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安族的历史

据文献记载,明朝洪武四年(1400),在青海省同仁县保安市西山建立保安堡。“保安”从地名演变成了姓。一般认为这个民族主要是元明时期信仰伊斯兰教的蒙古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通过吸收一些回、藏、土族人而逐渐形成。有人认为,保安人主要是从四川、陕西迁到青海铜仁的回民。他们曾经以驻军垦荒放牧的形式生活在铜仁龙武河两岸。与当地的东乡族、撒拉族、藏族等民族长期接触和通婚,逐渐形成和发展为保安族。

明末清初,宝安社会发展,人口增加。当时,宝安城内有100多个“番会”,城外有4个村,有1户以上由当地干户统治。雍正七年(1729),土千王雷夫忤逆清朝,川陕总督岳钟琪出兵镇压。他将保安堡原来的“番兵”革职,改为“总管”,归西宁镇管辖。乾隆二十七年(1762),属循化营,属兰州府管辖。同治初年,保安族在荣沃寺受到当地喇嘛教封建主的压迫,被迫东迁。在循化生活了几年后,他们搬到了甘肃积石山的下大河家和刘集,并定居下来。他们居住的村庄,如大墩、甘梅和高丽,习惯上仍被称为“三个安全村”。清末至民国,处于地方军阀马安良、马步芳的统治之下。从1930开始,国民党政府实行保甲制度,将该地区划为“两保”。同治十一年二月,保安族与回族、东乡族、撒拉族等伊斯兰民族人民一起造反(又称“同治之乱”、“陕甘之乱”),反叛清朝统治,在贺州太子庙以南的新路坡打败清军。然而,领导起义的马占鳌最终向左投降,起义以失败告终。

宝安的族名来源于原居住地宝安市。保安原居住在青海省同仁县龙武河沿岸的保安市、夏庄、嘎萨里地区,这里的原住居民都是藏族。大约从元朝开始,蒙古人进入中国西北的藏区。

公元1227年,成吉思汗攻陷西夏五城兴庆府,拿下吉时州,连贺州也成为蒙古军队的重要据点。

公元1247年,西藏萨班社会使蒙古太子阔瑞多余后,蒙古军队也在西藏频繁往来,保安地区成为兵家必争的交通要道。明朝万历年间,在青海铜仁设立保安营,建保安城。自明末清初以来,保安地区就有藏、汉、蒙、回、土、撒拉尔加萨尔、年都胡、五屯、保安等“四寨”。清咸丰、同治年间,迁至甘肃积石山。1952年,根据民族意愿,被国家正式命名为保安族,建立以“保安三村”为主体区域的保安族自治乡。根据传说、语言特征、民族特点和生活习俗,一般认为保安族是元代以来信仰伊斯兰教的一群中亚色目人。他们一直驻扎在青海铜仁,与当地的蒙、藏等民族长期交往,自然融合,逐渐形成一个民族。保安族有自己的语言,但没有文字。根据1954中的语言调查,确定为阿尔泰蒙古语系。

保安族信仰伊斯兰教。宝安人制作面食技艺高超,油香、痱子、凉面都是西北少数民族的传统美食。

保安人最初居住在青海铜仁。成吉思汗二十二年(1227),包括铜仁在内的贺州成为蒙古军队驻扎的重要军事据点。一些蒙古军队和“檀玛红军”中的中亚日本人就地驻扎屯田,被称为“边防军”和“营员”。在元世祖后期,“探马红军”被纳入公民登记册,成为一个平民家庭。从此,定居铜仁的士官长成了保安族的祖先。明朝洪武年间,有宝安城、下庄、嘎萨尔,合称“宝安三庄”。周围的土人和藏族人称保安为“黑”(即回鹘)。清咸丰末至同治初(1858至1863),保安员被迫离开青海同仁保安所,转战甘肃贺州大河家一带。保安迁徙的原因很多,主要是封建统治者强迫信仰伊斯兰教的保安皈依喇嘛教,被迫迁徙。

