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是什么风格?

西方古代建筑风格流派

古希腊建筑

古希腊的建筑风格以和谐、完美和崇高为特征。古希腊的神庙建筑是这些风格和特点的集中体现,也是古希腊乃至欧洲最伟大、最辉煌、影响最深远的建筑。古希腊建筑风格的特点最集中在圆柱上:

多立克柱:柱的比例较粗,高度约为底径的4 ~ 6倍。柱身有凹槽,凹槽背面是尖的,没有柱基。檐高约为全柱高的1/4,柱距约为底径的1.2 ~ 1.5倍。

爱奥尼亚柱:柱的比例细长,高度约为基径的9 ~ 10倍。柱体上有凹槽,凹槽的背面呈带状。檐高约为全柱高的1/5,柱距约为底径的2倍。

科斯林教团:除了柱头像一个装满卷草的篮子之外,它和爱奥尼亚教团是一样的。

古希腊是欧洲文化的摇篮,是西欧建筑的先驱,但目前仍处于萌芽和胚胎期。它们的种类不多,造型简单,结构幼稚,这是由于其艺术的完善,古希腊的纪念性建筑大致形成于公元前8世纪,成熟于公元前5世纪,公元前4世纪在造型和技术上进入了更广阔的发展时期。

因为宗教在古代社会中占有重要地位,所以古代国家的寺庙往往是这个国家建筑艺术最高成就的代表,希腊也不例外。古希腊是一个泛神论的国家。人们认为每一个城邦、每一种自然现象都是由一个神主宰的,所以希腊人崇拜各种神来建造庙宇。希腊神庙不仅是宗教活动的中心,也是城邦公民和商业活动的场所,还是储存公共财富的场所。这样,神庙就成了希腊人朝拜的圣地,竞技场、大厅、招待所等公共建筑就建在圣地周围。

希腊最早的寺庙建筑只是长方形建筑,有门廊,贵族居住。在他们看来,神庙是上帝居住的地方,上帝只是一个更完美的人,所以神庙只是一个更高的人的居所。后来又增加了柱式,从早期的“端柱廊式”逐渐发展到“前廊式”,即殿前的廊由四根柱子组成,再发展到“前后廊式”。到公元前6世纪,门廊式已经演变成希腊神庙建筑的标准形式——“围柱式”,即长方形的神庙被柱廊所环绕。

2.古罗马建筑

古罗马建筑是古罗马人沿袭亚平半岛伊特鲁里亚人的建筑技术,继承古希腊的建筑成就,在建筑形式、技术和艺术上进行广泛创新的一种建筑风格。古罗马建筑在1至3世纪达到顶峰,达到西方古代建筑的顶峰。

古罗马建筑有很多种。既有罗马万神殿、维纳斯和罗马神庙,也有巴勒贝克太阳神庙等宗教建筑,还有宫殿、剧院、竞技场、浴场、广场、大殿(长方形大厅)等公共建筑。住宅建筑包括内室式房屋、内室式房屋与围柱式房屋相结合的房屋以及四层或五层的公寓。

古罗马世俗建筑的形式已经相当成熟,与功能结合得很好。比如遍布罗马帝国的大型剧院,观众平面呈半圆形,一排排上升,以垂直过道为主,水平过道为辅。根据票号,观众从不同的入口和楼梯到达每个区的座位。人不交叉,聚散方便。舞台高高升起,前面是乐池,后面是化妆楼。化妆楼的立面是舞台的背景,两端向前突出,形成裙楼的原型,类似于现代大型表演建筑的基本造型。

古罗马多层公寓常用的标准单位。一些公寓底层有商店,楼上的住户有阳台。这种形状类似于现代公寓的形状。从剧场、竞技场、浴场、公寓的造型来看,当时的建筑设计相当发达。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写的《建筑十书》就是这门科学的总结。

古罗马建筑能满足各种复杂的功能要求,主要依靠高层拱形结构获得宽阔的内部空间。巴拉丁山上弗拉维安宫主厅的管状拱门跨度为29.3米。万神殿穹顶的直径是43.3米。一世纪中叶,出现了十字拱,它覆盖了方形的建筑空间,将拱顶的重量集中在四角的墩上,没有连续的承重墙,所以空间更加开阔。

