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哪些历史事件来看胡适是一个怎样的人?《我眼中的胡适》

希望对你有帮助。在我眼里,我更喜欢胡适,不仅仅是因为他的学识,更因为他身上有一种其他学者所没有的气息。其实鲁迅笔下的胡适并不怎么样,但如果横向考证的话,鲁迅称赞的人其实很少,甚至在遗嘱里,他对反对者说“不原谅任何人”。很多中国大陆人不熟悉胡适,但这并不是因为胡适的学识和贡献不如鲁迅。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鲁迅先生以其尖锐的、革命的性格最终在中国大陆获得了较高的地位。鲁迅先生虽然是文学巨匠,但也曾被视为满足当时政局某些需要的“旗手”。我想,如果他住到大陆,那么他不会希望受到那样的待遇。所以,读者在鲁迅先生批判鲁迅的时候,往往会乱听鲁迅的片面之词,这是一个奇怪的现象。这对被鲁迅先生批驳的胡适显然是不公平的,因为他们的作品在鲁迅先生很红的时候几乎悄无声息地消失了,没有机会为他们辩护,这意味着他们不仅名誉扫地,事实上也没有发言权。胡适就是这样一个倒霉的人。然而,时代变了,现在在中国大陆有许多人研究胡适。虽然胡适和很多名人学者一样,难免被人诟病,但这很正常。谁不在背后说人,谁不在背后说人?更何况在鄙视文人的知识分子中。所以,我还是觉得胡适如果说人格魅力什么的,还是有一些真实的。无论他的学识、经历、头衔,甚至他的娘家,人们都在谈论。胡博士一生获得了35个博士学位。据说蒋介石也很崇拜胡适,被视为他的文化智囊。其实从胡适自己的选择来说,他无意从政,只是无力躲闪,只好就范。在我看来,即使有这样的不情愿,他也是尽职尽责的。他是一个通晓中西文化的学者,一个真正的大师。同时,他是一个绅士。大概是在高中的时候,通过胡适的逸事人生认识了这位老先生。他长期受洋人教育,外语说得很好,但人们说起胡适也不会感到洋味。相反,我一直认为他是一个地道的中国人。仔细研究这一点会很有趣。胡适的学识显然是毋庸置疑的,他所处的时代是教授们最有价值、最正宗的北洋时期。一件长衫不代表他只来自中国,西装也不代表他是留学生。虽然他和许多同时代的人有一些相似之处,但他和其他人不同。我总是觉得他的谦虚,他的博学,他的观点,他的开放和他的幽默很吸引人。1949年的这一天,他拒绝了毛泽东的委托人给他的信息,让北京图书馆馆长无所事事,宁愿去台湾岛,那里的未来是不确定的。后来的事实表明,如果当初他选择留在大陆,估计在历次政治运动的飓风中,他都不会有好运气。他选择台湾省,也许只是为了显示他的深刻。他是一个真正的中国人,既不迂腐也不前卫。胡适对世界政治形势和历史生活的判断,也许没有那么深刻和高明,但真正的学问往往没有那么深刻。即使在那个是非颠倒、鹿为马的时代,他也能保持独立思考,坚持独立批判,争取言论自由,包容不同意见。这些都是看似平凡却不容易的,尤其对于一个大知识分子来说。近年来,胡适及其著作越来越普遍,人类正在步入他在近百年前大力倡导的民主科学时代。有人说,20世纪是鲁迅的世纪,21世纪是胡适的世纪。胡适就像一碗精心熬制的汤,清淡可口,回味无穷,恰到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