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金寨县青山镇

青山镇位于大别山腹地,金寨县东南部,响洪甸水库上游,西陂河畔,距县城58公里。现辖19个行政村,1个街道,209个村民小组。总人口为23,595人。总面积164.4平方公里,山地23.3万亩,耕地9100亩。是集库区和高寒山区为一体的山城。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061元。

青山镇因山口塌陷,原称“山口塌陷”,后人为误称“山口”,简称青山。解放后属柳博区。1957年响洪甸水库建成后,马步、柳波镇被淹,居民迁居青山,故称青山区。1968年,青山、何江、巴河三个公社合并为青山大公社。1972年分开,后改为青山乡。1984年,经六安行署批准,由青山乡建青山镇。1992年撤区并乡,何江、巴河、青山“两乡一镇”并入新建的青山镇。

青山依山傍水,地理位置优越,东临张冲乡,南接何燕子镇、张凡乡,西接水竹坪乡、古北镇、槐树湾乡,北接油坊店乡。青山中心集镇是集商贸、金融、娱乐为一体的山货两大集散地马步、柳泊移民聚集地。位于省道209、210交汇处,梅厂路(眉山-长岭)、霍金路(金寨-霍山)、丁青路(丁埠-青山)交汇处,高压35000伏。

青山镇是一个山城,资源丰富。镇内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适宜各种农作物生长,盛产大米、茶叶、板栗、蚕茧、肉禽、水产品、天麻、黑木耳等名优特产。茶叶、板栗、木竹、蚕桑、菌药、养殖是该镇的主要经济支柱。该镇名茶“保二”和“郝赟”获省部级优秀产品,“保秀”获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奖。我国野生和人工栽培中药材种类齐全,包括茯苓、天麻、杜仲、金银花等中药材1500余种,年产量近千吨。这里水资源丰富,水质优良。西皮河、青龙河、乌鸡河、莲花河三条支流穿镇而过。水电站4座,总容量4050千瓦,年蓄水60万立方米,3.5千伏,110千伏输变电。三级水电站、四级水电站和装机容量八千千瓦的西施水电站正在紧张建设中,将于二00六年陆续投入使用。

青山镇山川秀美,绿水环绕,自然人文景观众多,旅游发展前景广阔。列入该省近代史和省地理名录的茅坪“万人墓”,记录了1943年日本侵略者一次性杀害562名军民的历史见证。原李荒县县长郭健为此题词并立碑纪念。2001年,县关工委、青山镇党委、政府拓宽原址,重修纪念碑,成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天堂寨国家森林旅游公园东大门,镇上最高峰——海拔1086.4米的宝儿峰,犹如慈母抱着小儿子,造型栩栩如生。位于峰顶的县办广播电视差转台覆盖全县及邻省。茅坪茶叶科技示范园位于99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它整合了县名茶公司、农业局、药材办、天麻研究所、板栗办等单位的技术精华。集中力量开发建设茶叶、板栗、天麻等高科技示范基地。是一个山河综合治理,沟、坝、桥配套,科技与农业相结合的高科技示范园区。青山绿水之间,巴河、何江、尧塘、马冲、茅坪、马史六座索桥承载着众多山民由南向北,夕阳西下,是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动人画卷;黑龙潭水电站依山而建,延伸至大坝的一公里长的导流明渠,像一条白色的丝带蜿蜒在半山腰。每次雨满,河水就溢出坝顶,形成天然瀑布,远远看去气势磅礴。青山水电站绿树成荫,红花绿草,像一颗珍珠镶嵌在青山碧水之间;还有各种传说的“将军村”和真实形状的“玛塔石”等。大自然的天然雕琢与人文资源的开发融为一体,为青山增添了无穷魅力。

青山镇属于原集镇,工业门类比较齐全,有缫丝、丝绸、花岗岩、特钢、建筑、水电等一批具有资源优势的企业,招商引资、发展高新技术前景广阔。镇党委、政府以“加快发展、富民强镇”为主题,大力实施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科教兴镇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全镇思想统一,各项工作齐头并进,经济社会全面进步。2004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24704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4487万元,工业总产值20220万元。财政收入654.38+0.45万元。“一产”得到巩固优化,桑、茶、栗、竹、菇药等支柱产业得到巩固提升,名优茶比重逐年提高,茅坪示范园规模和效益进一步扩大,进入省级示范园行列。“二产”稳步发展,水电、石材、丝绸、建筑、名茶加工企业发展。金宇建筑安装公司进入省内建筑市场,花岗岩出口外省,丝绸产品出口海外。“三次产业”比重提高,民营经济达到924家,正在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通过实施村道、农村危房和中小学改造、异地移民开发、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康居工程示范点建设,实现了村村通电、通路通电话、通广播。城乡居民

环境明显改善,85%的农民住上了新瓦房,98%的农民看上了电视。沼气建设和农村饮水工程全面展开,农村高水平饮用水普及率达到90%以上,群众饮水问题基本解决。脱贫攻坚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农村贫困人口逐年减少,人民生活明显改善。镇上每两户有一部固定电话,六户有一辆摩托车。增加了互联网宽带和41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实现了信息的快速传递,电视地面接收覆盖全镇。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教育“两基”成果得到巩固,素质教育得到加强,青山中学晋升为市级示范高中。城镇规模不断扩大。以创建山水城镇、文明城镇为重点,制定了城镇规划和详细的居住条例,狠抓道路、通讯、水电、住房、市场等基础设施建设。主要街道平房改造、沥青路面铺装、滨河路绿化、城镇亮化等重点工程相继完成,建立了商业新街板栗茶市场、农贸市场,新建了两个移动、联通基站,安装了路灯。50多栋楼拔地而起,300多家店铺经营各种商品。自来水厂、农贸市场、液化气站、养老院、宾馆、学校等各类社会公益事业一应俱全,处处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青山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