将几个十字拱与圆柱拱和穹顶结合起来,可以覆盖复杂的内部空间。罗马帝国的皇家浴场就是这种结合的代表作。

古罗马中央广场以东的君士坦丁大教堂,中央有三个十字拱门,跨度25.3米,高40米。左右两侧有三个跨度为23.5米的圆柱形拱来抵抗水平推力,结构层次很高。剧院和竞技场的巨大礼堂也建立在复杂的拱形售票系统上。

由于采用了强度高、施工方便、价格低廉的火山灰混凝土,拱券结构得到了推广。大约在公元前二世纪,这种混凝土成为一种独立的建筑材料,到公元前一世纪,它几乎完全取代了石头,用于建造拱券,也用于建造墙壁。混凝土表面通常用一层方锥石或三角砖保护,然后抹一层灰或贴一层大理石板;还有就是在混凝土墙前砌石墙做面层的做法。

古罗马建筑的木结构技术已经达到了相当的水平,可以区分桁架的拉杆和压杆。罗马、图拉真、巴西利卡和木桁架跨度25米。建于公元一世纪的罗马斗兽场,可容纳5万名观众,仅用了5-6年就建成了。它建在一个已被填平的湖面上,但地基没有明显下沉。

3.罗马式建筑

罗马建筑是公元10至12世纪欧洲基督教流行地区的一种建筑风格。罗马建筑原意为罗马建筑,也译为罗马建筑、罗马建筑、类罗马建筑等。罗马建筑风格多见于修道院和教堂。

罗马建筑的典型特征是:墙体巨大厚实,墙体采用连环券,门户采用同心多层券,以减少沉重感。西方有一两座钟楼,有时拉丁十字架和横厅的交叉处也有钟楼。中厅的大小柱子有节奏地交替排列。狭窄的窗户在一个大的内部空间里营造出一种黑暗而神秘的氛围。简单的中央大厅与宏伟的祭坛形成对比,中央大厅与侧廊之间巨大的空间变化打破了古典建筑中的平衡感。

随着罗马建筑的发展,中央大厅越来越高。为了减少和平衡高耸的中厅上拱脚的横向脊椎力,使拱顶适应不同大小和形式的平面,后来产生了哥特式建筑。罗马建筑作为一种过渡形式,不仅将厚重的结构与垂直上升的气势结合在一起,而且在建筑史上第一次成功地将塔楼组织成建筑的完整构成。

罗马建筑的著名例子有:意大利比萨大教堂建筑群、德国沃尔姆斯大教堂等。

4.哥特式建筑

哥特式建筑是11世纪下半叶起源于法国,13至15世纪流行于欧洲的一种建筑风格。主要见于天主教堂,也影响世俗建筑。哥特式建筑以其高超的技术和艺术成就在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哥特式教堂的结构体系由石骨架券和飞扶壁组成。它的基本单元是在正方形或长方形平面的四个角的柱子上做一个双中心骨架尖券,一边一个,对角线一个,屋顶石板支撑在券上形成拱顶。这样可以在不同跨度上制作相同高度的券,拱顶重量轻,相交清晰,减少了券脚的推力,简化了施工。

飞垛由侧厅外墩发出,以平衡中厅拱脚的侧向推力。为了增加稳定性,尖塔往往建在柱式桥墩上。由于尖券、尖拱和飞扶壁的使用,哥特式教堂的内部空间宽敞、简洁、统一。檐篷、壁龛等装饰细节也以尖券为主题,建筑风格与结构手法形成有机整体。

5.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

文艺复兴建筑是欧洲建筑史上继哥特式建筑之后的一种建筑风格。15世纪产生于意大利,随后传播到欧洲其他地区,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文艺复兴建筑。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在文艺复兴建筑中占有最重要的地位。

文艺复兴时期建筑最明显的特点就是扬弃了中世纪的哥特式建筑风格,在宗教和世俗建筑中重新采用了古希腊和罗马的柱式构成元素。

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师和艺术家认为哥特式建筑是基督教神权的象征,而古希腊罗马建筑是非基督教的。他们认为这种古典建筑,尤其是古典的圆柱构成,具有和谐性和合理性,与人类的美有相通之处,符合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理念。

但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师绝不是外行。虽然有些人(如帕拉第奥、维格诺拉)在作品中对古典柱做了严格的规范。然而,当时的建筑师,包括帕拉第奥和维格诺拉本人,都不受规范约束。

