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老人挖开儿子的坟,拿出一个包裹。干部们看了之后,赶紧送到中央。

文|纪百事可乐

编辑|冀中百事

1950年初,新中国刚刚成立,全国还沉浸在新中国成立的喜悦中。

浙江宁波镇海县一位老人,带着几个邻居,趁着天黑,拿着锄头和铲子爬山。

老人带着一群人来到一个坟前,简单解释了一下,让大家开始挖坟。

聚在一起的人不敢问太多问题,只知道大家正在挖的坟墓是老人二儿子的。破土动工时,有人看了一眼墓碑,发现了一件奇怪的事情。

这位老人名叫张觉谦,他的二儿子名叫张井泉。按理说,墓碑上应该刻上张井泉公墓几个字。

你可以仔细看看,但墓碑上只写着张泉公墓。这个缺字有什么特殊含义吗?还是这个墓根本就不是张的?

大家看了之后都很不解,但是大家都没有时间去思考。以张觉谦在村里的一贯行为,大家都知道他应该不会说谎。

在大家的挖掘下,棺材不一会儿就被挖了出来,张老汉和邻居们一起打开了棺材,大家再次发现了一件奇怪的事情。

原来棺材里只有一个大家最后挖出的黑乎乎的木盒。

张爵谦没有理会大家好奇的目光。他径直跳进坟墓,拿出了木盒子。

大家一看,议论纷纷。大家都在说这是什么宝贝,让张老汉如此痴迷。

然后他打开箱子,打开层层油纸包着的东西,看了看,松了一口气,匆匆拿回家。

回到家,他急忙吩咐大儿子把箱子送到上海新成立的史料委员会。

东西寄到上海后,工作人员打开包裹后当场惊呆了。毫不迟疑,局长拿起电话,第一时间向中央首长汇报。

张老汉到底是什么从墓?而且为什么会惊动组织和领导?

这一切都得从墓主张井泉的经历说起。

回到1898年5月,二十多岁的张觉谦迎来了第三个孩子。老张反复考虑后,给儿子取名寿和、井泉。

和上世纪大多数农民家庭一样,家庭的生活收入主要靠人的耕种。

所以在张井泉出生后,两个男孩和两个女孩相继加入了这个家庭。然而,20世纪初,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宣告灭亡。

以前固定的社会阶层变了,对幼儿来说,最大的变化是教育的创新。

可以说,清朝灭亡后,有权有势的人和普通人的子女都有了上学的机会。作为世代农民,张觉谦自然不会放弃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但是,因为家里实在拮据,我只有用尽一切办法,才能把孩子送到中学。但是张井泉仍然感到幸运。

虽然没有机会继续读书,但他从小就有机会接受新时代的思想。1913,我看到我家真的被人包围了。

15岁的张井泉主动和父亲商量,决定辍学,打算去离家近的大都市上海租界打工。

因为他在学校成绩很好,从小就受到新思想的启迪。这使他以其独特的洞察力和领导力从工人阶级中脱颖而出。

而他出色的能力很快就被组织注意到,上海的一些地下党员开始联系他。1921年,张井泉工作后继续学习,知识进一步提高。

经过长时间的考察,组织发现张井泉也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而且他的思想觉悟也在不断提高。

后来,经他人介绍,张井泉光荣地成为了一名* * *党员。那年他才23岁,是当时该组织最年轻的成员之一。

加入党组织后,为了便于革命,他改名为张,开始了他惊心动魄的革命旅程。

他投身革命,很少回家。正是因为他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组织上一直把他视为上海最早的先进人物,深受组织信任。

后来由于革命需要,张在中国* * *生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后,依靠各种关系,被任命为上海金银工人俱乐部主任。

工作期间,他曾去一家金银首饰店当学徒,深知当时资本家对普通劳动人民的剥削。

于是在他的领导下,俱乐部积极展开了争取工人权益的斗争。在此期间,张在俱乐部成立大会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

