直到现在,我们还在说“甜蜜的生活”,用甜蜜来表达最美好的日子,才是最高贵的体现。所以月饼的甜是必然的,也是重要的,体现了一个苦大仇深的民族对生活的长期向往和赞美,尤其是圆甜的生活。
在清朝的《燕京年》中,有一句绝对的话:“中秋月饼京都第一,别处粮食不足。”小时候,我家住在前门楼子附近。中秋节自然是吃知美斋的月饼,但当时知美斋等店铺卖的月饼多是四大传统月饼:自然,自然,月饼自然红,自然,自然,馅料里有青苔红丝的蜜饯,富含芝麻和桃仁,但糖的甜一定是冰糖。
现在的人越来越怕甜,把甜和高血脂、高血糖、肥胖联系起来,让甜成为一件很可怕的事情。现在的月饼自然迎合了人们的新口味,不敢甜,敢塞海鲜、鲍鱼、鱼翅、燕窝,甚至还有人参,时尚得像一张张五颜六色的脸。一定要在老先生的火炉里践行原本象征着家庭团圆、生活甜蜜的朴素含义。但是,月饼变成了一个篮子,你敢往里面放任何馅儿。自然就敢把大众化的月饼做成贵族化的顶级产品。几千元甚至上万元的月饼,数量巨大或者价值连城,都不是新闻。去年我居然把它翻新成纯钛月饼,和时装秀一起“秀”出来。随着时代的变迁,民族传统中的民间的东西一定也要消失吗?还是非要变得这么商业化和奢华?今年政府出台了禁止月饼豪华包装的强制性指令,迫使月饼价格居高临下。这当然是好事,但真正让月饼回到原来的位置,也不是一时之事。为了赚钱,月饼还在翻新,我们自己玩。每当我想起我国月饼史上这样的大月饼、金月饼,我就不由自主地想起当年溥仪送给内政大臣应劭的一个月饼,长两尺,重二十斤。已经是当时人们惊叹的了,现在看来是杯水车薪。
为什么我们必须在中秋节吃月饼?看来这个问题还是值得我们自己去问的。肖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