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希望》有什么历史意义?
杜甫:春天的希望
长安失陷,国破,唯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森林茂密。
伤心之态,不禁泪流满面,鸟语惊人,离愁恨。
战争持续了半年多,家书难得,十万黄金。
惆怅缠绕,挠头思索,越挠白发,几乎插不上一根发簪。
杜甫《春望》忧患意识的艺术魅力
杜甫是一位伟大的诗人,他产生于唐朝由盛而衰的历史转折时期。他坚持“师从多师”、“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原则,将“近体诗”(唐代新诗体,即律诗、绝句)推向极致。他亲身经历了八年安史之战,所以社会动荡、中下层民众的疾苦、对国家大事的忧虑、自己的不幸,都交织、熔铸在他的代表作中。后人把杜甫的诗评价为“诗史”,用杜甫自己“沉郁顿挫”的话(见《新唐赋传》)概括其风格特征。“沉郁”是指诗歌的内容,即思想感情的深层意蕴,具有强烈的时代感;“顿挫”指的是形式,即改变歌曲的作曲,语言悠扬悠扬。这一特点在五言律诗《春望》中可以看得很清楚。
公元755年,11,安禄山在范阳(今北京西南)发动兵变,次年六月攻打长安。唐玄宗仓皇逃往西蜀。杜甫是护送家人到乡下避难的。当他听说恒力王子于七月在灵武(今宁夏灵武)登基时,他立即离开了漳州(今陕西省富县)的羌村,前往新的朝廷。中途被叛军俘虏,送到被占领的长安。直到757年4月,他才逃到凤翔(今陕西凤翔)的肃宗朝廷。在此期间,他触景生情,对国家大事感触颇深,写下了《月夜》、《悼王日》、《悼》、《悼清坂》、《赛鹿子》、《悼江头》、《堆雪》、《春望》等名篇。《春望》写于65438+757年10月,他逃出长安前夕。这首诗集中表达了诗人对破碎国家的悲痛,对亲人的思念和生死不明。
“王”字贯穿全诗。《望春》这首诗就是望春的意思。作者被春天回归的自然季节所感动,希望恢复国家的稳定和繁荣。
前两句承担题目,写出春天里你远远看到的大致印象。京城沦陷,山河依旧,人事完全不同。“城中春”“山河在此”京城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春天。“草木深”之后是“国破家亡”。百姓逃散,草木任其疯长,一片荒凉。这两句都用转折法,只是上句反了,下句直了,表现出了构图的变化。“国家毁灭”的废墟和“城市春天”的生机形成鲜明对比。这种反差突出了长安失陷后的破败景象,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深情。宋代司马光非常欣赏这幅对联:“古人为诗,比文字更有价值,使人思而得之...杜子美是现代最著名的诗人。比如这句‘山河在那里’说明什么都没有了;草木深,无人。”(见文公续诗)
对联从远处收到,把全景推到特写。各种笔记对这两句的理解存在差异。重点是谁在“泼泪”,谁在“震撼”。一种解释是诗人自己对花流泪,被鸟的气味震撼了。另一种解释是,句子中的主语是“花”,而不是“鸟”。花因“感时”而落泪,鸟因“恨别”而惊魂。这看似不可理喻,其实是利用了同理心。花鸟本是自然之物,但现在因为诗人的特殊心情,我把感情寄托在它们身上,认为它们也是人。花上满是露珠,代表着悲伤的时光在哭泣,鸟儿在跳跃,那是因为生离死别。这样写比直接表达内心感受更有意义,更有效。俗话说“天地同哀,草木同哀”,这不仅仅是个人的感受,而是当时许多饱受战乱之苦的人的共同感受。不使用特殊的表达技巧,很难恰当地描述它。
因为远观近观,颈联由仰视转为俯视,感情自然也由丧国转为思念亲人。在表达方式上,从场景中的感受,变成了直接表达自己的心意。“连续三月”是指战争灾难持续到三月,也就是写诗的时间。有的注释说“指当年的正月、二月、三月”。或者整个春天。其实安史之乱从前年十一月就开始了,杜甫被困长安七八个月。他曾说:“去年潼关破,妻儿久别”(《蜀怀》),“几州消息断,坐中书愁”(《雪》)。诗人被困长安,妻儿弟妹生死不明,导致他慨叹“一条家信,抵得上一吨黄金”。对诗歌的解读过于扎实,往往会曲解原意。
这首诗先写了国破和春来两种景色,再写了“感时”和“恨别”两种情怀。在这里,篝火是用来传承时间感的,家书是用来传承离别之恨的,而亲人的离别恰恰是战争的时间造成的。这样一环扣一环,构图很严谨。别林斯基曾说:“任何伟大的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的痛苦和快乐深深植根于社会和历史的土壤中,他也因此成为社会、时代和人类的代表和代言人。”(见《别林斯基文学》)杜甫在诗歌中把家庭忧患与民族忧患交织在一起,深刻地表明了正直知识分子的个人命运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息息相关,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典型意义,是“苦闷、失意”的精神实质。
这首诗的最后两句是天才之笔。几个十字,让一个充满悲伤的白发老人形象立在读者面前。作者期待春天,却没有得到任何快感,反而被“感时”和“恨别”所困,最后坐立不安,频频挠头。这位诗人此时虽然只有四十五岁,但因为终日忧心忡忡,头发越来越少,连个簪子都插不进去。这幅对联从构图的角度来看,是把前面分别表达的“感时”和“恨别”两种感情统一起来,把整篇文章封闭起来。作者选择挠头发这种下意识的动作,将满满的悲伤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生动形象,自然引导读者进入诗的意境,产生共鸣。
这首诗的格律形式属于五言体。中间的两副对联是对句,词性、结构、语气都是偶对的,非常工整。韵“深”“心”“金”“钗”都属于平声侵部。用现代普通话读起来不太和谐,但从方言中保留下来的古音读起来就很和谐。比如客家话里“深”字读qim,“心”读sim,“金”读gim,“钗”读zim,元音是“-im”,可见是因为古今音变。这首诗第一句的“过”是一个古音。冲“短急集”适合表达愤怒和悲伤的情绪。所以这首诗的开头就定下了抑郁沮丧的基调,与“感时”和“恨离别”的悲凉合拍,进而产生一种深深的敲击人心的力量。
我们这一代知识分子也充满了动荡和跌宕,个人命运与祖国兴衰相连,很容易与这首诗产生共鸣。它没有表现一个人或一代人的痛苦,而是概括了中国知识分子的忧患意识。那就是热爱祖国,热爱自己的民族,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和民族的兴衰联系在一起。所以古今无数有识之士,为了振兴中华,造福人民,忧心忡忡,愤懑不已,直至倾其所有。在我看来,这才是《春看》成为千古传诵的名著,具有“沉郁顿挫”艺术魅力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