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村落时期的服装特征

第一期(1590~1600)主要是写历史剧和喜剧,其中历史剧9部,喜剧10,悲剧2部。麦克白的九部历史剧,除了《约翰王》讲的是13世纪初的英国历史,其他八部都是两部四部曲:《亨利六世》和《理查三世》的前、中、后三部;理查二世、亨利四世(被称为最成功的历史剧)和亨利五世,这些历史剧总结了英国历史上一百多年的动荡,塑造了一系列积极和消极的君主政体,反映了莎士比亚反对封建割据、支持中央集权、谴责暴君暴政、要求开明君主进行自上而下的改革、建立和谐社会关系的人文主义政治道德理想。

10大部分喜剧,《错误的喜剧》,《驯悍记》,《维罗纳的两位绅士》,《爱情的徒劳》,《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温莎的风流娘儿们》,《无事生非》,《皆大欢喜》和《第十二夜》,都是以爱情,友情和第十二夜为主题的。赞美进步和美好的新风貌,同时也温和地揭露和嘲讽旧事物的腐朽和丑陋,比如禁欲主义的错误修正,清教徒的虚伪和高利贷者的贪婪。这一时期莎士比亚戏剧创作的基本基调是乐观明朗,充满了以人文主义理想解决社会矛盾的信心,以至于这一时期写的悲喜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也充满了喜剧氛围。主人公虽然殉情而死,但爱情的理想战胜了死亡,得到了封建世仇的和解。然而,这一时期后期的成熟喜剧《威尼斯商人》却包含了忧郁和悲剧的因素。在崇尚善良、友谊和真挚爱情的同时,反映了基督教社会弱肉强食的阶级压迫和种族歧视,表明作者已经逐渐意识到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着难以解决的矛盾。

第二期(1601 ~ 1607)

主要以悲剧为题材,写了三部罗马剧、五部悲剧和三部“黑色喜剧”或“问题剧”。

罗马戏剧《尤利乌斯·凯撒》、《安东尼与克利奥帕特拉》和《科里·奥拉努》是根据普鲁塔克的希腊和罗马英雄传记改编的历史剧。

《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和《雅典的泰门》这四部悲剧,标志着作者对时代和人生的深刻思考,着力塑造了一些新时代的悲剧主人公:他们从中世纪的禁锢和愚昧中觉醒,在现代的曙光下雄心勃勃地发展或完善自己,却无法克服时代和自身的局限,最终身处同样的环境和内心的敌对势力中。哈姆雷特发现了“全部时间”来为他的父亲报仇。

哈姆雷特(10)视频截图脱榫,决定担起“重整乾坤”的重任。结果是空灵无力回天。奥赛罗忠厚淳朴,信人厌恶。他在汉奸的摆布下杀妻自尽,因追求完美而遭恶报。李尔王在权力带来的荣誉、骄傲和自信中失去了本性,不用当国王也能和普通人一样伟大,所以吃了很多苦。麦克白是一个有功勋的英雄,他的性格中有善和美。在皇位的诱惑和野心的驱使下,他沦落为一个“从血性到血性”的罪人,悔恨世人。这些人物的悲剧深刻揭示了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开始出现的种种社会丑恶和资产阶级利己主义,表现了人文理想与残酷现实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具有高度的概括意义。

由于这一时期戏剧的思想深度和现实主义深度的增强,喜剧如《特洛伊罗斯》、《克雷西达》、《善终必有好》、《针锋相对》也展现了黑暗的一面,笼罩在奸诈和阴谋的邪恶阴影中,因此被称为“问题剧”或“黑色喜剧”。

第三期(1608 ~ 1613)

倾向于妥协和幻想的悲喜剧或传奇剧。

他的主要作品是四部悲喜剧或传奇剧《提尔的里克里斯王子》、《辛白林》、《冬天的故事》和《暴风雨》。这些作品大多是关于分离,团聚,陷害,复仇的。虽然我们仍然坚持人文主义的理想,揭露黑暗的现实,但矛盾的解决主要依靠魔法、幻想、巧合和偶然事件,并以宣扬宽恕、宽容、妥协和和解而告终。

