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子的起源和历史
西晋文学家舒曦在《饼赋》中写道:“当你享受盛宴时,你应该摆好你的头。”这里的“馒头”就是现在的包子。
包子的起源,可以在宋代高成编的《物本原》中找到:“诸葛亮南征,以面画人头为祭”。
相传诸葛亮七手七脚攻下孟获后,到了泸水,军队无法渡河,就把牛羊肉切成肉泥拌成肉馅,用面粉包起来做成人头的样子,祭祀后军队顺利渡河。这种祭祀被称为“头曼”,也叫头曼,后来又被称为“馒头”。
唐宋时期,馒头逐渐成为殷富家庭的主食。不仅中原的汉人喜欢吃,辽国的契丹贵族也视其为美味。
南宋《孟良酒家记》记载,酒家专做灌浆小笼包、薄皮春茧小笼包、虾米小笼包等。这里所说的“宝儿”应该是方言中的“包子”。这个时候包子的馅料已经很丰富了,但还是包子和馒头,没有具体分。
到了清朝,馒头和小笼包终于有了明确的区分。《清稗笔记》中记载,馒头作为馒头的头,没有馅,吃的时候必须配菜。南方所谓的馒头,也是用面包屑发酵蒸熟,胀成圆形,其实就是小笼包、馒头,宋代就有了。
时至今日,北方和南方对包子的称呼依然不同,馅料和口味也各不相同。北方人胆子大,包子的馅料选择更是粗糙。胡萝卜、海带、粉条、鸡蛋、茄子、豆干、酸菜都可以塞,口感酥脆或生吃。南方人细腻温润,崇尚轻小的饮食习惯,似乎不太注重饱腹感,追求精细的制作标准,要求皮薄不漏汁,以显示高超的制作技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