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之战」有什么历史意义?
赤壁之战是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光辉典范。赤壁之战后,国家政治形势发生了新的变化。这次战败后,曹操退守北方,势力局限在北方的中国,再也没有向南扩张势力的力量。公元220年(建安二十五年),曹操病死。同年,其子曹丕废汉献帝,自立为帝(文帝),国号魏,定都洛阳。经过这场战争,孙权巩固了在江东的统治,随后以建业(今南京)为中心向南方扩张疆域,发展成为后来的吴国。联军另一方刘备,战后乘机南下,攻占了荆州的武陵、长沙、桂阳、零陵等四郡。很快,他向孙权借了南郡,然后就有了根据地。214年(建安十九年),刘备从刘璋手中夺得益州,逐渐发展为后来的蜀国。赤壁之战对魏、蜀、吴三足鼎立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