莎士比亚还与弗莱彻合作撰写了历史剧《亨利八世》和传奇剧《两个高贵的亲戚》,后者近年来已被收入现存的莎士比亚戏剧集。

是的,1590年到1600年这段时间是莎士比亚创作的早期,也称历史剧和喜剧时期。这一时期,莎士比亚的人文思想和艺术风格逐渐形成。当时英国处于伊丽莎白女王统治的鼎盛时期,王权稳定统一,经济繁荣。莎士比亚对在现实社会中实现人文主义理想充满信心,他的作品充满乐观和明朗。在此期间,他写了9部历史剧,包括《理查三世》(1592)、《亨利四世》(第一部和第二部)(1597-1598)、《亨利五世》(1599)。剧本的基本主题是拥护中央王权,谴责封建暴君,歌颂开明君主。比如《亨利四世》就展现了国内局势动荡的画面。贵族们联合起来反抗国王,但叛乱最终被平息了;太子早先生活放荡,后来却犯了错误,在平定内乱中立下了汗马功劳。剧中,史实与艺术虚构高度统一。福斯塔夫是其中最生动的角色。他自私、懒惰、胆小,却机警、聪明、乐观,让人忍俊不禁。莎士比亚在这一时期创作的喜剧有富有诗意的《仲夏夜之梦》(1596)、《威尼斯商人》(1597)、反映市民生活习俗的《温莎的风流娘儿们》(1598)、宣扬贞洁和爱情的《无事生非》(1598)。这些戏剧的基本主题是爱情、婚姻和友谊,充满了抒情色彩,表现了莎士比亚的人文主义生活理想。同时,他还写了《罗密欧与朱丽叶》(1595)等三部悲剧。作品虽然有悲情的一面,但基本精神和喜剧是一样的。莎士比亚还写过长诗《维纳斯和阿多尼斯》(1592-1593)、《卢克莱修的耻辱》(1593-1594)和154首十四行诗。

17世纪初,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和詹姆斯一世政权交替,英国社会矛盾激化,社会丑恶日益暴露。这一时期,莎士比亚的思想和艺术走向成熟,人文理想与社会现实发生激烈碰撞。他感到自己的理想难以实现,创作从早期的歌颂人文主义理想转向对社会黑暗的揭露和批判。莎士比亚创作的第二个时期(1601—1607)也被称为悲剧时期。他写过《哈姆雷特》(1601)、《奥赛罗》(1604)、《李尔王》(1606)、《麦克白》(1606)、《雅典的泰门》(65438)。《奥赛罗》中,出身贵族家庭的苔丝狄蒙娜不顾父亲和社会的反对,私自与摩尔人奥赛罗结婚,表现了反对种族偏见的主题。他们悲剧的原因不仅仅是奥赛罗的嫉妒,还有以伊阿古为代表的强大邪恶势力。奥赛罗生前的清醒,蕴含着人类理性的胜利。《李尔王》展现了一个分崩离析的社会。李尔王因为固执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也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主人公从一个拥有绝对权威的封建君主变成了一个一无所有的无家可归的老人,人物的命运和性格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在莎士比亚的作品中是最有特色的。在《麦克白》中,一个英雄因为内心的野心和外在的教唆,成为了个人的野心家和暴君。它的悲剧意义在于,个人野心和利己主义可以摧毁一个并不邪恶的人物。总的来说,这些悲剧深刻揭露了封建贵族的腐朽,骇人听闻的利己主义,金钱关系的罪恶,劳动人民的苦难;文体上减少了浪漫欢乐的气氛,增加了忧郁悲愤的情绪,形象更加丰满,语言更加精通。

1608之后,莎士比亚进入创作的最后时期。此时的莎士比亚看到了人文主义的理想在现实社会中无法实现,于是从写悲剧转向写传奇剧,从揭露和批判现实社会的黑暗转向写梦幻世界。因此,这一时期也被称为莎士比亚的传奇戏剧时期。这一时期,他的作品往往通过神话幻想和超自然力量来解决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作品中洋溢着宽恕与和解的精神。没有前期的欢乐,也没有中期的阴郁。而是充满了美好的生活幻想和浓郁的浪漫情怀。《暴风雨》(1611)最能代表这一时期的风格,被称为“用诗歌写成的遗嘱”。此外,他还写了《辛白林》、《冬天的故事》等三部传奇剧,以及历史剧《亨利八世》。

莎士比亚的作品从生活的真实出发,深刻地反映了时代特征和社会本质。在他看来,戏剧“似乎给了自然一面镜子:向美德展示自己的面孔,向荒谬展示自己的姿态,向时代和社会展示自己的形象和印记”。马克思、恩格斯称赞莎士比亚是现实主义的经典作家,提出戏剧创作要更“莎士比亚化”。这是针对戏剧创作中“把个人变成时代精神的单纯传声筒”的弊端而提出的创作原则。所谓“莎士比亚化”,就是作家像莎士比亚一样,善于从生活的真实出发,展现广阔的社会背景,为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提供具有时代特征的典型环境;作品情节要生动丰富,人物要个性鲜明,具有典型意义;作品中的现实主义刻画和浪漫主义氛围要巧妙结合;语言要丰富,要有表现力;作家的倾向应该隐藏起来,在情节和人物描写中自然流露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