当保安首领舍里布、力宝山嘎、埃拉西、嘎拉齐等同意搬离时,遭到马巴部落、嘎寨东部落、五房头等部落的袭击,马巴部落、嘎寨东部落等部落趁夜包围了保安城。一些住在城里的保安被杀或被俘,大多数人匆忙逃离。藏族郎家部落的洪布·安古瓦、阿克瓦里丹、阿克力带领众人从保安城后面的岩洞山下来,拦住北塬水洞的保安,和下庄的保安一起翻越多曼尔山,穿过郎家部落的地界,押送到嘎楞口以东。直到解放前,干河滩、梅坡等地的保安仍称郎家人为“阿旺苍”(意为“救世主”),有时还邀请他们宴请,维护着兄弟民族之间的传统友谊。居住在龙武河西岸嘎萨尔的保安队,由马雅拉、马三高、马率领,在土族哈康那卡部落的护送下,弃家定居循化街。保安到达循化地区后,分别被苏州工人、家政工人、街子工人、茶汉寺工人等撒拉族安置。因为人太多,地方太少,保安没法谋生。过了两三年,他们又搬到了东部。经积石山关大和家同意,沿黄河南岸向东,过积石山后关门。去大何家地区。下庄人住甘河滩,宝安城住美坡,嘎洒住耀眼。

规定饮食

食用的牛、羊和家禽必须由伊玛目或礼拜者宰杀。忌吃一切动物的血和自己死了的东西,忌吃一切猛禽猛兽的肉。不能用反手去舀水和饭。避免在水源处洗澡、洗衣服。其他习惯和当地回民差不多。

活着

宝安人一般全村密集居住,一家一院,房屋多为土木结构的土坯平房;有檐,有翘檐。檐口房比檐口房多一根檩条柱,更宽敞。正房朝南,一门两窗。我喜欢睡在热炕上,我在上面多铺了毯子。炕墙四周多装木板,挂炕墙。炕壁上放炕柜或板条箱,装衣服、杂物;被褥叠在上面,家家有炕桌。有的家庭还有吃饭、喝茶、招待客人的高低方桌。房间里贴了很多字画,以阿拉伯对联和“克尔拜图”最为精美。医院里有许多果树、花木和蔬菜。畜圈、鸡舍、草房、厕所多在侧后院,勤于打扫。

结婚

保安族青年男女同意结婚时,男方准备福茶、四色彩礼、材料,送到女方家订亲,称为“送茶”。送茶的姑娘不再相亲,到了适婚年龄。彩礼由女方父母和媒人约定,并告知男方,约定的数额逐一办理。送礼时男方送5到8个人,携带彩礼、布匹、双胭脂、粉盒、手镯、耳环等。,媒人把他们带到女方家。女方房产亲戚要“呼客”。女方家炸油香、痱子、宰羊设宴;有核桃、瓜子、冰糖、桂圆、葡萄干、水果糖等。桌子上,这是好客的客人。婚礼多在“主麻日”举行。那一天,由男方亲友(包括两个女人)和新郎组成的婚宴队伍,牵着他们的红马一起去参加婚宴。首先,他们对女方家庭说“赛良木”,请阿訇背诵“卡尼”,然后他们举行婚礼祝福仪式,撒核桃、枣等。,向新婚夫妇展示幸福生活和早生贵子。女方的亲友和村里的年轻人向新郎要了“女古木哈钱”,把新人拖到院子里用锅底的灰烬擦脸,以示欢喜。如果男女双方住在同一个村子,女方的一些年轻人会和为他们主持婚礼的人一起回到男方家,然后在新郎父亲的脸上擦锅底表示祝贺。同时新郎的父亲被抬到女方家,俗称“抬公公”。这时,新娘的父亲迎了上来,见了公婆互致问候。这时,新娘被自己的欢送会送到了男方家。新娘离家时,抛五色五谷(一般是小麦、豆类、玉米、青稞、小米等。)在移动的后方,表示她会把自己的好运和幸福留给家人。新娘到了男方家,小伙子就搭起了人墙挡住。女方的欢送会奋力开路,保护新娘和亲人不被冲进大门,被送进新房。新婚之夜,村里的年轻人聚集在院子里唱“宴歌”,进行一场滑稽热闹的庆祝活动。新娘家会在她进门后3天内送饭,以示父母的关怀。

葬礼

按照伊斯兰教习俗,宝安人用白布下葬,葬礼简单朴素。

流行的习俗/惯例

爱清洁,讲究卫生。男女老少经常洗澡。洗澡水是流动的清水,一般家庭没有简单的水房或水桶。解放前,成群的年轻妇女和女孩每天早上和下午用木桶定时挑水,这是一种独特的技能。

禁忌

日常生活中,禁止跨越斧、镰、绳等生产工具。家属从外面回来,不能直接带着孩子和病人进屋;女人在河边挑水,一定要逆水舀,不能随水或反手;不要坐在门槛上;客人不能进厨房,也不能进女人的卧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