他们一方面采用古典柱,另一方面又灵活大胆创新,甚至将各个地区的建筑风格与古典柱融为一体。他们还应用了文艺复兴时期的许多科技成果,如力学方面的成就、绘画中的透视法、新的建筑机械和工具等。,到建筑创作的实践中。

在文艺复兴时期,建筑的种类、形状和形式比以前增加了很多。建筑师不仅在创作中体现统一的时代风格,而且非常重视表达自己的艺术个性。总之,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尤其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是世界建筑史上大发展大提高的时期。

一般认为,15世纪佛罗伦萨大教堂的竣工标志着文艺复兴建筑的开始。然而,对于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何时结束,仍有不同的看法。一些学者认为,直到18世纪末,近400年属于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另一种观点认为,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在17世纪初结束,随后转变为巴洛克建筑。

文艺复兴建筑在意大利以外的形成和延续,呈现出复杂、曲折、参差不齐的局面。建筑史学家对其他国家文艺复兴建筑的性质和持续时间并不认同。尽管如此,建筑历史学家公认,以意大利为中心的文艺复兴建筑在接下来的几百年里对欧洲和其他许多地区的建筑风格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6.巴洛克建筑

巴洛克建筑是在17 ~ 18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建筑和装饰风格。其特点是外观自由,追求动感,装饰和雕刻丰富,色彩强烈,常用曲面和椭圆形空间。

巴洛克一词的原意是怪诞的,古典主义者用它来指代这种被认为是离经叛道的建筑风格。这种风格在反对刻板的古典形式、追求自由奔放的风格和表达世俗趣味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影响了城市广场、园林艺术乃至文艺部门,一度在欧洲广泛流行。

7.洛可可风格

洛可可风格是建筑风格的一种,主要表现在室内装饰上。18诞生于20世纪20年代的法国,在巴洛克建筑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洛可可风格的特点是色彩鲜艳,装饰精致,家具也很精致复杂,不像巴洛克风格色彩强烈,装饰丰富。德国南部和奥地利的洛可可式建筑内部空间非常复杂。

洛可可装饰的特点是:细腻温婉,常采用不对称手法,喜欢用弧线和S形线,特别喜欢用贝壳、漩涡、岩石作为装饰主题,缠绕草花,缠绵缠绕,连成一体。天花和墙面有时用曲面连接,墙角处布置壁画。

室内建筑部分为了模仿自然形态,往往做成不对称的形状,变化很大,但有时也是人为的。室内墙面粉刷,爱用明亮的浅色如浅绿、粉红、玫红等。,而且大部分脚都是金的。室内墙裙板有时用木板,有时做成精致的框架。镜框四周有一圈花边,中间常衬浅色东方织锦。

洛可可风格反映了法国路易十五时期宫廷贵族的生活情趣,一度风靡欧洲。这种风格的代表作品有巴黎苏比斯公馆的公主沙龙和凡尔赛宫的皇后室。

8.浪漫建筑

浪漫主义建筑是18世纪下半叶至19世纪下半叶在一些欧美国家受文艺浪漫主义影响而流行的建筑风格。

浪漫主义在艺术上强调个性,崇尚自然主义,主张用中世纪的艺术风格与学院派的古典主义抗衡。这种思潮表现在建筑上追求超尘脱俗的品味和异国情调。

从18世纪60年代到30年代,是浪漫主义建筑发展的第一阶段,也被称为前浪漫主义。中世纪城堡般的豪宅,甚至东方建筑草图都出现了。20世纪30-70年代是浪漫主义建筑的第二阶段,浪漫主义建筑已经发展成为一种建筑创作潮流。因追求中世纪哥特式建筑风格,故又称哥特式文艺复兴建筑。

9.古典文艺复兴建筑

古典复兴建筑流行于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的欧美一些国家,采用严谨的古希腊罗马建筑,也称新古典主义建筑。

当时人们受到启蒙运动的影响,推崇古希腊罗马文化。在建筑方面,古罗马的广场、凯旋门、功勋柱等纪念性建筑成为效仿的榜样。当时考古取得了很多成果,大量古希腊罗马的建筑瑰宝出土,为这一设想的实现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国会、法院、银行、交易所、博物馆、剧院和一些纪念性建筑等公共建筑主要采用古典复兴建筑风格。这种建筑风格对普通住宅、教堂、学校影响不大。