并向当地资本家提出普通劳动人民的权益,而已经高高在上的资本家却不那么在乎为自己打工的想法。

他们选择无视这些要求,还联手解雇了张和另外两名发起人。这种做法很快激怒了当时的工人。

张的要求正是当时广大工人群众的心声。为了保护张,工人们聚集在一个地方,举行大罢工,抗议资本家。

罢工持续了28天,看到这么长时间僵持下去也不是办法,于是张让宁波会找人中间调解。

最后,很难为工人赢得经济利益。虽然罢工取得了短暂的胜利,但张对这次罢工也有了不同的感受。

他知道目前的罢工只是“小打小闹”。如果你真的想让工人不再被剥削,翻身做自己的主人,那么只有革命才能实现。

为了更好地实现革命理想,张于1924年6月和10年6月赴莫斯科东方劳动大学深造。

回国后被调到商务印书馆下属的工人合作社。他的主要职责是印刷和发行高级报刊,同时,他还参与组织内部的书籍印刷工作。

革命事业如火如荼,身居要职的张回家的时间少了。虽然家不远了,但太久没回家的张还是很想家。

直到1927年初,他决定抽出时间,向上级要求秘密回家一趟。回到家,我看到了多年未见的父母,他们也老了很多。张的心里爆发出一阵悲哀。

然而,他的父亲张觉谦却非常体谅他的儿子。他知道儿子常年在外,从来不提自己在做什么。

现在他又兴高采烈地回来了,心想他可能参加了革命。但为了儿子的安全,他也没有要求太多。

父亲只是对他说:“你在外面要乖,做好自己的事。你不必太担心家里的事情。我和你妈妈过得很好。”

“虽然我们家没有多少钱,但是我们的父母身体还是很好的。现在除了种地,我们还会出去到集市上卖小吃,生活比以前更好了。”

看到父母一家平安幸福,(也就是张)就放心了很多。于是在家呆了3天,准备尽快回到岗位。

在他离开的前一天晚上,我父亲又找到了张井泉,说有些事情他想和他讨论。父亲告诉张井泉,你哥哥已经长大了,可以出去试一试。

他想让他的小儿子和张井泉一起去上海,这样他就可以有一份工作,锻炼自己的勇气。

当然,父亲想的更多。如果张井泉真的革命了,不知道以后会有多大的危险,还有多少兄弟可以一起互相照顾。

父亲考虑后同意了,于是他带着弟弟张回到了上海。张抵沪后,接到上级通知,要他主办一份新的报纸。

报刊的宗旨主要是宣传马列主义和中国先进的红色思想。后来,张和他的弟弟开始主持著名的平民日报。

在齐心两兄弟的共同努力下,报纸的发行量与日俱增,知名度也越来越高,在社会上引起了不小的反响。

然而好景不长。由于报纸宣传的内容严重影响了当时蒋介石政府的利益,他恼羞成怒,很快就派人查封了报纸。

与此同时,他们还带走了他们的弟弟张,而张本人因当时不在报社而逃脱。

为了隐藏自己的踪迹,张去了上海的地下组织几次。后来,他请人去救张,兄弟俩终于保住了性命。

然而,两兄弟没想到的是,蒋介石随后发动了恐怖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大批党员被抓被杀。

