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原的历史习俗
元宵节吃汤圆的习俗形成于宋代。据记载,唐朝时,人们在元宵节吃“蚕茧”和“圆不落角”。南宋出现了“乳糖饺”,应该是汤圆的前身。宋代周必达写了《元宵煮一浮紫苑》一诗,其中就有“乌云中有星,浊水中有珠”的诗句。到了明朝,“元宵”有了更多的名称。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习俗的形成需要很长时间。根据一般资料和民间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时期就已受到重视。汉武帝正月夜晚在甘泉宫祭拜“太乙”的活动,被后人视为正月十五祭祀神灵的先声(史书记载,:“汉人常于正月到新祠太乙甘泉夜宿昏厥,止于明代。东汉佛教文化的传入对元宵节习俗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汉明帝永平年间,为弘扬佛教,汉明帝下令正月十五晚上在宫殿、寺院“燃灯示佛”。所以正月十五晚上烧灯笼的习俗是随着佛教文化影响的扩大和道教文化的加入而逐渐在中国传播开来的。南北朝时期,元宵灯逐渐成为一种潮流。
汤圆,又名元宵、汤团、飘紫苑,是中国传统小吃的代表之一,是用糯米粉做成的球形食品。一般都有馅料,煮熟了和汤一起吃。同时,它也是历史悠久的元宵节最具特色的食物。
相传,汤圆起源于宋代。当时明州(今浙江省宁波市)开始吃一种新颖的食物,就是用黑芝麻和猪油做馅,加一点白糖,外面用糯米粉搓成一圈。做出来后,吃起来甜甜的,很好吃,很有意思。因为这种汤圆在锅里煮时漂浮且沉重,所以最初被称为“漂浮的紫苑”,后来在一些地区被改名为汤圆。