法国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中心,也是建筑古典复兴的中心。先贤祠等古典建筑建于法国大革命前的巴黎,拿破仑时代的巴黎也建造了许多纪念性建筑,其中凯旋门和马德琳教堂都是古罗马建筑风格的复制品。

英国主要复兴希腊建筑形式,典型的例子有爱丁堡中学、伦敦大英博物馆、柏林勃兰登堡门、申克尔设计的柏林皇宫剧院和亚多拉斯博物馆。勃兰登堡门是以雅典卫城的大门为原型的。

美国独立前,建筑风格多为欧式,被称为“殖民风格”。美国资产阶级在独立后,在摆脱殖民统治的同时,试图摆脱建筑的“殖民风格”,借助希腊、罗马的古典建筑表现民主、自由、荣耀、独立,于是古典复兴建筑在美国盛行。

美国国会大厦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它仿照巴黎的万神殿,试图表现宏伟,强调纪念性。希腊建筑形式在美国的纪念性建筑和公共建筑中也很受欢迎,比如华盛顿的林肯纪念堂。

10,折衷建筑

折衷主义建筑是19世纪上半叶至20世纪初在一些欧美国家流行的建筑风格。不拘一格的建筑师随意模仿历史上的各种建筑风格,或者自由组合各种建筑形式。他们不强调固定的法式风格,只强调比例平衡和纯粹的形式美。

随着社会的发展,需要各种建筑来满足各种要求。19世纪,交通的便利、考古的进步、出版业的发展、摄影技术的发明,都有助于人们了解和掌握以前时代和地区的建筑遗产。于是,很多城市都出现了带有希腊、罗马、拜占庭、中世纪、文艺复兴、东方情调的建筑。

19世纪中期,折衷主义建筑在法国最为典型,巴黎美术学院是当时传播折衷主义艺术和建筑的中心。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最为突出。总的来说,不拘一格的建筑思潮还是比较保守的,没有根据当时不断涌现的新建筑材料和新建筑技术来创造新的建筑形式。

折衷主义建筑的代表作品有:巴黎歌剧院,是法兰西第二帝国的重要纪念碑。剧院外立面模仿意大利晚期巴洛克建筑风格,夹杂复杂雕刻,对欧洲各国建筑影响很大;

11,功能主义建筑

功能主义建筑是一个建筑学派,认为建筑的形式应该服从其功能。从古至今,许多建筑都注重功能,但在19世纪后期,欧美一些建筑师为了反对追求形式而忽视功能的学院派设计思想,探索新建筑之路,突出建筑的功能。

随着现代主义建筑运动的发展,功能主义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风靡一时。本来强调建筑的功能是现代主义建筑运动的重要观点之一,但后来有人把它当成绝对的信条,称之为“功能主义”。他们认为,不仅建筑形式必须反映功能、表达功能,建筑平面布局和空间组合也必须以功能为基础,所有具有不同功能的构件也应分别展示。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出现了另一种功能主义者,主要是一些建筑商和工程师。他们认为经济上“买得起”的建筑是功能性建筑,会自动产生美观的形式。这些极端的想法排除了建筑本身的艺术规律,只会对功能主义本身造成混乱。

20世纪50年代以后,功能主义逐渐消失,甚至乐?柯布西耶也与功能主义者分道扬镳。但毫无疑问,功能主义一开始就对现代建筑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12,现代派建筑

现代主义建筑是指二十世纪中叶主导西方建筑界的一种建筑思潮。这种建筑的代表主张建筑师要摆脱传统建筑形式的束缚,大胆创造适应工业化社会条件和要求的全新建筑。因此具有鲜明的理性主义和激进主义色彩,也被称为现代主义建筑。

现代主义建筑思潮产生于19世纪后期,成熟于20世纪20年代,并于50、60年代风靡全球。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有人认为现代主义建筑已经过时,有人认为现代主义建筑的基本原则仍然正确,但需要修改和补充。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当提到现代主义建筑时,一些文件被贴上了“20年代”或“正统”的标签。

1919年,德国建筑师格罗皮乌斯是包豪斯的校长。在他的领导下,包豪斯成为20世纪20年代欧洲最激进的艺术和建筑中心之一,推动了建筑革新运动。德国建筑师密斯?范德罗厄在20世纪20年代初也发表了一系列文章,阐述新观点,用示意图展示未来建筑的特征。

