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门信息
简介
天安门广场始建于明朝永乐十五年(公元1417)。原名“承天门”,意为天安门广场,寓意“承天启运”、“受命于天”。
意大利是紫禁城的正门。当时的承天门远没有现在的天安门广场宏伟,只是一座三层的木牌楼,中间挂着“承天门”的牌匾。此建筑于公元1451年毁于火,公元1465年重建,明末毁于火。直到清顺治八年(公元1651)重修,才大体成为今天的风格,并改名为“天安门广场”。天安门广场的总高度是33.7米。底部是汉白玉的须弥山基座。基座为红色墩柱,高10余米,由每块重43公斤的大砖砌成。码头上的塔厅东西宽九间,南北深五间。用“九、五”之数,就是以皇帝为“九、五”,具有至高无上的意义。天安门城楼的设计者是江苏吴县人蒯祥。他被当时的人们誉为“快鲁班”。清朝末年,天安门广场也遭受了中国封建统治者的腐败和外国殖民者的入侵。公元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洗劫并炮轰天安门广场。从那以后,天安门城楼上就被蒿草覆盖,一片荒凉。1949 65438+10月1,天安门终于获得了新生。毛主席带领党政军各民主党派和群众团体的领导人登上天安门门,向全世界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天安门门成为中国亿万人民心目中的圣地。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为现代中国的象征,并被设计成国徽。天安门广场,500多年厚重的历史内涵,高度浓缩的中国古代文明和现代文明,新中国的象征和无与伦比的政治关注和向往,是中国各族人民向往的地方。她记录了中华民族不畏流血牺牲,争取独立自由的勇气和力量;写下了新中国诞生的光辉一页和中华民族繁荣昌盛的壮丽诗篇[1]。
历史
天安门广场始建于明朝永乐十五年(1417),于1420年竣工。起初,它只是一座名为开国大典的三层五室木牌楼。
称为“承天天门”,意为“承天启云”、“受命于天”。天顺元年(1457),牌楼毁于雷火。八年后,成化元年(1465),改建为门楼,宽五间,深三间。崇祯十七年(1644),李自成大军入侵北京,承天门再次被毁。清顺治八年(1651),对遗址进行了大规模的重建,重修为塔,名称也改为“天安门坊”,意为“受命于天,以安治国”1688(康熙二十七年)和1952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修缮。1970中的重建基本保持了1651中重建的形态。天安门广场比原来高了83厘米,总高度为34.7米(原来的高度为33.87米)。明清时期,在天安门广场与大清门(明代称大明门,民国称中华门)之间的千前廊形成了一个占地数万平方米的T型宫殿广场,东西两个门,东有长安左门,西有长安右门,设有六大国家统治机构和各类医院。这是帝国统治机构的中心。明清皇帝一般在天安门广场发布重要诏令,称为“金凤诏令”。此外,皇帝的婚礼、将军出征时的插旗、皇室官员亲征时的献路、秋季刑部提审重点罪犯(“秋审”)和宫廷考试公布“前三名”(《金殿传》)等重要仪式也在这里举行。1949年举行开国大典后,天安门广场多次整修,其中1952和1970两次整修规模较大。1988年,门楼开始收费,对外开放[2]。
特性
天安门广场位于北京传统的中轴线上,由塔楼和塔楼两部分组成。它是中国古代的天安门门,外形庄严宏伟。
天安门广场位于北京中轴线上,始建于明朝永乐十五年(14l7)。原名承天门,表示皇帝“承天启运,受命于天”。清顺治八年(1651)重建后,改名为天安门广场,包含皇帝为天行使权力。它被认为是世界的最高意志;也有“外和平,内长治久安”的意思。明清时期,天安门广场是皇城的正门,五门九塔,高33.87米。1970改造后高达34.7米。其优雅的造型是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杰作。天安门广场的主体建筑分为两层。上层是高耸的塔,重檐,黄色琉璃瓦顶。东西宽九米,南北深五间,以“九五”数字作为皇帝威严的象征。正面有36个菱形的门窗。城抱底座周围有汉白玉栏杆和围栏,雕有荷花花瓶图案。塔内所用木材多为楠木,60根红漆巨柱整齐排列。柱顶有藻井和横梁,绘有金龙和龙纹吉祥彩画。地面被所有的金砖覆盖,占地约2000平方米。屋顶的正面和垂直脊饰有吻、神仙和动物。下层为朱红色裙楼,高13m,四周为琉璃瓦封顶的矮墙,下层为雕刻精美的汉白玉基座,高1.59m..城台总面积4800平方米,东西两侧各有一个长100级台阶的楼梯,用于上下城楼,俗称“马道”。还有五个拱形门道。中间的门洞最大,高8.82米,宽5.25米。只有皇帝可以进出。塔前有外金水河,七座汉白玉雕石桥飞临其上,中间最宽的一座叫“御桥”。专为皇帝设计;御桥两侧,有宗室太子曾经经过的“王巩桥”;王巩桥周围的“品级桥”是供拥有三件以上产品的官员行走的;四级以下的官员、士兵和仆人只能走“龚升桥”。公桥在祠堂(劳动人民文化宫)和社坛(中山公园)前。五内金水桥除了类似的严格分级规定,还有“万人来朝”的意思。在金水河两岸,有两对雄伟的石狮子和两只高9.57米的中国手表。石室是明朝永乐年间的原物,距今已有500多年。石狮后面两侧有红色观景台,前面建有花坛。游客经常在这里停下来看风景。华表上满是龙和云,巨大的圆柱顶端有一个云盘和一个露盘,上面坐着一只石兽。此兽有看皇帝出入之意,所以人们把前华表上的两个石兽称为“王桂军”;把后花台上两个背朝南北的石兽叫做“王君出”。天安门广场夜景
天安门广场是明清两代皇帝发布诏令的地方。如遇新天皇即位、婚礼等重大庆典及天皇父母入宫,应开放天安门广场。皇帝通常不去天安门广场。只有每年去拜天、拜地、拜粮的时候,才从这个门进出。此外,皇帝利用亲征或将军出征,他们不得不在天安门广场前祭出道路和旗帜,以取得胜利凯旋而归,同时显示自己的威望。天安门广场也是“金殿传世”的地方。每隔两天殿试,皇帝就召见并传呼新进士的名字,称为“传”。冠、亚、花探三名,插上金花,穿上红绸,骑马过街,谢黄恩。只有皇帝才能进出天安门广场,而且只能在喜事时进出,绝对禁止在葬礼时进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多次维护天安门广场,现在它已焕然一新。左右两侧搭建了大型观礼台,供大型庆典嘉宾观礼;金水河南有绿化带,花木四季常青[3]。
周围地区
故宫、天安门广场、人民大会堂、人民英雄纪念碑、毛主席纪念堂、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山公园等。
交通
乘坐北京地铁1线,1、4、5、8、10、20、22、37、52、728路公交车在天安门东下车,乘坐北京地铁2号线9、17、22、44、48、59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