面对“白色恐怖”的加剧和生命的威胁,张并不害怕。他仍然小心翼翼地收集和保存着党内的各种珍贵资料和文件。

面对国民党的打压和突袭,上海地下党决定暂时撤退。当张奉命离开上海时,他开始担心起来。

原来他带不动这么多文件,担心会落入反动派手中。

经过深思熟虑,他终于决定把这些文件藏起来,但是能藏在哪里呢?后来,他决定把文件带回老家,交给父亲保管。

1927年冬天的一个晚上,一个穿着紧身衣服,行踪诡异的神秘人来到了下南村。有人看见他匆忙地提着一个行李,消失在夜色中。

那人翻墙进了张觉谦的家。听到院中有声音,张觉谦起身出来查看。

以为是外面来的小偷,拿着铁锹准备打不速之客。然而,张觉新走进房间,发现这是他的二儿子张井泉。

老人想抱抱儿子,说几句寒暄的话,却看到儿子慌慌张张地递给父亲一个包裹。

并告诉父亲,请尽一切可能保管好这个包裹。张爵谦有很多问题要问他的儿子。

但儿子止住了父亲的疑惑,紧张地说:“我没事,他也没事。我以后再联系你。”然后他匆匆翻墙走了。

站在院子里,张觉谦看着儿子亲手交给他的东西,觉得这个包裹的重要性一定非同小可。

他决定先偷偷埋在自家的菜地里,但第二天还是担心,于是用层层油纸包好包裹,找了个废弃的木箱放了进去。

事实上,三年前,张爵谦曾经为他的儿子张井泉找到了一段婚姻。儿子想拒绝,但是打不过父亲。

张井泉仍然抽空回家,成了一个亲戚,但作为一名革命军人,他不能总是带着他的妻子。

没办法,只能告诉老婆,他要去上海谈大生意,实在不方便一起去。就这样,他又一次回到了上海。

但他万万没想到的是,一年后妻子不幸因肺病去世。这让常年在外的张井泉非常难过和自责。

现在儿子突然回家,这么紧张地给自己这么一个包裹,对儿子来说一定很重要,即使保管不好,也可能危及全家人的生命。

随着外面革命斗争的形式越来越紧张,张觉谦知道外面的环境风起云涌,儿子的情况怎么样,真的不好说。

于是为了掩人耳目,他告诉邻居儿子失踪了。估计他现在运气不佳,已经不在人世了。

几经考虑,张觉谦想出了一个万无一失的方案。他决定为他的儿子建一座纪念碑,并将这件重要的物品藏在张井泉的棺材里。

他叫来邻居,告诉每个人他的想法。希望大家帮帮他。

邻居们也没怀疑什么,只是觉得张老汉老实厚道,平时对村民也很好,所以很多人都来帮忙。

衣冠冢建成,张觉谦将儿子亡妻墓移至此处。然后偷偷给了前儿子一个包裹,藏在新建的衣冠冢里。

其实在建墓碑的时候,张觉谦还是希望儿子有一天能回来。于是他故意在石碑上少刻了一个字。

但令他惊讶的是,这一等就是二十年。

1949新中国成立,上海、浙江相继解放。

新时代终于到来了,但仍然没有他儿子的消息。张爵谦坐不住了。他决定看到活着的人和死去的尸体。

他来到上海,找到了他的小儿子张和以前认识的人,和他们一起寻找他儿子的下落。

但是,他们想尽了一切办法,还是没有消息。后来,张觉潜回到家里,想到儿子可能真的是为革命而死了。

他默默地来到纪念碑前,哭了很久。一想到儿子生前可能是个革命者,现在革命胜利了,儿子以前给他的东西应该能重见天日了。

于是就有了一开始一个老人挖坟的场景。而且他拿出来的包裹都是经过上级和专家鉴定的,里面的物品都是独一无二的珍贵物品。

有中共中央第二次代表大会的草案和提案,会上通过了中国* * *产党的最高纲领和章程。由于当时特殊的历史背景,真正留下来的资料很少。

此外,还有《生产者党宣言》、《第三次国际提案与宣言》等20余部国家一级文物,以及两本绝版且保存完好的革命书籍。

这些文物对弥补我党近代史上的一些空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现在每一份资料都永久珍藏在中国第一次会议会址纪念馆和国家博物馆,可见其珍贵。

珍贵的资料已经上交国家,但直到1956,张觉谦去世,再也没有儿子的消息。

直到2005年,张的孙女在网上查找资料时,偶然看到了瑞金市临时政府在报纸上发表的一篇文章。

上面赫然写着,“悼念张同志”。原来,离开上海后,(张)去了安徽。

在那里,他一直奋斗在一线,帮助当地贫困的农民,打土豪,分田地。

为了筹集资金,他还带队上山打土匪,让当地群众逐渐脱贫。

但后来由于过度劳累,不小心染上了病。1932 65438+2月23日,革命军人终于没有熬过痛苦,告别了他所热爱的世界,享年34岁。

时光飞逝,红色依旧。深切悼念那些为新中国的诞生而牺牲的英雄和伟人,因为有了他们,我们才有了现在的幸福生活!

因为他们,我们才有了现在的国际地位!因为他们,中华民族再次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扣人心弦的往事不应该被遗忘,而应该讲出来让更多的人记住。记住那个时代的英雄,记住为我们奉献一生的人。

向烈士致敬!你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对于当代青年的新一代,你们要从小立志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一代,为未来祖国的繁荣昌盛做出贡献!

人民革命军人永垂不朽,时间长河奔流不息,不冲淡我们对英雄的缅怀。

每一寸土地都长满了花草树木。我们应该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生活,明白自己肩负的历史责任和使命。

和平与发展是当代社会的时代主题,但天下并不太平。局部战争还是会零星爆发,国家安全还是需要军人的保护。

正是他们在一线的坚持,才给我们带来了现在平静的生活。

今天猖獗的流行病使许多国家陷入危机。但是,中华民族在这场灾难中依然在前行,而这一切的根本保障,就是背后一些人的默默努力。

无论是大街上烈日下烤出的白光,还是医院里医护人员救死扶伤。

他们是这个时代的英雄,他们应该被世人学习和歌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