20世纪20年代中期,格罗皮乌斯·勒?柯布西耶,密斯?范德罗和其他人设计并建造了一些新风格的建筑。其中,格罗皮乌斯和勒的包豪斯学校建筑?勒·柯布西耶的萨沃伊别墅,巴黎的瑞士学生宿舍,以及他的日内瓦国联大厦设计方案,密斯?范德罗的巴塞罗那世博会德国馆等。在这三位建筑师的影响下,20世纪20年代后期,一些年轻的欧洲建筑师,如芬兰建筑师阿尔托,也设计了一些优秀的新建筑。

与学院派建筑师不同的是,格罗皮乌斯等人对普通居民大量需要的住房颇为关注,也有人对此进行了科学研究。

1927,在密斯?在范德罗的主持下,在德国斯图加特举办了住宅展览,对住宅建筑的研究工作和新建筑风格的形成产生了很大的影响。1928年,来自12个国家的42位创新建筑师代表齐聚瑞士,成立了国际现代建筑协会,一个个“现代主义建筑”也在各地流传开来。

从格罗皮乌斯·勒?柯布西耶,密斯?从范德罗等人的演讲和实际作品中可以看出,他们所倡导的“现代主义建筑”强调建筑要与时俱进,现代建筑要适应工业化社会;强调建筑师要研究解决建筑的实用功能和经济问题;倡导积极采用新材料、新结构,在建筑设计中发挥新材料、新结构的特点;主张坚决摆脱过时建筑风格的束缚,创造新的建筑风格;倡导发展新的建筑美学,创造新的建筑风格。

现代主义建筑的代表人物倡导新的建筑美学原则。包括表现手法和建构手段的统一;建筑形式与内部功能的协调;建筑形象的逻辑;灵活平衡的不对称构成;简单的操控手法和纯粹的体型;吸收建筑艺术中视觉艺术的新成果。

有人称这些建筑观点为“功能主义”,有人称之为“理性主义”,但更多的人称之为“现代主义”。

在20世纪20-30年代,具有现代主义建筑思想的建筑师设计的建筑作品有一些相似的形式特征,如平屋顶、不对称布局、光滑的白墙、简单的屋檐处理、大小不一的玻璃窗、很少或没有装饰性的线脚。这样的建筑形象一时间出现在很多国家,于是有人给它起了个名字叫“国际建筑”。当然,这个名字是就一些表面形式而言的。

20世纪30年代,现代主义建筑思想从西欧迅速传播到世界各地。因为德国法西斯政权敌视新建筑思想,格罗皮乌斯和密斯?范德罗厄被迫移居美国;包豪斯学校被关闭了。但是,包豪斯的教学内容和设计思想对全世界的建筑教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现代主义建筑思想首先在实用建筑类型如厂房、中小学建筑、医院建筑、图书馆建筑和大量住宅建筑中实施;20世纪50年代,在纪念性和国家性建筑中也实现了,如联合国总部大楼和国会大厦。到了二十世纪中叶,现代主义在世界建筑潮流中占据了主导地位。

13,后现代建筑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和西欧出现了反对或修正现代主义建筑的思潮。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现代主义建筑成为世界许多地方的主导建筑潮流。然而,现代主义建筑阵营内部很快出现了分歧,一些人对现代主义建筑观点和风格提出了质疑和批评。

1966年,美国建筑师文丘里在《建筑的复杂性和矛盾性》一书中提出了一套与现代主义建筑形成鲜明对立的建筑理论和主张,在建筑学界,尤其是年轻建筑师和建筑系学生中引起了震动和反响。到了20世纪70年代,反对和背离建筑现代主义的趋势更加强烈。这种倾向有过不同的叫法,如“反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后者被广泛使用。

