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乐制度的概念、内容和历史意义。

1.观念:礼乐制度是音乐从属于仪式的思想体系。礼是用来区分宗法等级秩序的,而乐是用来与礼的等级秩序相结合的,两者相辅相成。

2.内容:礼乐系统分为礼乐两部分。仪式部分主要是划分人的身份和社会规范,最终形成等级制度。音乐部分主要是以礼的等级制度为基础,用音乐来缓解社会矛盾。

礼乐制度主要用来维护宗法制度和君权、族权、夫权、神权。《荀子·礼记》说:“礼有三种:天地为生命之本;祖先是阶级(种族)的基础;君与师也,为治之本也。”

“上天道,下天道,尊祖为师,是第三礼。”所谓“礼记三书”,就是天地代表神权,祖先代表宗族权,君主国代表君权。后来统治者把天、地、君、亲、师作为主要崇拜对象,就是基于这一理论。

3.历史意义:中国商周时期盛行礼乐制度。这是维护奴隶制等级观念的规范,也是奴隶主巩固其统治地位的重要手段。其次,吸取了商朝灭亡的教训,反对“淫”,采取了“救乐”的措施。

礼乐制度的实施巩固了奴隶主阶级的社会地位,促进了音乐的发展。但它使音乐成为仪式的附庸,使音乐成为以仪式为中心的典范音乐,逐渐趋于僵化。

扩展数据:

孔子对礼的解释是:“君君,臣,父,子”,“秀恩爱,止于礼”

孔子不仅倡导和主张恢复礼乐制度,而且身体力行。传说他曾向老子要礼物,痴迷音乐,达到“不知三月肉味”的境地。

乐与礼的关系之一:孔子说:“兴在诗,立在礼,成在乐。”关于音乐的产生有四种理论:

1.音乐来自与自然的斗争。

2.音乐来源于同性质的模仿(《鲁春秋·盛夏·古乐》【战国·吕不韦】记载:昔黄帝立凌伦为法...听凤凰的声音,以免有十二法)

3.音乐是原始人类表达思想感情的需要(如《吕氏春秋》第一章所载,著,著,于兴公著,见《女儿涂山》。俞没有会见,而是巡视了该省南部。土山的女儿让她的妾在土山的阳光下等于。女人写歌。歌里说:“等人!”真正的开始是南音)

4.音乐来源于劳动生活(《吴越春秋》载黄帝时期宰相写的《奏歌》:断竹、续竹、飞土、杀人)

百度百科-礼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