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那么为什么之后的晋国人才匮乏呢?
楼主你好,这个问题想必很多人都研究过。以下是我个人的看法与大家分享:
首先,三国确实是人才辈出的时期,但也是“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啼”的悲剧时期。所谓“滚滚长江东流,浪淘尽英雄”,很多英雄先贤倒下的时候都正值壮年。像孙坚、吕布、郭嘉、孙策、周瑜、典韦、关羽、张飞,多少超一流的文官武将依然不能幸免,而袁绍、公孙瓒、高顺、纪灵更多的是二流、三流,甚至只露过一两次面,所以他们都不是人才,更不用说无数在战争中没有留下名字的人了。蔡邕、孔融、米芾、竹林七贤等书香显赫的人才被杀,很大程度上破坏了文化的延续,侵蚀了培养人才的土壤。战争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人才的断层,文明传承的断层。英雄辉煌的背后,是名将的凋零,人才的陨落,传承的断代。
再者,自从曹丕实行“九级郑智”制度后,世家大族有了铁饭碗,有才无才都可以做官。寒门有才者,无道报国。正所谓“上品无穷人,下品无富人。”魏晋以来,王公贵族昏昏沉沉的人层出不穷,晋武帝就是代表,背后折射的是一场醉生梦死。问英雄,用的地方在哪里?
再加上西晋统一以来,乱世的结束,一下子放松了人们紧张的精神,没有了奋斗和重建新的价值观。目标和追求的丧失让人们除了空虚一无所有,享乐成了生活的主要部分。所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温室里怎能长出参天大树?金朝最终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以上供大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