对于什么是后现代主义,后现代建筑的主要特征是什么,人们的看法并不一致。美国建筑师斯特恩提出后现代建筑有三个特点:装饰性;象征的或隐喻的;与现有环境集成。

目前普遍认为,文丘里确实为后现代主义提出了比较完整的指导思想。虽然他本人并不希望被视为后现代主义者,但他的言论对后现代主义运动起到了极其重要的启发和推动作用。

文丘里批评现代主义建筑师热衷于创新,忘记了自己应该是“保持传统的专家”。文丘里保持传统的做法是“利用传统成分,适当引入新的成分,形成独特的整体”,“通过非常规的方法将传统成分结合起来”。他提倡借鉴民间建筑,尤其欣赏美国商业街上自发形成的建筑环境。文丘里总结道:“对于艺术家来说,创新可能意味着从旧的和现有的东西中挑选和选择。”其实这是后现代建筑师的基本创作方法。

西方建筑杂志在70年代宣传后现代主义建筑作品,但实际上,直到80年代中期,西欧或美国都很少有代表性的后现代主义建筑。典型的例子有奥柏林学院艾伦艺术博物馆的扩建、波特兰市政大楼、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大楼、费城老年公寓等。

从65438年到0976年,在美国俄亥俄州建造的奥柏林学院艾伦艺术博物馆的扩建部分与旧博物馆相连,墙壁的颜色和图案与原建筑相呼应。在一个角落里,一根木质的、变形的伊奥尼亚柱子被孤立地放置着,又矮又粗又滑稽,得到了“米老鼠伊俄涅”的绰号。这种处理体现了文丘里所倡导的手法:它是一个片段,一种装饰,一种象征,也是“以非常规的方式结合传统成分”的范例。

美国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大厦于1984年竣工,建筑师是约翰逊。该建筑位于纽约曼哈顿繁华的麦迪逊大道。约翰逊使这座高楼的外观看起来像一座石头建筑。在建筑的底部,有一个高大的廊柱;中间一个圆形拱门高33米;建筑顶部做成山墙形,有圆形缺口。有人形容屋顶从远处看就是一个老旧的木钟。约翰逊解释说,他打算继承19世纪末20世纪初纽约旧摩天大楼的风格。

美国建筑师史密斯被认为是美国后现代主义建筑师中的佼佼者。他设计的托斯卡纳和劳伦森住宅包括两个小房子,一个是西班牙风格,另一个是古典风格,即三根橙色古典柱子不对称地附着在立面上。

1980,威尼斯双年展艺术节建筑展被认为是后现代主义建筑的世界性展览。该展览位于意大利威尼斯一座16世纪遗留下来的兵工厂内。邀请来自世界各地的20名建筑师设计临时建筑立面,并在工厂内形成一条70米长的街道。展览的主题是“历史的呈现”。

受邀的建筑师有文丘里、西穆尔、斯特恩、格雷夫斯、史密斯、日本的Isozaki信、意大利的Portoghesi、西班牙的Bofil等。这些后现代主义或准后现代主义建筑师在他们的作品中以非常规的方式表达了历史建筑形式的片段。

人们对后现代主义的看法大相径庭,往往与他们对现代主义建筑的看法有关。有人认为现代主义只注重功能、技术和经济的影响,忽视和切断了新建筑与传统建筑的联系,因此无法满足普通大众对建筑的要求。他们特别指责与现代主义相联系的国际建筑与各个民族和地区原有的建筑文化不协调,破坏了原有的建筑环境。

另外,70年代能源危机后,很多人认为现代主义建筑并不比传统建筑更经济,需要改变对传统建筑的态度。有人认为现代主义反映了工业革命和工业化时期的要求,一些发达国家已经过了那个时期,所以现代主义已经不适合新的形势了。持上述观点的人把希望寄托在后现代主义上。

反对后现代主义的人认为,现代主义建筑会随着时代发展,不应该否定现代主义的基本原则。他们认为现代主义把建筑设计和艺术创作与社会物质生产条件结合起来是正确的,建筑师关心社会问题也是正确的。相反,后现代主义者主要关注装饰、象征、隐喻传统和历史,而忽略了许多现实问题。

在形式问题上,后现代主义者搞新折衷主义和技术主义,都是表面的东西。所以,反对后现代主义的人认为,现代主义是一场建筑思想的全面革命,而后现代主义只是建筑中的一种流行风格,不能长久,两者的社会历史意义无法相提并论。

也有人认为后现代主义者指出现代主义的缺点是合理的,但药方不可取。人们认为,后现代主义者迄今为止制作的实际作品在形式上是笨拙而平庸的,不可能是优雅的。也有人认为后现代主义者没有提出什么严肃的理论,但他们在建筑形式上突破了常规,作品具有启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