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贡的历史是怎样的?

自贡地区的井盐工业是从一口盐井——浮石盐井开始的。

自流井原属富顺县,汉代属江阳县。汉武帝建元六年(135),在蜀郡南部及巴郡部分地区设犍为郡,领江阳郡。贡井曾属荣县,曾是唐代荣州贡井县,汉代江阳县。

这是一个充满争议的传说,却真的被大众所接受。晋太康元年(280),抚顺有个叫梅兹的人外出打猎,看见一只白鹿从饮水石缝隙里流出来。他拉了弓,射了一箭,但白鹿仍然不肯离开。梅兹非常惊讶。他去尝了尝,发现泉水是咸的,就在这里挖了一口300英尺的井,挖了一口盐井。梅兹死后,人们建了一座庙来崇拜他,尊称他为“井之神”。先后被封为金川王、同里侯,供奉在井陉寺。

其实在更早的东汉时期(76-88),崔健就写了《论伯与屠》,也就是写江阳有盐。除抚顺外,唐代以前其他地区均无产盐记录。金人写的《华阳国志》,明确记载了江阳县有一口丰富的盐井。南北朝时,此井名为“浮石盐井”,因产盐最多,商旅集中,百姓富足而得名。据唐朝记载,盐井在浮石县城南五十步,也就是现在的富顺县浮石镇。可见,崔健所说的江洋有盐,指的是付逸等盐井。因此,推断自贡地区的盐业最晚应始于东汉时期。

到北周武帝时(561-578),自贡地区的另一口盐井——大公井已经名扬天下,成为蜀中与富庶盐井齐名的盐井。

隋唐时期,自贡的盐业进一步发展,在巴蜀声名鹊起。这一时期的盐业生产以东部的浮石盐井和西部的大公井为中心。

五代至宋初,四川在产盐地区设立了10个盐专卖监狱,自贡分别设立了付逸监狱和贡井监狱。其官职是“井监”,监管水井,设置田管,按各井日产量、年产量征收盐税。北宋乾德四年(966),付逸县升为付逸监狱。太平兴国元年(976),为避宋太宗,改名福顺监狱。抚顺的名字一直延续至今。

以自流井为代表的一批新盐井的出现

明初,抚顺、容州的盐业从元朝的衰落和元末的战乱中逐渐恢复。

明代郑德末至嘉靖初,以浮石盐井为代表的一批主产井因卤源枯竭而废弃,并逐渐坍塌。人们寻找新的水井。在富顺县城以西90里的榕溪河畔,发现了新的卤源,并开凿了一批以自流井为代表的新盐井。据调查,该自流井开凿于明代嘉靖十八年至三十三年(1539-1554),地点在伏羲河西岸火井坨浅石滩。这口井初非人工开凿,卤水自然流出,流量较大,故名自流井。以自流井为代表的一批新盐井开凿成功,逐步实现了自贡制盐中心由富顺、灯镜关向西转移,形成了自贡新的产盐区。

明代嘉靖以来,随着自流井等一批新盐井的出现,自流井演变为这一地区的盐井名称,以及产地名称和地名。同时,大公井的荣县产区也换成了贡井的名字。相隔十里、一河之隔的自流井和贡井,在地质学上属于自流井构造,闭合面积约125平方公里,蕴藏着丰富的黄卤、黑卤和天然气资源。自流井和贡井的出现,形成了新的自流井和贡井产区。

明末清初,四川战乱频仍,人口锐减,各行各业破败不堪,盐井生产也遭到破坏,造成了井荒、盐政极度荒废的局面。一方面,清政府鼓励普通民众到四川垦荒,组织大量外省移民进入四川。另一方面向世人宣告免除川商盐税,百姓可自由挖盐井,并允许引销三年。就这样,四川和自贡地区的盐业生产逐渐从战乱的衰落中恢复并发展起来。

任何时候,这片土地都带来生机。此时,自流井和贡井实际上属于同一个厂子,属于抚顺。明代嘉靖以来,以榕溪河为界的东西两岸虽分属抚顺和荣县,但井盐生产的繁荣和经济的潜在力量,将位于河东的自流井和位于河西的贡井紧密联系在一起,使两地井盐生产同步发展。

雍正七年(1729),富顺县曾设自流井县丞,专管盐务,同时兼管贡井盐务。雍正八年,付逸厂所属的自流井和贡井被分而治之。动脉井属富顺县,贡井属荣县。

自流井和贡井被分割后,荣县还在贡井设立了县丞,负责盐务,并视察附近的地方左立县事务。自流井归富顺县,贡井归荣县,这是行政区划的变化。就盐的生产而言,过去两地统称为“付逸工厂”。1730分井后,“付逸厂”不复存在,自流井更名为“富昌”,贡井更名为“荣昌”。虽然分两个厂,但因为地理上的联系,不分销售和岸,所以算是一个厂。其中贡井为上厂,自流井为下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